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有一个陪他过过苦日子的妻子,在他生意做大之后,又陆续娶了十几房姨太太,这些姨太太基本上是他生意上朋友亲友介绍的,也帮着他照看各处生意。胡雪岩被称为“商圣”,他是清末著名的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他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创建船厂,购买军火等有呕心沥血创办了胡庆余堂,一直到今天都很有影响力。这是它的主要成就,同时他是左宗棠李鸿章派系之争的牺牲品,左宗棠是他的靠山,他也帮助左宗棠很大的忙。李鸿章为了扳倒左宗棠就必须搞垮胡雪岩,李鸿章的手下就拼命查找胡雪岩的把柄,不料胡雪岩在代表朝廷想外国银行贷款时竞多报了利息,他们便再这上面做文章挤兑胡雪岩,使他在生丝生意不景气的情况下,多方作难,他的钱庄发生了挤兑,最后倒闭。他多报利息的是东窗事发,这是他的致命伤,价值他的现银周转不开,和李鸿章的打压,最后倾家荡产。
怎么评价历史上的胡雪岩,注意不是小说中?
胡雪岩从穷困潦倒到富可敌国,从一位钱庄跑街到胡大财神,他的一生应该说是辉煌的,尽管最后成了一场悲剧,但总体来说依然还是十分成功的。
一个人要失败原因不会只有一个,同样一个人成功的原因也不会只有一个,所以也就不能把他的成功简单的归因于依借官场的势力。对一个有能力的人,相对于他这种你需要的能力来说不是很重要的缺点,应该忽视,充分的利用好他的能力。其实,对待我们身边的朋友,对身边的爱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是个人都有缺点,也都有犯错的时候。只要他的这种缺点或错误,相对于他的优点或没犯错时所做的事情微小得多的话,我们就要谅解他,继续与他成为朋友,恋人的话就继续爱他。忍辱负重:一个人在享受成功之前,必须要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屈辱。胡雪岩能够忍受大辱,忍受周围别人的指责,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一个人要想成功,得学会和不同的人打好交道。善于借势:不可否认,这是胡雪岩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首先是善于借官场之势,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有的文化形成的社会形态里,尤其在晚清时期,要想做成一个大商人似乎离不开官场。胡雪岩的财富是依靠左宗棠而发展壮大,不可否认,没有那几批洋人借给清政府的巨款经他之手,胡雪岩也就没有了会生蛋的鸡,没有了这些鸡,他也不可能后来拥有那么多的蛋和蛋孵出来的鸡。其次是善于借市场之形势,这其实就是做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都应该具备的对市场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再次就是善于借朋友之势,他善于广交朋友。我们做事情,要学会充分调动身边的资源。
胡雪岩成功的原因的还有很多,这里也就不再一一列出。他成功的经验我们需要学习,但其失败的教训却更需要我们用之警醒自己。从表面上看,胡雪岩的失败是由于他库存的丝卖不出去,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抽调不出钱返还官方的钱款,而最终被以李鸿章为首势力拿住把柄上告而被抄家。但我更认为,是他的一意孤行,盲目托大而造成的,是他自己打败了他自己。现金流断裂:胡雪岩经营的事业涉及钱庄,典当行,丝行,药店,房地场等多个行业,其钱庄就是其总个集团体系的支撑部门,除药店外其他行当基本上都环环相扣,所以也就在其钱庄出问题后很快全面崩溃。胡雪岩在濒临破产的时候,按胡的说话,其总资产近4000万两白银,而其总负债只有800万两,按这种负债率,绝对可以用经营有方来评价。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其库存的原材料(生丝)价值竟达2000万两白银,在李鸿章为首的官方势力和洋人势力的双重打压下,这笔生丝到最后几乎一文不值(虽然说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不正常现象),以至于在谣言四起,钱庄挤兑爆发,再加上其靠山左宗棠自顾不暇、无力救援之后,最终只能被官家以确保国家资财安全之借口抄家。对于生丝这种时间长了会贬值的商品来说,储存价值2000万两白银的货品实在不能说是个明智的选择。胡雪岩过多的参与了官场斗争,以至于最后李鸿章等人认为要除掉左宗棠,必须得先整死胡雪岩。树大招风,锋芒过露:胡在成功以后,不断扩建其胡家花园,其出于扩充门面的想法的初衷是没错的。但在当时那个封建等级制度深严的年代,官家建宅与平民建宅是有区别的,其房屋结构和屋顶结构是讲究一些禁忌的。胡雪岩大兴土木,宅第设计采用设计,其奢华竟可比恭亲王府,再加上胡在发家后行事张扬,这必然引起一部份人的嫉妒甚至仇视。一意孤行,盲目托大:不可否认胡的爱国情结,其以一人之力对抗洋商的勇气更值得钦佩。但换个角度来想,最后由此而引发的牺牲值得吗?为什么不能有理有节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了,然后再等待时机反扑了?在最终崩盘之前,其好友和下属曾多次提醒他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只能尽快抛掉那库存的生丝,而胡只为与洋人斗法而不顾其他,直到最后再也支撑不了这笔庞大的库存而整个体系瞬间瓦解。
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成就到达顶点时他的自负也到达了极点,也就为盛极而衰最终成为悲剧埋下了伏笔,但悲剧掩盖不了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