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的儒学思想和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尽

中国的儒学思想和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81 更新时间:2024/1/18 13:15:28

一、中国儒家思想,孔子的仁政是一种理想主义色彩。但是,这种却不是完全的空想主义,确实有实现可能的。另外,儒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是利他主义,儒家思想四书五经六艺都是用于辅助统治阶级利益的。儒家思想定位就是辅助治理国家的。所以,才能被统治阶级接受。被统治阶级接受,才会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才能在以后时间里占据不可动摇的化地位。这是儒家思想最根本的。二、西方的人文精神过度强调自我。所以,早期西方空想主义虽然时间上不会比我们中国晚。可是,他们的思想不能被统治阶级接受,所以,也就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时间。这就是儒家思想能形成体系。而西方人文精神却支离破碎的原因所在。三、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儒家思想是利他思想,是教别人怎么统治,儒家学士又投身于去辅助君统治。西方的哲学思想是自己怎么去统治。这就是西方人自我意识很强的文化根源所在。

从文化的角度谈谈中西方法律的差异

西方法律文化是指在古希腊古罗马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欧洲,北美及受其影响的地区的法律文化。就其中西方法律文化而言,二者在人治与法治、义务与权利、对法律的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我将从以下几点来阐述造成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原因一、中西方国家的经济基础不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是作为上层建筑的范畴而存在的,因而法律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和适应物,是随经济的需要产生并发展的。(一)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以自然经济为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以家庭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的,由此决定了人们的活动主要囿于家族、地域、亲缘的有限空间内,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成为人们之间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伦理关系成为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节封建家庭和婚姻关系的最高准则,也就是最重要的伦理规范即父为子纲,妻为夫纲。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国家正式以宗法血缘家庭为基础形成的宗法制国家。国事家的放大和直接延伸,是血缘关系的政治化,君为臣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领域的最高准则。这是调节家庭和婚姻关系的最高准则在政治生活领域的扩大和延伸。在调节社会关系上,不论是家庭之间还是国家调整上,他们会更亲近于伦理社会规范而对法律没有亲近感。人没有任独立和自由,社会所需要的只是服从和听命。这种伦理依附性的文化精神是中国人治的根源。同时,这种依附关系,这种服从和听命也包含着其实强调的就是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人没有独立性也就谈不上权利。(二)西方有悠久的商品经济历史,商品经济是与分工和交换相联系的分工就意味着利益的分化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满足各自需要必须与其他经济主体经济主体进行交换,这同时也意味着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可能出现利益冲突,因而为了使交换顺利进行必须制定共同遵守的法律规则来强制进行利益的再分配以保障社会主体的权利。从另一方面来看,商品经济解除了人身依附关系对人的束缚人具有了独立性。每个人都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并不容许他人的干涉。在市场经济中没人人都想发挥个人的主体作用以满足个人利益。这就需要通过法律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各种需求,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障利益交换的进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更倾需通过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利。二、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一)从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来看始终的是一种宏大的整体观中国传统哲学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整体观。“天下万物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有和无都是在强调整体,老子认为宇宙就是一个整体,即道。整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种整体观就要求人们在观察事物时通过直觉、感性去认识把握整体,而无法通过逻辑把握。因而基于这种思维方式,中国需要的不是有棱有角的法律,而是具有整体概括性、感性的习俗、习惯、道德等。他们更多的关注个人的内心,关注人的内心感受,个人的内心情感体验,通过把握自然界而最终更好的把握自我。把自然界的变化看做是个人行为的向导,这种最朴素的对自然的利用所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敬畏,没能把人同自然中分化出来,人没有脱离对自然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反映到社会上,也就是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因而中国的哲学中所映射出的也是一种人对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中国人治的哲学温床。(二)西方的哲学是一种构成论,是一种强调单元个体的思维方式西方人认为人是宇宙的主体,其他一切都是客体,人的欲望是可以从宇宙万物中找到的,自然界存在的目的就是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在他们的思维下,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的,这样就把主体从客体中完全解放了出来,重视个人的自由和权力。人人都有追求个人利益的权利并不受外界干涉,但这必然会引发冲突,这就需要通过制定一些规则来调整明确利益,道德伦理的模糊性使他失去了调节的可能性,所依靠的只能是强制性的法律。三、中西方的地缘环境不同从地缘结构上来看,中国四周被海洋、高原、草原、沙漠和森林所包围,且中国自古以来一幅员辽阔、e59b9ee7ad物产丰富著称,这就会形成与外来社会相互隔绝的近乎封闭状态。他们习惯于安居,固守家园不善于活动,这就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文化态势,是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另一方面这种强大的传统力量又会禁锢国人的思想,是他们不易接受外来文化,很难被外来文化所改变,任何到中国的文化都被深深地刻上了中国印,失去了它原有的活力。这也使中国失去了与外来法律文化交流的契机,中国也就失去了法治的机会。在西方,特别是西方法的发源地古希腊古罗马,他们都位于半岛之上,海上交通较之中国便利。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发展简史》中将中国归为乐山好静的大陆国,将西方归为乐水好动的海洋国家。他说:“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因而环水的环境塑造了西方人好动的品格。他们善于经商,这是西方商品经济的雏形,也是西方法治的起源。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哲学的分为哪几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组成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的组成唯心主义派别。唯物主义又分三个: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三,现代辨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也分两个:一,主

  • 观念、理念,区别是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1、如果是按照西方哲学的传统看,“理念”一词基本上是对应柏拉图的哲学术语。这个术语有时候也翻译成理式,相,型相等。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存在。一切具体的感性的事物,都是分享了它自身的理念才成为这样的事物。比如,床这个东西,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床,为什么这些床都是床呢?它们必然具备了某种共同的本质的东西

  • 中国历史上儒学的演变过程,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影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杜家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关于中国历史上儒学的演变过程,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影响有哪些?首先说;儒家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儒学思想是《诸子百家》的一个学派。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国文化最辉煌灿烂的时期产生的。由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创立的,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的。再后

  • 诸子百家中谁可以称得上是哲学家?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先秦诸子百家都没有哲学可言,我认为那是大智慧而不是哲学,只有西方人有哲学,中国古代就没有哲学这个词,怎么能称为哲学家,哲学一词是现代人硬是强加上去的,我更喜欢称呼古人为圣人贤人大智者,所以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哲学家就这个问题,看到其他回答,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程朱理学,包括后来的陆王心学,可以肯定地说,

  • 明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出自《荀子》的哪一篇哲学论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出自荀子的《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

  • 你对中国的儒家思想有什么看法?它对于中国近现代又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的儒家思想诞生于中国的农耕社会,能够在安邦定国方面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但面临着历史的进程到了工业社会或商业社会时期,儒家思想就力不从心日渐式微了。至于儒家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的影响,弄得中国积贫积弱,一落千丈。要不是毛主席共产党引进了共产主义思想,中国早就亡国了。到了现代,儒家思想已成往事。历史在

  • 试析西方几何式园林与中国自然式传统园林分别基于怎样的美学与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中西方传统园林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差别就文化的哲学体系而言,代表植根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西方基本理念,其人本位思想集中反映在《圣经》中,它说:上帝创造世界,并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换句话说,人就是上帝的样子;上帝把世界交给人去管理和享用,实际上人是世界的主宰因而西方强调的是人的力量,人与自

  • 董仲舒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可以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董仲舒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实现了文化和思想上的“大一统”在董仲舒的思想中,“大一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历了汉初实行的“黄老之学”和“无为而治”,中央对地方缺乏一定的管理,也因此在汉景

  • 是西方的哲学厉害,还是东方的儒释道厉害?哪种更易得到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有史以来,心安理得地休养生息生活追求,将伴随人类历史的始末,这是毋庸置疑的人类社会的存在的客观性真实性。不分等级类别阶层,不分高低贵贱,不分贫富势力大小,不分愚智聪纯凡圣,心安理得人生渴望追求,无有例外。心安安心地生活,取决依据着世界观人生观的理念。东方的释道儒思想文化,以及西方的哲学思想文化,是不

  • 大家都听说过古代有哪些失传的典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整理出10本比较有意思,有代表性失传的作品,若是重现,必然会震动世界,五千年的文化,甚至更加久远,所诞生的典籍可谓是浩如烟海,这其中有技术类的,有文学类的,有地理类的,有兵法类的,也有神话色彩比较浓郁的。一、连山与归藏《易经》,号称群经之首,万经之祖,相传为周文王所作,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