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子百家中谁可以称得上是哲学家?

诸子百家中谁可以称得上是哲学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51 更新时间:2024/4/1 3:15:17

先秦诸子百家都没有哲学可言,我认为那是大智慧而不是哲学,只有西方人有哲学,中国古代就没有哲学这个词,怎么能称为哲学家,哲学一词是现代人硬是强加上去的,我更喜欢称呼古人为圣人贤人大智者,所以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哲学家

从秦以后的各朝各代,出过什么大思想家吗?两个半圣人怎么回事?

就这个问题,看到其他回答,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

程朱理学,包括后来的陆王心学,可以肯定地说,是被统治者各取所需,片面僵化了。

例如一句“存天理,灭人欲”。

本来朱熹说的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存在;是事物的内在规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法则。

朱熹说的人欲,是天理的对立面。是违背自然和社会的,违背规律的,违背道德基本法则的意识,并不广泛指人正当的欲望。本质上,“灭人欲”和佛家说的“戒”、“放下”、“六根清净”也没什么不同。

但是“天”和“理”两个字放在一块,容易被有心者解释成俗语“天理王法”中的“天理”。这也正是让肉食者拍腿叫好的解释存“天理”,灭“人欲”,那敢情好统治啊。误解就这么产生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其实,程朱陆王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给儒家那一套“格言”“警句”一类的碎片化语录,赋予形而上高度的注释。

程朱以前,中国有很多伟大的思想,但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从程朱陆王往后,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中,有了除佛学以外的形而上学。

其实佛学之所以在中国快速传播,也与中国本土没有谈论存在本质的形而上学有很大关系。

王阳明与朱熹的冲突在于,朱认为理是本质,王认为心即理,心是本质,理存在于人的本心,人应向心求理。

一旦有了理学、心学的诞生,由此便引申出它们各自的认识论,世界观。这是中国人宝贵的思想财富。

有人一说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就天然地要否定唯心主义,这是思考不成熟的表现。

不论唯物的,还是唯心的,都是人认识世界,认识存在的方法,其实,它们中没有谁是绝对真理。

不然你以为你看到红色的横幅,它就是红色吗?你感受到的扑鼻香味,它就是香吗?

最后说点趣事。

近代以来,在日俄海战中歼灭俄太平洋舰队的日本海军司令东乡平八郎,随声携带的腰牌上,就刻着“一生俯首拜阳明”。

蒋介石也把台北市外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以示对阳明先生的崇敬。

汉以来儒家是显学,其它学说被严重打压都没落了,所以所谓大思想家,一般都指的是儒家吧。

影响力最大的当然是董仲舒。他提出的“大一统”、“天人感应”学说,迎合了汉武帝的统治需求,两人各取所需,搞出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发展成儒教,后续王朝都沿用了这套模式。

影响力第二的应该是朱熹,他在明清两朝的影响力都赶上孟子了。他的思想里有太多的糟粕,因为被统治者强制推行,也因此严重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让中国从明朝开始落后于西方世界。

王阳明在明朝影响力也很大,有孔孟朱王并称的说法。

而根据儒家“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又有个两个半圣人的说法:孔子和王阳明各占其一,曾国藩算半个。

其实名声大,影响力大,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正确的,儒家的厚古薄今,尤其是程朱理学明显就拖了中国的后腿。

真正了不起的许多唯物主义思想家,因为眼光太超前,或者不利于帝王的愚民统治,名声不显。

比如东汉王充的《论衡》堪称古代的“百科全书”,他提出今胜于古,和儒家最喜欢厚古薄今的提法是相反的。

王符的《潜夫论》,分题论述封建国家的用人、行政、边防等内外统治策略和时政弊端,兼及批评当时迷信卜巫、交际势利等社会不良风气。我们今天看来都还觉得很厉害。

篇幅关系,其他就不一一列举了。二千多年,真正厉害的思想家还是很多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明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出自《荀子》的哪一篇哲学论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出自荀子的《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

  • 你对中国的儒家思想有什么看法?它对于中国近现代又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的儒家思想诞生于中国的农耕社会,能够在安邦定国方面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但面临着历史的进程到了工业社会或商业社会时期,儒家思想就力不从心日渐式微了。至于儒家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的影响,弄得中国积贫积弱,一落千丈。要不是毛主席共产党引进了共产主义思想,中国早就亡国了。到了现代,儒家思想已成往事。历史在

  • 试析西方几何式园林与中国自然式传统园林分别基于怎样的美学与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中西方传统园林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差别就文化的哲学体系而言,代表植根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西方基本理念,其人本位思想集中反映在《圣经》中,它说:上帝创造世界,并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换句话说,人就是上帝的样子;上帝把世界交给人去管理和享用,实际上人是世界的主宰因而西方强调的是人的力量,人与自

  • 董仲舒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可以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董仲舒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实现了文化和思想上的“大一统”在董仲舒的思想中,“大一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历了汉初实行的“黄老之学”和“无为而治”,中央对地方缺乏一定的管理,也因此在汉景

  • 是西方的哲学厉害,还是东方的儒释道厉害?哪种更易得到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有史以来,心安理得地休养生息生活追求,将伴随人类历史的始末,这是毋庸置疑的人类社会的存在的客观性真实性。不分等级类别阶层,不分高低贵贱,不分贫富势力大小,不分愚智聪纯凡圣,心安理得人生渴望追求,无有例外。心安安心地生活,取决依据着世界观人生观的理念。东方的释道儒思想文化,以及西方的哲学思想文化,是不

  • 大家都听说过古代有哪些失传的典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整理出10本比较有意思,有代表性失传的作品,若是重现,必然会震动世界,五千年的文化,甚至更加久远,所诞生的典籍可谓是浩如烟海,这其中有技术类的,有文学类的,有地理类的,有兵法类的,也有神话色彩比较浓郁的。一、连山与归藏《易经》,号称群经之首,万经之祖,相传为周文王所作,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

  • 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孙子兵法,周礼,墨子,老子,管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都体现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例如《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体现了辩证的策略思想;战国的《周礼》对封建国家经济管理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运用运筹学和对策论思想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赢了齐王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

  • 《论语》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有何深远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论语》的内容,主要以哲学、政治、伦理、教育为主,但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学艺术的精辟见解,成为中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被后人奉为圭臬。《论语》不仅内容博大精深,充满睿智,而且语言简洁凝练,意蕴隽永,有一种温柔敦厚,和顺含蓄的风格。1、采用“是什么”的提问方式,即下定义方式,开辟了西方理性主义传统;2、提

  • 大道无畏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大道“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表示“终极真理”、本原、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等等。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道生万物,道于万事万物中,以百态存于自然。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诸子百家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道,这个字包含无数法则,现已知的是道,未知的也是道,而不是一个组织,

  • 哲学的含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之间,总会意识到自己在生活,有时也会问及生命的意义。究竟人生是什么呢?人生哲学有什么用?三个方面:在历史发展,一,古今中外的圣贤对人生的看法和做法,指出他们的生命智慧以及生活艺术。在内在含义部分.人生的意义:二、人性以及人生的各种际遇;人面对着自己的生命时,如何给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