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既有文学性又有学术性,史料精确,文采也好,适合中学生学习。《史记》中的列传拿来给中学生做教材也不错,写人很简洁但有深度,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而且用语朴素,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材料。本人很喜欢三毛,但不赞成把她的传记拿来教中学生,因为三毛是个真性情的女子,太浪漫。
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诸葛亮。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乱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后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受托孤于永安,辅佐幼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先后五次进攻魏国,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名将司马懿、张等交锋,屡操胜算,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
论述《史记》人物传记的思想内容
一、《史记》的思想内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它主要以人物传记的体例再现了广阔的历史生活画面。
1.《史记》通过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精神面貌及由人物组成的社会关系,形象地表现了时代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2.《史记》追求历史真实的“实录”精神。正如班固所评价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3.《史记》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史记》歌颂了那些对历史有贡献的英雄人物和具有某种值得肯定的品行的历史人物。《史记》还批判和暴露了丑恶腐朽的社会势力。具有善恶分明的价值尺度和强烈的历史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