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太难说又复杂…但是哲学探究最好是《传习录》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儒家思想但是王阳明的心学是从儒学碎片化中进行纠正和指导,而精益求精的述说和概括,因为儒家圣学的真谛从孔子至今有很多地方被后儒者误读和误解甚至被断章取义的利用其偏见之用。
历史上,阻碍中国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儒学吗?
谢谢朋友邀请。本题上的哲学和科学严格地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本文仅评论儒学对自然科学的攻击和对进代中国的危害。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学,是出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百家中,儒学具有一套较完整的理论,最讲人性化,也最虚伪,易被包括奴隶在内的底层民众所接受。只有忠君愚民,等级分明,思想统一,循规蹈矩,才能保证统治阶级江山长存。至于治国平天才,那是儒家大师们的一派胡言。汉武帝嘴上说的和做的根本就是两码事。儒家思想只是用来约束臣民的。他表儒内法,不讲礼数,不分民族和阶级,不拘一格选人才。丞相从贫民中选用,大将从奴仆中提拔,托孤大臣中无一儒士,竞有匈奴降俘。‘’穷兵赎武,开疆拓土‘’。连亲子也杀。颁布了史上唯一的罪己诏……而后来昏君登基,儒学盛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汉唐宋明未期均是如此。以致政权腐败,经济崩溃,民怨四起,朝代更迭。清末更是突出。直到一万多人(还包括汉奸华夫营)的八国联军攻陷京城,儒士以及阴阳术士们还在愚昧地视近代科学为歪理邪说,推崇八股文,大搞文字狱。胡说修铁路会伤龙脉,洋机器洋医疗器械不尊神灵,照相会勾走灵魂,西医是妖术,皇上是天子,天人合一……阻碍引进近代工业技术,鼓吹礼仪之邦,攘外必先安内,割土赔款,消灾灭祸,卑躬屈膝……曾国藩这个大儒就是典范。在丁优期间自费组织湘军,不去抗击驱除侵略者,却勾结外寇,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以致国破家亡,论为半殖民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唤起民众认清了腐儒愚民和服务统治阶级的实质,是阻碍中国发展科学,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根本原因之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倒祸国殃民的礼教和牛鬼蛇神,推翻了三座大山,开启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使中国日益富强。整军备战,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历史上看,决定中国的盛衰和命运取决定作用的都不是这些。主政者的勤政,廉政,眼界,适时的好政策,以民为本,观注民生,尊重科学发展进步,主持公道,法治惩恶,仁治聚人,识才用才,用发展争得稳定,用稳定促进发展,良性循环,有爱民之心,有发展之道,有谦虚之态,有危机之感,有向上领先之态之举之措。就都迎得了民心,得到了盛势!
谈到历史上阻碍中国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是儒学,我坚决反对。回到第一段,主政者愚腐无能不理朝政,轻者发展减缓,重者猎强入侵,改朝换代。人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国破家亡。谁罪之过?!
看看周文王,隋扬帝,宋徽宗,刘备之子阿斗,清末淫乱弄权,侈迷无度,享乐至上,不重发展,昏庸无为,勾心斗角,等等吧,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祖业大厦倾刻坍塌,无力抗争,气数已尽,坐以待毕,自作孽不可活,山穷水尽。衰败自然。
科学技术是发展兴国富民之本,哲学是为人处事,三观教化,攻坚克难的良策。儒学讲的是仁义礼智信,是长幼有序,尊规守纪,敬上严己,这些都是提高战斗力,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提高素质,增加才干的需要,是发展与稳定的根本保障,要人人向上,人人向善,人人善学,知理懂法,都是基础的基础。只能说应互学互鉴,科学利用,相得益彰罢了,无所谓是谁阻碍了谁。若有阻碍的话,只能说主政不利,学者偏激,无能无策,偏听偏信奴才而己,理论在那摆着,学哪个用哪个,学哪些用哪些发展创新哪些,选择判断决定在你,怎会错了愿这愿那的,太低俗,太无赖。
知识是发展的动力,知识能改变命运。大局主定,小局自悟,选择正确,才能走向正道,才能有所作为。
中国在中国共产党英明主政的领导下,能够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不是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吗,有好的政策,有以民为本的勤政廉政,有人人向上求实奋进踏实肯干的砥砺前行,攻艰克难,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不可战胜的敌人,中华大兴,中华富强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所向披糜,没有对手,永远不败。历史是人民写成的,也必须要有明君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