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牛顿、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

在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牛顿、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69 更新时间:2024/2/25 14:59:52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问题问的,太逗了。问题是除中国外,其它国在古代也出牛顿等大科学家呀!

个人认为,中国虽未出牛顿等大科学家。但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大国地位,并且被承认唯一明中断的文明之。由此看,中国的发展虽少尖端科学家。但其文明程度一直在尖端。可以说,人类发展方不平,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而综合国情史才是体现国家真面目的标准吧!

根源在于东西方哲学的差异。

科学的源头就是西方哲学,也诞生在西方,这没什么不好承认的,因为近代以来我们所做的努力大多都是在学习,学习的谁?不言而喻。而为什么科学家会诞生在西方呢?原因就是哲学带来的思维差异。通俗的说,西方人分析事情用的是“演绎法”,而中国人用的是“归纳法”。再往简单的说,就是西方人爱做证明题,而中国人爱做应用题。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科学”这一名词的来源。我们知道,西方哲学的根基是古希腊哲学。而古希腊哲学后来演变出了两大分支,一个是自然哲学,一个是形而上学,两大分支其实本质是唯物与唯心的差别。而这个唯物自然哲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该知道牛顿的那本划时代著作的名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也就是说在牛顿那个年代还没有“科学”一词。“科学”这个词本身就是自然哲学的替代者,而做出这个替代的是法国哲学家孔德,他在1830年第一次用拉丁文Scientia来指代自然哲学,换成英语便是Science。从此科学便代替了自然哲学,这距离我们不过才200年。

在古希腊哲学中,人是独立于宇宙自然的的个体,人是不随自然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人需要对自然现象的本质进行思考。而中国古代哲学呢,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讲的是“天人合一”,人是跟随自然与宇宙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对自然的本质探究不多,但对如应用自然变化则很有造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关于几何,西方人考虑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对现象的本质感兴趣,所以探究了一系列公理、定理;而中国人却不同,中国人考虑的是用这些几何现象来解决现实的问题比如丈量土地面积、盖房子修路等等,所以研究出很多计算公式技巧,但对现象本身没有思考。所以总结来说就是,西方的哲学侧重逻辑思辨,中国哲学侧重应用实践,这就是东西方哲学差异带来的思维不同,这种思维不同使得自然哲学出现在西方,而人文哲学在东方盛行。西方的自然哲学随着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出现,迎来了大发展的浪潮,成为了我们今天的“科学”。

我看很多答案里在讲四大发明,事实上四大发明是属于“技术”范畴,谈不上科学。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这点不值得硬去辩解。也无需为了那点虚荣心去硬找中国古代科学存在的证据,这就和硬说现代数学的二进制是诞生与中国古代的周易八卦一样。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都说《易经》很难学,它究竟难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都说易经很难学,它究竟难在哪里?还是那句话: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虽叫“易”经可是它并不容易,有些地方还很“难”。易非难易的易,而是变化之易,找到变化的规律。易经之难学在哪里?一、时代久远,经文误传。二、时代久远,文字背景和意义难懂。三、时代久远,当时的实事故事

  • 自学中医可以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自学可以,但没有文言文功底比较难,需要对中国古代哲学了解,行医资格的话须有相关学历,或者有师承或技术特长,之后需要医院和带教相关证件,不过这些只要你有学历就行,剩下的去医院托关系找找人就可以了。

  • 从哲学的角度上看,人到底是不是由阴阳物质组成的统一体?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是的根据易经理论讲、世界万物都分阴阳之说。阴阳是一种意识哲学的状态,而人是一种生命的活性动态形象。二者和则同声相求;不合,则心有余悸。不同声则不能合一,强求则有心有余悸。阴阳一张纸,这就是区别。六经传变的顺序历代争论非常大,《黄帝内经》有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的顺序。《伤寒杂病论》的顺序亦是按

  • 阴阳五行是科学概念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从科学的立场来看阴阳五行理论,是否正确?中国古代和现在一样,有一群不安分的聪明人,他们与只管穿衣吃饭过日子的普通人不一样,不甘于醉生梦死,宁愿过苦日子,也要仰望星空,怀揣梦想。他们研究探索世上万物运行规律,创建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如今,有人对阴阳五行理论的正确性提出置疑。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

  • 中国古代地名为何喜欢带阳字?比如襄阳,咸阳,简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代地名中带“阳”字的确实多,古地名由来已久,命名有的是根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有的是因为寓意,有的是因为两地的合并而各取一字为名等等。我们读书的时候都学过,从地理上来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咱们山多水多,古代一些地名命名之由便是依据此,比如襄阳,就是因为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不过

  • 什么是人体阴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人体的阴阳之分。中国最早的中医诊师,人从胸以上为阳,胸以下则为阴。左阴右阳而论。又有人类男阳女阴,所谓的阴阳相调,阴阳相配合。或人身阴盛阳衰,阳盛阴衰。而失调影响到了人的身体健康。一个家庭与社会发展的事情也是这样的。社会的发展趋势与人民生活与生存的须求有着紧密配调相关相连着。因此,世界万事都是随着自

  • 阴阳五行理论到现代,除在中医、易学上有应用,还有啥实效应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要说,“阴阳”和“五行”不是必然连在一起的一回事。如果讨论,是需要分别探讨的。但是,“阴阳”和“五行”,都是上古先民的朴素哲学思想,反映着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直观认识。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和“五行”,才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被描绘成宇宙间的绝对规律,甚至成为朝代轮换的“定数”。这个

  • 《易经》是怎样表示阴阳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万象,都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太极划分两仪为阴阳,《易经》中是以抽象的符号“一”为阳爻,“”为阴爻,以这阴阳二爻来代表阴阳两气的,万物的性能即由阴阳二气演化。易经中八卦是由阴阳爻符号组成,其中的八经卦(即三爻卦),就是将阴爻、阳爻重叠三次就形

  • 华夏文明渊源中的“阴”和“阳”可以理解为反物质和正物质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为什么非要叫物质呢?按常规理解,“反”物质就是精神啊!实在的物质为“阳”,虚在的精神则为“阴”。古人的阴阳思维已经说得够明白了。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石,无论是儒、道、释三大教还是各种学术思想宗派,都是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各自阐述和发展。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史就是一部阴阳五行的发展史。以阴阳五

  • 为什么这个世界有阴阳,男女之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说阴阳没有科学道理,人分男女,动物分公母,植物分雄雌,完全是出于能有健壮的下一代所需要。恩格斯说,”事物是在矛盾和运动的过程中发展的,”“差异就是矛盾”,所以通过公母交配受精繁育下一代,这样的后代有来自父与母两个亲体的基因,自然就有“差异”了,有差异就有矛盾,新的生命也就是下一代“在矛盾中运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