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十二生肖之一。《说文》:“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代表富贵吉祥,人们常将它用于祈求和祝愿,如龙子、龙女、龙孙、龙门、龙珠等等。
古代妇女的头饰有什么意义?
唐代以前妇女无冠,现在戏台上用的凤冠出现得很晚。女子十五而笄,即同男子二十而冠一样,把头发盘到头顶上用缅包住,插笄固定,表示从此成人,可以婚配了。所以后代称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为“及笄之年”或简称“及笄,,。
人的头发有美好与不美好的差别。古代很重视妇女头发的美丽。《陈书高祖记》:“张贵妃发长七尺,鬓(zh6n,枕。发黑)黑如漆,其光可鉴(照出人影)。”古代尺短,但七尺也是难得的,因为陈祖才“身长七尺五寸”。长了一头又黑又长的头发,是一种自然的美,如果长得不理想呢,就用别人的好头发装饰自己。《左传哀公十
七年》:“初,公(指卫庄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髡(kOn,昆。剃光),以为吕姜(d],弟)。”就是假发。《诗经风君子偕老》:“珧兮珧兮,其之翟也。发如云,不屑也。”(琐::cT,此。鲜明的样子。翟:df,敌。指翟衣,一种用羽毛装饰的衣服。鬓:zh§n,枕。黑发。)用“不屑”说明发之浓黑如云,可见如果稀少发黄就要“”,当然这只是贵族的事。古人既要留全发,如果有人生就的秃顶或头发脱落,为了要跟受髡刑的犯人区分,同时也为了美观,当然就更需要假发。所以扬雄《反离骚》:“资娃之珍兮,鬻九戎而索赖。”(:j。,居。一说当作须,即闾须;闾须:魏王的美人。娃:吴娃,也指美女。鬻:yCi,育。卖。)这是说买下美女的头发到被发(不需要)的地方去求利,是不会达到目的的。这是批评屈原保持着高洁的品行到楚国从政,又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很不现实的。由此可见,在古代早就有卖美发的事。《世说新语贤媛》载,陶侃年轻时家境贫困,有一次,一位朋友在冰雪天带着很多仆从来投宿,陶家一无所有,无法招待,“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锯下柱子的半边)为薪,剡(铡断)诸荐(席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卖所得足以这样招待客人,说明古代的是相当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