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观念的萌生稍晚于阴阳,作为五行的基本内容,金、木、水、火、土则早就被人们认识到了。五行最初专指五星(水星、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的运行,至战国时代,著名阴阳家邹衍把地上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依照天上星象的五行运动,建立了五行学说,借以说明自然界多种事物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并将其与阴阳学说结合起来,论述自然界事物的产生及运动规律,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源头。古代医家把阴阳学说用于医学的同时,也引入了五行学说,用以解释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复杂关系。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均可根据其特性归属于五行,每一类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亦具有与五行运动相适应的规律。这是中医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这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对应的人的五脏也是相生相克的,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这五行不能弱一强四,也不能强一弱四,,其中的一个脏器受损其他的四个脏腑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的日常保健就是从这五个脏器入手,维持他们的平衡。这样子人体才不会得病。这就是所谓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小病,下医治大病。中医养生讲的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有了病再去治,如果有了病再治,就是生死参半了。花钱费力。但是现在的人们都不接受这种观点。老是认为自己没病,不用去保养,但是病可不象以前说的病来如山倒,这只是一个表象,其实病是一点点的
古代人不知道细菌的存在,为什么喝水还是要烧开再喝?
有人说中国人烧开水喝是解放后才形成的习惯,还有人说是受到了西方人的影响,这明显不符合事实,因为台湾地区也习惯烧开水,而外国人很少烧开水,国外的酒店里最早都没有烧开水的水壶,近来为了迎合中国游客的习惯才放了电热水壶,他们冷天喝饮料还要加冰。
事实上中国人喝开水的习惯至少在明代就开始了,各种文学作品中都有相关的记录,开水在古代成为汤,很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有取汤净面也就是洗脸以及应用的细节描写,比如潘金莲毒死武大就是用汤兑的砒霜,武松也数次用汤洗澡饮用,只是喝开水是为了取暖还是为了避免感染胃肠道疾病未可知,因为多数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小说中的人物直接饮用河里的水是常有的事情。
另外中国人喝开水和茶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茶叶一般为干枯的茶树嫩叶,大部分在制茶过程中都烘干了茶叶中的水分以利于保存,冲泡茶叶需用热水冲泡,如果使用冷水,基本上不能很快的泡展卷叶,更加泡不出茶叶的香味,所以中国人喝开水部分源于喝茶的习惯。
但事实上中国古代对于细菌的认识要早于西方,特别是结核菌以及伤寒等疾病的大规模流行是古人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和某些类似于看不到的虫在人之间传播有关,唐、宋、元时期陆续有医家提出肺痨乃“肺虫”或“瘵虫”所致,宋人庄绰所著《鸡肋篇》里,就十分强调饮水必须煮沸消毒,世谓西北水善而风毒,故人多伤于贼风,水虽冷饮无患。东南则反是,纵细民在道路,亦必饮煎水,卧则以首外向。而张仲景最早在伤寒论中有提到抑制伤寒流行需要在饮用水多做注意,因为直接饮用被瘟疫患者尸体污染过的水源很容易生瘟疫。
总体来说,喝烧开后的温水有利于身体健康,但喝过烫的热水则有可能伤及食管和胃粘膜,食管癌和胃癌和长期进食过烫的食物以及饮用过烫的热水都有一定的关系。
不知道你说的“古代人”是多久以前的古代,也不知道你指的是中国古代还是外国古代,本人不是历史专业的,仅以我所知的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欢迎指正。
首先,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即使不知道细菌的存在,古人喝水都不是毫无顾忌的。经验使他们知道喝了不干净的水会出现身体问题。因此人们会寻找洁净的水源,并且掌握了一些清洁饮用水的方法,煮沸就是其中一种。
一般的中国古代贫穷人家是不烧水的,因为烧水费柴。而柴的重要性,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排列顺序中可见一斑。取洁净的井水、河水储存在水缸中,静置沉淀后就可以直接饮用了。对于不洁净的水,可通过砂石等的过滤,或再用药物如茱萸叶、贯众等消毒。
而我国古代人民烧开水是为了喝茶。从有茶开始到战国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喝茶的地方还仅限于茶树原产地的西南地区。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已经将所出产的茶叶作为“贡品”,茶叶开始进入中原地区。公元前316年以后,四川的喝茶风尚开始慢慢向中原地区传播。饮茶之风大盛始于唐朝,甚至还远及边疆地区。自北宋开始,喝茶日益普遍起来。当然“茶”有时候并不仅限于茶叶,有些人家将桃叶、柳叶等采下晾晒后煮着喝,这也算是茶。
我对古代西方关于喝水的内容了解得比较少。古代西方人也掌握了一些使饮用水洁净的方法。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0年)曾发明了一个工具,将煮沸过的雨水再过滤。古代西方人民曾一度用酒代替水,以避开由于饮用不干净的水而带来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