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四面楚歌到底是谁想出来的,是韩信还是出自张良之手?

四面楚歌到底是谁想出来的,是韩信还是出自张良之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83 更新时间:2023/12/12 22:35:20

四面楚歌到底是谁想出来的?是韩信还是张良

四面楚歌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呢?题主真是一个较真求实的三国迷呀!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据司马迁记载:他也不知道。或者是他故意模糊略过给后人一个想象的空间。

目前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张良,另一个是韩信。就是没有人认为此计策是刘备自己想出来的,不知道刘备是什么感受。

简单回忆一下四面楚歌的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建议,与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用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

此时的项羽兵少粮缺。夜里听见合围的军队都唱起了楚歌,误以为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心里顿时丧失了斗志,军心也已涣散。心灰意冷之余与虞姬边喝酒边唱歌,后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最终也于乌江边拔剑自刎。

一种说法认为四面楚歌是张良的计策。

张良,今安徽亳州人,汉初三杰之一。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为其重要谋士。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张良此人,儒家出身,博学多广,熟读诸子百家,善于把握人心。在垓下之战时,张良根据项羽的性格缺陷,推测出项羽必定重返江东以图谋再起。于是他向刘邦进言,用此计策对付项羽便可事成,最终计划取得成功,并促成项羽身死。

另一种说法认为四面楚歌是韩信想出来的。

韩信,今淮安市淮阴区人,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却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转投刘邦。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

韩信此人,同样善于攻心。他曾跟随项羽多年,深知项羽的性格特点,认为此计策无论对于心智何等坚定之人皆无法抵挡。既让项羽误以为己方已经得楚,又成功勾起军士对家长家人的牵挂,不战而屈之。

无论四面楚歌的计策是谁出的,“无颜见江东父老”这句话却流传至今。

感谢阅读,我是“当文化插上翅膀”!

四面楚歌到底是韩信想出来的,还是张良想出来的?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这段记录说的是公元前202年,刘邦将项羽围困在垓下,无法突围,这天夜里,只听得风声里还夹着唱歌的声音。四面传来的楚歌,让楚国将士以为刘邦已经占领了楚地。于是士气涣散,四处逃亡。项羽被逼至乌江边上,只得拔剑自刎。

其实,四面楚歌的主角有3个人,分别是项羽、刘邦、韩信。刘邦汇合韩信将项羽困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但一时又攻而不下。韩信便出主意说,项羽的士兵大多是楚人,如果唱些楚歌,勾引起士兵的思乡之情,便能动摇军心。于是刘邦命令部队唱起楚歌。项羽听见楚歌,以为江东彭城失守,无心恋战,哀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认为这实在是天要亡我啊。于是第二天奋勇突击自刎乌江。

现在人们常用“四面楚歌”,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如何走出四面楚歌的人生困境?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说实在的,在人生中遇到四面楚歌的人生困境时,确实想走出是很有一番难度的。因为首先要想到为什么四面楚歌?肯定是自己有很多缺点才造成当前局势,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有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缺点,接受别人好的建议,才能一一步慢慢走出困境。如何走出四面楚歌的困境?首先要分析了解之所以陷入困境的原因。陷入困境的

  • 四面楚歌指的是哪一场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四面楚歌是关于楚汉战争期间,刘邦联军与项羽军团所发生的决定胜负最后一战垓下之战的故事。历史故事的由来:《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经过长期对峙,互有胜负,此时韩

  • 廉颇出于什么心理,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蔺相如又以怎样的心理接受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蔺相如由于有完璧归赵,以及赵王与秦王渑池之会没有受辱这两大功劳,赵王连续给蔺相如加官进爵,这引起了廉颇的不满,认为蔺相如没有在疆场上立功,反而如此荣耀,因此愤愤不平。廉颇的心理变化:不满----不服-----气愤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劳苦功高,为赵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

  • 求一篇1500字的历史书籍或人物传记的读书心得,就是摘抄 心得要15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有感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一直同宿命作挣扎,而一切只为了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欲望。出生的时候,有一种欲望叫做成长;垂死的时候,有一种欲望叫做灵魂的永恒。放弃欲望只是一种简单而幼稚的想法,因为放弃欲望之后,人们只会庸碌无望的活在虚伪的物质躯壳中,所以斗争是唯一的出路,无论结果怎样,至少证明你曾经在这片天地中

  • 三国中诸葛亮的人物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个人资料体态:身长八尺(约1。83米),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出自陈寿《上诸葛亮集表》,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后附内容)官职:丞相领司隶校

  • 中国的名人传记作品都有哪些?最好可以做中学生教材的,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既有文学性又有学术性,史料精确,文采也好,适合中学生学习。《史记》中的列传拿来给中学生做教材也不错,写人很简洁但有深度,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而且用语朴素,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材料。本人很喜欢三毛,但不赞成把她的传记拿来教中学生,因为三毛是个真性情的女子,太浪漫。诸葛亮。三

  • 四面楚歌里面的人物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刘邦方面主要演员:主帅:刘邦。总调度师:韩信。参演:张良,陈平,樊哙,彭越,英布,灌婴,刘贾,吕马童,王翳。项羽方面主要演员:项羽,虞姬,钟离昧,项伯,季布,乌江亭长。事情经过:项羽在固陵把刘邦的部队冲击一阵后,虽然杀了刘邦几千士兵,但是粮草短缺,项羽无心再留下,只想回彭城老家,又怕刘邦派兵追击,用

  • 负荆请罪讲的是那几个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负荆请罪讲的是赵国的上卿:蔺(lìn)相如(文将)和赵国的大将:廉颇(武将)。蔺相如的门客:韩勃、李廷(运用于北师大版小学教材第七单元)上卿后来指宰相,门客指寄宿在别人家的人,多指有才华的人。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在邯郸市

  • 十大历史人物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十大历史人物传记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十大历史人物传记,希望您喜欢!十大历史人物传记1、《一生想过浪漫生活》(英)卓别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07月内容推荐:卓别林是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他最大的贡献是他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现

  • 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你从这一历史典故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看着蔺相如凭着一张嘴当上比他高的管位,便产生了矛盾。后来明白了蔺相如的用心良苦,便负荆请罪。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