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笈多王朝是印度哪个时期(笈多王朝被称为印度的黄金时代)

笈多王朝是印度哪个时期(笈多王朝被称为印度的黄金时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96 更新时间:2024/1/26 1:25:10

笈多帝国北印度霸权的建立(380年)

320年,旃陀罗·笈多一世在贵霜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历史上的第七个朝——笈多王朝(笈多帝国)。笈多帝国在建立之初就基本统一了恒河中下游流域。

337年,笈多帝国第二任君主海护王征服了恒河上游流域,彻底统一了北印度两大平原之一的恒河平原,并与当时统治另一大平原印度河平原及北印度中部的萨珊帝国属国西萨特拉普王国正式接壤。

380年,笈多帝国第三任君主超日王挥师西进,在乌贾因战役大败萨珊帝国属国西萨特拉普王国,进一步征服了其位于北印度中部的所有领土,并首次饮马拉伯海。

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笈多帝国就此瓦解取代了萨珊帝国的北印度霸权和陆上第一强国地位。


笈多帝国南印度霸权的建立与陆权的巅峰(385至405年)

在笈多帝国进攻西萨特拉普王国的同时,他也在南印度地区不断扩。当笈多帝国完成了对孟加拉湾西岸几乎所有地区的控制之后,他便与南印度最强大的国家伐迦陀迦王国正式接壤。

虽然伐迦陀迦王国早在笈多帝国建立之初就已经分裂为四部分,但是其中的补罗婆罗补罗-难提伐弹那王朝占据了绝大部分领地,因此也成为了伐迦陀迦王国的代表。

380年,也就是在笈多帝国夺取西萨特拉普王国北印度中部地区的同一年,他也从北方和东方两个方形成了对伐迦陀迦王国的战略包围。

然而当时的笈多帝国君主超日王并不想诉诸武力,而是安排其女儿波罗婆嚩底与当时的伐迦陀迦君主楼陀罗西那二世联姻。不久之后,波罗婆嚩底便生下了两位王子地婆诃罗西那和达牟陀罗西那。

385年,当伐迦陀迦君主楼陀罗西那二世逝世之后,由于两位王子地婆诃罗西那和达牟陀罗西那皆只有几岁,太后波罗婆嚩底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伐迦陀迦王国的摄政王。

笈多帝国君主超日王凭借着其女儿和两位先后继位的王孙的统治成为了伐迦陀迦王国实际上的太上皇,标志着笈多帝国就此取代了伐迦陀迦王国的南印度霸权。

与孔雀帝国一样,笈多帝国对南印度极南端的非印度人统治的泰米尔地区丝毫不感兴趣,并继续向北印度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西萨特拉普王国进军。

395年,笈多帝国大败西萨特拉普王国并夺取了其印度河下游流域。403年,笈多帝国再败西萨特拉普王国并夺取了其印度河上游流域,至此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对其建立了战略包围。

405年,笈多帝国君主超日王最终在坎萨巴里战役大败并灭亡了在印度河中游流域苟延残喘的萨珊帝国属国西萨特拉普王国,从而成为了南亚历史上第二个基本统一印度明的大帝国,达到了其版图和势力范围历史上的巅峰,同时也标志着萨珊帝国就此失去了其在南亚所有的势力范围。


笈多帝国陆权的瓦解(427至492年)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笈多帝国君主超日王的逝世和萨珊帝国君主巴赫拉姆五世的即位,两大帝国之间的实力天平开始逐渐出现倾斜。

427年,也就是在笈多帝国君主鸠摩罗笈多一世统治时期,笈多帝国在卡拉奇战役被萨珊帝国大败,进而失去了印度河下游流域,不仅标志着印度统一历史的再次中断,更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笈多帝国的陆上第一强国地位被萨珊帝国所夺回。

480年,随着笈多帝国属国伐迦陀迦王国的分崩离析,笈多帝国的南印度霸权也随之灰飞烟灭。

492年,已经大败萨珊帝国并夺取其东伊朗霸权的嚈哒汗国首次跨越开伯尔山口入侵南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笈多帝国的印度河中上游流域,标志着笈多帝国的北印度霸权就此瓦解。


结语:当笈多帝国君主觉护王在495年逝世之后,拉塔、耶输陀曼、巴努笈多、毗雅笈多和迦摩缕波等政权先后出现,曾经不可一世的笈多帝国开始分崩离析。

虽然笈多帝国在鸠摩罗笈多三世的统治下最终将嚈哒汗国赶出南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兴,但是依然没有解决国内割据政权林立的局面,帝国实际控制地区越来越小,最终被新崛起的戒日帝国彻底灭亡。

参考资料:

  • [佟嘉毓]《改变世界历史的100帝王》;

  • [钟澈]《54个历史时段的世界十大强国排名和评析》;

  • [钟澈]《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 ["布哈林"]《全球历史地图》;

  • ["布哈林"]《中国历史地图视频详细版》;

  • 《各世纪最强大的国家》;

  • 《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最强大的民族》;

  •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维基百科;

  • 百度百科、百度图片;

  • 影视:《波斯王子》。

  •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后世尊称孙思邈是药王吗(孙思邈为什么会被古代人称为药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杂谈

      “铁杆铜条耸碧霄千年不朽,铅烧汞炼点丹药一七回春”。镌刻在陕西耀县药王山药王庙大殿前铁旗杆上的这幅对联,盛情讴歌了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一生的伟大业绩。由此放眼望去,群峰突兀,古柏参天,风景优美。步入庙门,但见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碑石林立、翠树掩映、好不古朴幽雅。迎面一尊孙思邈泥塑彩像、温和端庄、栩栩

    • 拜占庭艺术是以什么为中心的(拜占庭艺术特点及代表作)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艺术史总是抬高文艺复兴,贬低中世纪,造成中世纪的艺术常常被一笔带过。中世纪的艺术,以表现宗教主题为主,程式化、平面化、没有依据透视法和解剖法。但是中世纪艺术也平淡天真、虔诚璀璨。拜占庭帝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培养了多样化和奢华的艺术,跨越古代与中世纪之间的时间,拜占庭艺术包含了一系列区域风格和影响,并开

    • 古罗马角斗士是什么年代(历史上的角斗士是干什么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杂谈

      20年前,著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影片《角斗士》(Gladiator)不仅在当时获得了4.57亿美元的高票房,还在2001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赢得11个提名,收获5座小金人。在这部讲述将军成为奴隶,奴隶化身角斗士,角斗士反抗皇帝的影片中,令人回味无穷的不仅是导演雷爷炉火纯青的叙事手法与投资巨甚的

    •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杂谈

      在世界历史上,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存在。它源出罗马帝国,却扎根于古希腊;它本是罗马正统,基督教正统(东正教),最终却在灭亡之后一分为三:地盘归异教徒的奥斯曼帝国,东正教被东欧斯拉夫人的俄罗斯帝国继承,而自身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却被西欧的日耳曼人所标榜。所以,拜占庭帝国究竟属于哪国的历史呢?或许

    • 北京明孝陵墓葬的是谁(日本人不挖南京明孝陵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杂谈

      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下的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其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园。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算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该陵墓耗时25年建造完成,这期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建筑宏伟,气势庞大。陵园内青松翠柏,郁郁葱葱,精致亭阁交相辉映,这样的设计风格,非常符合朱元璋的性

    • 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多少年时间(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在哪一年)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杂谈

      日本实际占领东北全境时间为14年,部分地区为40年。1905年,日军占领旅顺和奉天(今沈阳),并与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在我东北进行大规模厮杀。年底,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获得在我国东北南部之特权。1906年6月,日本成立了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大本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07年

    • 清明节是什么季节(清明节的时间以及传统节日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杂谈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清明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驽;三候,虹始见一候,桐始华;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二候,田鼠化为鹌;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

    • 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有存在证据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杂谈

      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来过中国?有没有见过忽必烈?目前看来,没有证据证明马可波罗做过这些事。原因如下:第一,元代所有历史记载中,从没有提到马可波罗。蒙古人建立元朝以后,就不再是游牧民族,开始系统记载历史。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说他曾经多次拜访元朝大汗忽必烈。1275年的夏天,23岁的马可波罗第一次拜见了忽必

    • 新加坡语言是什么语种(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和文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杂谈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关于抗疫的演讲,喝一次水换一次语言,一场讲话下来,用了三种新加坡官方语言,被网友戏称也想拥有喝口水就有换种语言的能力。新加坡作为华人占比75%以上的国家,许多人以为它的官方语言是中文,作为移民国家和多民族国家,其实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分别为:英语、中文、马来语、泰米尔语,其中英

    • 古代的桃符是什么意思(我国春节挂桃符有什么风俗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杂谈

      桃木剑、桃木如意、桃木挂件、寿桃酒、桃花茶……走进桃乡肥城的中国桃文化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桃文化展品充分诠释了何为“居不可无桃”。中国桃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春节自然也少不了和桃有关的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七绝《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