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可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可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底。
【】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可是我们说的话中却包含有哲学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比重会越来越大。你听上了岁数的人说话,他们并不刻意讲哲学,却总有哲学的意味,这说明哲学是来源于生活的,老年人生活阅历多,当然就积累了许多经验,哲学就是把这些经验理论化。
好的哲学思想有利于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阳光,反之,不好的哲学思想会不利于生活,比如唯心主义会让人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这当然会影响我们同别人的关系了。
总之哲学来源于生活,积极的哲学思想会促进生活的美满,消极的自然就增加了人生的不和谐因素。
如果说讨论哲学与所有人类的关系,则是大同小异,如果每个人都是哲学家,这个社会会很安定,人类文明将以最快的速度前进。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如果人人学哲学,没有商人,农民,我们的食物来源就没有了保障,连肚子都填不饱,还谈何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