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陆游哪个朝代的诗人(爱国诗人陆游的人物生平和主要作品)

陆游哪个朝代的诗人(爱国诗人陆游的人物生平和主要作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0 更新时间:2024/1/19 2:43:55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的绝笔之作,表达出了陆游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爱国诗人——陆放翁

陆游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因此,他从小便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影响,便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重建国家的情怀,他一直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重振宋朝河山。

陆游在29岁的时候参加了科举考试,获得了第一名,而此次恰巧秦桧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考试,秦桧本来是希望秦埙独占鳌头,却见陆游夺冠,十分恼火。

第二年,礼部组织复试,陆游又比秦埙成绩好。秦桧本来就对陆游夺冠一事心存不满,又加上陆游喜欢谈论收复中原,因而被秦桧大做文章,将其除名。

孝宗即位后,陆游被赐进士出身,三十四岁的陆游被任命为宁德县(今福建省宁德市)主簿。

面对国家内忧外患,陆游一次次上书力主北伐,直到四十八岁,才被主战的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为幕僚,在南郑(今陕西汉中)直接参与了战斗。

这是陆游一生中唯一一次亲临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

虽只有八个月,却成了他一生中最意兴风发的时期。此处距宋、金分界不远,山水壮阔,气象雄伟;军旅生活也扩大了他生活的视野,使他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诗篇。

后来,王炎被召回,陆游也撤回四川,细雨骑驴入剑门,战马出征的梦想就此破灭。

回到四川后的陆游,过起了诗酒唱和,这一期间也是他诗歌创作最活跃的时期,为纪念这一段生活,他便将诗作取名为《剑南诗稿》

由于北伐无望,陆游便过上了昏暗颓放的生活,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调任四川制置使,邀陆游作参议官。

二人因曾共事又是诗文之交,彼此不拘礼法,常饮酒唱和。

陆游因为北伐无望,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同僚说他“燕饮颓废”,不久再次被罢免,陆游不以为意,索性自号“放翁”,处世越发旷放洒脱。

随后的十余年,陆游因直言上谏,遭群臣几度弹劾,三进官场,四出山阴。

直到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宁宗年间,陆游编撰国史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相当于朝廷的顾问,得以享受省部级干部待遇返回故里养老。

此后,陆游一直呆在了山阴老家,并专心于对子女的教育工作,并写下了《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表达了年老的父亲对子女谆谆教诲及热切期盼之情。

而同时,陆游在闻知韩侂胄北伐后,他在78岁高龄的时候为韩侂胄撰写了《南园记》、《阅古泉记》等文,对北伐志向表示支持。

然而,韩侂胄的出兵很快以失败告终,这也是南宋的最后一次北伐。

韩侂胄北伐失败后,陆游悲愤成疾,于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时年85岁。临终前,他写下了开头的那首绝名诗《示儿》,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提起陆游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那就是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是一个江南才女,陆游在19岁的时候同唐婉结婚了,婚后两人生活非常美满,然而,结婚不到三年,唐婉就因为“不当母夫人意”,被逐出了陆家。

休妻后,陆游在陆母的安排下娶了王氏,唐琬则嫁给了赵士程,就这样两个人都各自开始了新的生活。

6年后,陆游和唐婉在沈园相遇,伤感之余,陆游在墙壁上写下了《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看到后悲伤不已,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此次相遇后不久,唐婉郁郁而终了。而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也给陆游留下了一辈子无法愈合的创伤,75岁时,陆游再游沈园,并做了《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八十四岁那年,自知时日无多,在人搀扶下他再游沈园,为沈园写下最后一首诗《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一次是陆游最后一次游沈园,次年陆游就去世了,而沈园也由此而久负盛名。

陆游一生共留下了9300多首诗是中国史上存诗量最多的诗人。他将满腔报国热情凝在笔端,化成一首首诗,每一首诗,都是他对国家统一的深情呼唤。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1942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大事(真实河南大饥荒的爆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杂谈

    1942年夏天至1943年春天,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东等地发生了大规模的大饥荒事件。由于河南地区最为严重,因此也被称为“1942河南大饥荒”,整个事件造成1200多万人受灾,死亡人数保守估计在300万左右。由于当时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畅,再加上地方上瞒报,并且很多人死在逃亡的路上,准确数字根本无

  • 负荆请罪出自哪本书和作者(负荆请罪故事的主人公)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在当今社会,“负荆请罪”一词多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然而,在古代能做到负荆请罪的人却寥寥无几,毕竟,这不仅仅是放下尊严和面子,更是考验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技巧。所谓的负荆请罪,字面意思就是:背着荆条去给人赔罪。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荆条?荆条是古代的一种刑具,是一根上面长满刺的棍子,每鞭打一次就会让

  • 76号是什么特务组织(简述四大特务机构之汪伪76号)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杂谈

    说到汉奸,在我国抗战的那段时间可是没少出现,要知道在后来的数据统计中,我国的伪军数量,竟然超过了当时在中国的日本人数量!这真是令人心痛。当然这些汉奸伪军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战斗力一般,毕竟他们是墙头草,遇上点困难就要退缩,就算是投降了日本人,也不会真的卖命。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可以说是汉奸中的极品,7

  • 宋氏三姐妹哪个长得最漂亮(民国宋氏三姐妹谁更美更好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杂谈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而人们也常说,美貌和智慧不可兼得,聪明的女子必然不漂亮,而美丽的女子脑袋也必定是空空如也,对于人们来说,到底美貌和智慧哪一个才是熊掌呢?01从历史角度来看,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人并非不是没有,在民国时期,就有上流

  • 1929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件(详细讲解29年的历史局势)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1月1日国民政府为整编全国军队,在南京召开国民革命军编遣会议。蒋、冯、阎、李矛盾加剧。1929年1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全国编遣会议,整编全国军队。蒋介石藉此消弱地方实力派,独揽军事大权。图为参加会议的全体委员。1月21日比利时同意中国政府收回天津比利时租界。1月14日湘赣军阀“会剿”井冈山。毛泽东

  • 刘邦手下大将排名(刘邦手下有哪些大将军谁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杂谈

    汉高祖刘邦及部将影视形象(鸿门宴传奇)排行榜第五位:大将英布(黥布)秦末汉初名将,起初随项梁、项羽起义征战,后受到汉朝游说,叛楚归汉,为楚将龙且所败。后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封为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韩彭被杀后,心生畏惧,起兵反叛,兵败被杀。虽被列为汉初三大名将之一,但因先叛项

  • 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原因(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杂谈

    提到鲁迅先生,你有没有被"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感。鲁迅二字就像一个顺口溜的开头,接下来便是"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真的是如噩梦一般久久不能忘怀,我觉得这段话必将伴随我的终生。我至今也无法理解背诵全文的意义,我能理解背诗、背词、背《出师表》,背元素周期表

  • 朝鲜三八线是什么意思(朝鲜战争中三八线是怎么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杂谈

    这几天有朋友问好,当初如果没有“三八线”,会不会有朝鲜战争,中国会不会出兵朝鲜?其实这些都是假设,“三作线”是美国弄的,战后即使没有这条分界线,半岛也被大国控制?严格来说,“三八线”实际上是二战的产物,是美国与苏联平分势力范围的一条线。那时冷战还没开始,但应该算冷战美苏博弈的第一块地区。那么“三八线

  • 历史上三国都是哪个三国(三国鼎立指的是哪三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杂谈

    在东汉末与两晋之间,曾有魏、蜀、吴三国鼎立,这是妇孺皆知的历史。而有趣的是,后世还广泛流传“天下三分,魏占其七”的说法。都“三国鼎立”了,还怎么能如此不均衡的“魏占其七”呢?一、“三国鼎立”的合理性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作者罗贯中写出了这样一个章节标题“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其中所谓的

  • 刘墉和和珅哪个官大(刘墉纪晓岚和珅三人谁官职大地位高)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在民间传说和影视剧当中,乾隆年间的三位大臣和珅、刘墉、纪晓岚那可谓是"相爱相杀"、针锋相对。有的作品当中,和珅代表贪污腐败、媚上欺下的反派,刘墉则替贫苦大众发声,时常戏耍和捉弄和珅。而在有的作品中,刘墉的角色则被纪晓岚代替,由后者接着和和珅斗智斗勇,并发展出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当然,影视剧和传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