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有一位的将军,名叫祖逖。可是,祖逖小时候却zhi是个淘气的孩子。他不爱读书习武,整天只喜欢到处去玩。祖逖长大后,看见国家衰落,连年征战,百姓的日子非常艰苦。但是他力量微薄,学问又浅,什么忙也帮不上。为了能改变国家的现状,祖逖开始发奋读书,认真学习,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祖逖还经常去当时的首都洛阳,向有学问的人请教。认识他的人都说:“祖逖将来会是国家的栋梁。”在祖逖岁的时候,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但他觉得自己的学问还不够,就没有答应,而是继续努力读书。
祖逖有个好朋友叫刘琨,他和祖逖一样,都希望早日平定战乱,让国家强大,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两个人每次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都会不知不觉谈到很晚,就在一张床上休息。第二天早上,他们又会一起练剑习武,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好准备。
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鸡叫声,便爬起来对刘琨说:“公鸡在叫我们起床,现在就去练剑怎么样?”刘琨欣然同意了。从此以后,祖逖和刘琨约定,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不管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冬,从来没有间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祖逖与刘琨都成为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的文武全才。闻鸡起舞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东晋“闻鸡起舞”的祖逖,没士兵没武器没粮草,如何北伐成功?
首先谢谢邀请。
提起闻鸡起舞,大家都知道说的是立志北伐的祖逖。祖家祖上两千石的高官。属于世家大族,祖狄,字士稚,祖逖幼年丧父,但几个兄弟共同扶持成长。祖逖生性豁达,经常扶贫帮困,豪侠仗义,而且博览群书,好打抱不平,众人认为祖逖是个一勇之夫。但和祖逖交往以后,都认为祖逖为人不错。有大才。是栋梁之才。
公元209左右,祖逖与刘琨共同担任并州主簿(秘书),二人都是官宦子弟脾气对路,二人彼此英雄相惜,私交甚厚。八王之乱后,洛阳失陷,祖逖带着族人朋友其他亲党前往淮泗逃难,一路上,祖逖表现出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军事能力,统一发配粮食马匹,处事公允而且自己的马给老人用之。自己步行。途中常有乱兵匪盗攻击,祖逖能够领兵作战能击退匪徒,于是被众人推举为首领,也就是行主。到达洛阳以后,由于祖逖家境深厚,琅琊王司马睿任命祖逖为军咨祭酒(参谋长)屯兵江口。
当时由于动乱频发兵变也很多,东晋朝廷无能。迫使当时部分有一定能力的豪强自行组织军事武装力量,这就是坞壁组织。是当时一种自保的方式,但最后这也成为门阀世家武装叛乱的基础。和新一轮军阀产生的种子。坞壁组织的兵员主要是流亡的平民,各个部落的散兵游勇,军队的流亡士兵,可以说,有着很强的战斗力,他们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他们就被地方豪强收编。由于这些平民与坞壁利益是交织在一起,本身又是处于自保的境地,豪强给的兵饷也丰厚,家属也有保障。所以坞壁组织作战非常勇敢。坞壁组织有大有小.大的居然过万。坞壁组织一以本族利益为最高利益,根本不顾及朝廷利益,造成尾大不掉的状况,也成为后来东晋政治不稳定的因素,也成为一些野心家利用造反的资本。始终是东晋的不安定因素。坞壁的头领基本都是豪强家族本族,或者是高官亲属来担任。也是后来门阀制度和高贵大族的雏形和原始状态。祖逖就是被豪强推举为东晋最大的坞壁的首领。这也是祖逖北伐的“资本”。也是他后勤的来源。
祖逖心怀天下,在京口数次上表给司马睿要求北伐。(当时却力量的确不行,不现实,和岳飞北伐一样),司马睿就希望当太平天子,没有进取之心。再说当时王马共天下,司马睿说的也不算,权臣王敦秉政。但祖逖对的要求又不能反对,只好给个虚衔,但兵马武器一点也不给,但祖逖并不气馁,通过坞壁自筹粮草。数次进攻石勒边防,把石勒打的吐血,但由于兵力缺乏,没有后援,不能够继续扩大战果,大英雄也是无奈,北方的汉族军队也暗中给祖逖传递情报,积极配合攻击石勒粮道,焚毁石勒的驿站和偷袭兵营,弄的石勒很是苦恼。祖逖处事公允,能征善战,很受士卒爱戴,自称无敌天下的石勒从此不敢祖逖从的防区进攻东晋,并且派人修葺祖逖祖坟,而且派专人维护。可见大英雄的魅力。
由于祖逖威望日益高涨,东晋对祖逖产生猜忌。,派人担任合肥都督,对祖逖牵制,大英雄深感痛心和悲哀,心中日益郁闷,不几日就郁郁而终。当年不过五十六岁。宋人感慨有诗云:”假使能有三年寿,石勒必为阶下囚”。毛主席对祖逖也十分钦佩,有诗写道;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闻鸡久听南街雨,立马曾挥北地鞭。由于祖逖去世,石勒再无所惧,祖逖好不容易收复的北伐方领土又一次失去,从此以后,东晋再也没有一兵一卒跨进北方。而晋元帝祖逖病逝以后得知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先了解一下祖逖。
祖逖是晋朝范阳遒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保定一代,祖逖的家族是一个北方的士族大家,世代都担任官阶两千石的高官。父亲祖武做到了晋王掾、上谷太守。不过在祖逖小时候父亲就过世了。祖逖年少的时候放荡不羁,到了古代成年的十四十五岁的时候还没有读过书,祖逖的几个兄弟都很担心祖逖。不过祖逖慷慨有豪杰之气,经常接济自己身边的乡亲父老和自己的宗族的穷困子弟,所以被这些人看重。而后祖逖发奋读书,最后往来洛阳时,当时的人都称赞祖逖有赞世之才。刘琨和祖逖都担任过司州主簿,两人闻鸡起舞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个时候。八王之乱的时候,祖逖担任过齐王司马的大司马掾、长沙王司马的骠骑祭酒,而后升级为主簿,累迁至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从事中郎。八王之乱导致天下大乱,刘渊等人趁势崛起,中原战乱不止,大批人逃亡南方,祖逖当时也带着自己的宗族数百家人去往淮河和泗水一代躲避战乱,祖逖让车马城载同行的老弱病残,自己则是徒步行走,药物衣粮都与同行的宗族一共平分,而且祖逖有谋略,所以大家都推举祖逖为首领,带着宗族一行人来到了泗口,最后被当时还是琅琊王的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为军谘祭酒,率部屯驻京口。但是祖逖的部下里面有很多人都经常跑到南面的扬州去抢劫,祖逖也没有制止,反而有时候会解救他们。
祖逖其实是想北伐,他上书给司马睿请求北伐的时候,司马睿却没有这个心思,司马睿一心想要偏安江南,他给祖逖就是一个名号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予的补充也就是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在当时可以当做货币),但是不给武器和士兵,一切都让祖逖自行招募,于是祖逖就带着自己的宗族部曲百余家,从京口渡过长江北上中原,祖逖在船只到达长江中间的时候用力拍击船楫,说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由于司马睿不帮忙,祖逖度过长江来到淮阴,他自己自行招募军队,打造武器,武装了二千余人,当时淮泗流域由于天下大乱,到处都是坞堡,祖逖首先要对付的就是这些坞堡的首领,当时这些坞堡的首领比较大的就是樊雅,张平。祖逖带兵来到后,派参军殷去联络张樊二人。但殷却蔑视张平导致张平怒杀殷,并拥兵固守,于是祖逖让张平的手下谢浮设计杀死张平。而另外的坞堡首领樊雅派人夜里袭击祖逖,被祖逖击败,祖逖于是追击樊雅,但是张平残存的部众却帮助樊雅攻打祖逖,在祖逖危难的时候,两个实力派解救了祖逖,这两个人是陈川和王含,陈川派李头,王含派桓宣前去帮助祖逖,最终祖逖降服了樊雅,樊雅成为祖逖的部将,祖逖获得了谯城,开始了北伐的第一步。
但是很快陈川和祖逖搞起了矛盾,陈川的部将李头在帮助祖逖的时候,看中了祖逖的一匹马,祖逖一看李头喜欢就送给了李头,李头感慨了一句:“若是能够奉祖逖为主,我死而无憾。”结果陈川听到这句话,直接杀了李头,李头的部下冯宠率领手下四百入投奔祖逖,陈川大怒,于是派人劫掠豫州,这次劫掠获得很多财物,但是被祖逖击败,祖逖把缴获的财物都物归原主,陈川害怕祖逖就前去投降石勒,祖逖率领手下攻打陈川,石勒派石虎率领五万人前去救援,结果被祖逖打得大败,石虎只好派部将桃豹戍守蓬陂坞,自己带着陈川跑回了石勒的大本营襄国。而后桃豹又被祖逖逼退,石勒曾经派一万人再度攻打祖逖,依旧被祖逖攻败。此时大河以南的石勒势力都被击溃,而这个时候一些大的流民武装头领比如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这些人,祖逖派人招降他们,至此祖逖收复了黄河以南的晋朝土地。祖逖在黄河以南的地劝督农桑,故吏百姓耕种,同时自己带头守法,祖逖本人不搞资产,率领自己的宗族子弟种植土地,砍柴烧火。同时将那些因为战乱而弃尸荒野的骨头尸体全部埋葬,黄河以南的百姓莫不感恩祖逖。
石勒因为祖逖的势力强大,派人去成皋县修缮祖逖母亲的墓地,还要求开通交市,祖逖虽然没有回复书信,但是还是同意双方互市。互市之后祖逖的财富增加,祖逖修养兵马,想要渡过黄河。但是司马睿看到祖逖发展的这么好,于是就派戴若思取代祖逖,祖逖由此退避,此刻祖逖也病重,当时祖逖抱病营缮虎牢城,特意派从子祖济率众修筑壁垒,而且此时东晋内部的王敦开始和朝廷发生矛盾,祖逖担心自己的北伐大业不能够完成,最终忧心去世。祖逖去世后,晋元帝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并命其弟祖约接掌其部众,但是祖约无能,丢弃了河南,退居到寿春,祖逖收复的土地又被后赵占据。可以说北伐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