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2 更新时间:2024/1/17 0:06:20

在世界历史上,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存在。它源出罗马帝国,却扎根于古希腊;它本是罗马正统,基督教正统(东正教),最终却在灭亡之后一分为三:

地盘归异教徒的奥斯曼帝国,东正教被东欧斯拉夫人的俄罗斯帝国继承,而自身的古希腊古罗马化却被西欧的日耳曼人所标榜。

所以,拜占庭帝国究竟属于哪国的历史呢?或许,我们只能说它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曾经存在的一个文明体,最终在周边势力的不断打击下烟消云散,没有一个现代国家能够完全继承它。

拜占庭帝国历经12个朝,时间超过了一千年,虽然最终确实是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但其灭亡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衰亡史。

事实上,当奥斯曼帝国攻灭千年拜占庭之时,当年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已经只剩下君士坦丁堡一城和爱琴海的一些小岛了;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确实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可是奥斯曼帝国也只是临门一脚,而其版图的萎缩则经历了三大帝国的不断打击。

1、拜占庭帝国独特的地理位置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

公元395年,当年赫赫一时的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占据了帝国的东半部,首都君士坦丁堡,疆域包括现在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亚洲的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埃及、利比亚,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在查士丁尼大帝之时达到了巅峰,除了上述地区外,查士丁尼大帝通过战争将北非在利比亚以西的地区、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东南部并入了版图,之后又在公元554年击败法兰克王国,几乎重新将地中海变成帝国内湖。

自古霸业常起于边角,而拜占庭帝国是不具备这一条件的。它的北方是斯拉夫人,西部是日耳曼人,而东方则是老对手波斯人,而南部则是拉伯人。

如果我们将中东和欧洲看做我国的战国时代,那么拜占庭帝国的位置便犹如魏国——四战之地。

这一位置促成了拜占庭帝国的崛起,也埋下了日后被蚕食的命运。

2、阿拉伯帝国崛起

在拜占庭帝国的四大周边势力中,只有波斯人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而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都是当年文明世界眼中的蛮族。而当人类的古典文明结束之后,这些当年文明落后的民族逐渐开始崛起。

阿拉伯人,游牧于阿拉伯半岛。古代的游牧世界普遍位于农耕世界的北方,从我国的大兴安岭一直延伸至东欧草原,但阿拉伯人是一个例外,他们生活在农耕世界的南方,生活在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夹缝之中。

罗马与波斯之争,代表的是欧洲和中东两大区域在东地中海地区的争夺,但这两大帝国均不是最终的胜利者,人类历史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不断上演。

  • 公元635年,阿拉伯帝国的大军北上,同时对拜占庭帝国和波斯萨珊帝国展开了进攻。

  • 这一年,被称为“安拉之剑”的哈立德·伊本·韦立德进入叙利亚,并在耶尔穆克河畔一举歼灭了拜占庭5万大军,占领了大马士革。

  • 公元637年,阿拉伯帝国征服了今天的伊拉克地区,并由此东攻入萨珊波斯。

  • 公元638年,三教圣地耶路撒被纳入了阿拉伯帝国版图。

  • 公元640年,阿拉伯人攻入埃及,并在两年后彻底征服了埃及地区。

  • 至此,拜占庭帝国在非洲和亚洲两河流域的领土全部被阿拉伯帝国攻占,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只剩下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

    当然,与萨珊波斯相比,拜占庭帝国还是幸运的,因为在公元651年整个波斯全部纳入了阿拉伯帝国的版图。

    3、塞尔柱帝国~突厥人来了

    阿拉伯帝国和大唐帝国几乎同时崛起,唐灭突厥、阿拉伯灭波斯,两大帝国从东西两个方向划分了整个亚洲的政治版图。

    但随着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衰落,突厥人和波斯人开始在中亚融合,并以伊斯兰化的突厥人的形象影响了整个中亚和西亚,塞尔柱帝国便是典型的代表。

    公元1055年,突厥乌古斯部落的图格鲁克伯克(塞尔柱的孙子)攻入巴格达,取代波斯人掌控了阿拉伯帝国的朝政。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封其为“苏丹”,号“东方和西方之王”,这便是塞尔柱帝国。

    公元1071年,塞尔柱的重孙艾勒卜·艾尔斯兰攻入小亚细亚,应战的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罗曼努斯四世,史称曼齐刻尔特之战。

    这一战,是欧洲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战役之一。此战,拜占庭帝国大败,帝国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被俘,拜占庭帝国失去了帝国的核心领土小亚细亚,只剩下了巴尔干部半岛,成为一个完全的欧洲国家。

    以此为标志,欧洲也永远地失去了小亚细亚,这一原本属于希腊文明范围的地区完全伊斯兰化。

    4、西欧人的十字军东征

    只拥有巴尔干半岛的拜占庭帝国,其实在欧洲其实还是算一个大国的。然而,随后同为基督教徒的西欧人又在拜占庭帝国背后捅了一刀,这便是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的缘起,原本是拜占庭帝国在曼齐刻尔特之战后为了对抗塞尔柱帝国而号召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世界展开“圣战”,但最终却几乎毁灭了自己。

    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远比西欧要富庶。从工业1096年开始,西欧的封建主们便多次在十字军的旗帜下对中东进行东征,但败多胜少。

    之后,打不过穆斯林的西欧封建主们开始对拜占庭帝国的财富垂涎欲滴,这便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间是公元1202年。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由法国和意大利的封建主组成。公元1204年,十字军放弃原本攻打埃及的目标,转而攻陷了拜占庭帝国的国都君士坦丁堡,并在拜占庭帝国的领土上按照西欧的模式建立了一个罗马尼亚帝国。

    由于希腊人称西欧人为拉丁人,所以这一帝国又被称为拉丁帝国,首都依然是君士坦丁堡。

    至此,拜占庭帝国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而从君士坦丁堡出逃的拜占廷贵族则建立了三个拜占廷流亡政权,即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特拉布松帝国和尼西亚帝国。

    半个世纪之后,公元1261年,尼西亚帝国皇帝迈克尔八世偷袭君士坦丁堡,驱逐了“拉丁人”,拜占庭帝国复国成功。但此时的拜占庭帝国已经空有帝国之名,而无帝国之实了,只剩下了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地盘。

    之后,拜占庭帝国又苟延残喘了近200年,并在公元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所灭。

    因此,对于千年拜占庭帝国而言,奥斯曼帝国确实是一剑封喉者,但其国土的丢失和帝国的衰落则是阿拉伯帝国、塞尔柱帝国、西欧人长时期蚕食的结果。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确实是一个标志,也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界结束的标志,但其灭亡的影响力或许被大大地夸大了。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北京明孝陵墓葬的是谁(日本人不挖南京明孝陵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杂谈

      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下的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其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园。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算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该陵墓耗时25年建造完成,这期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建筑宏伟,气势庞大。陵园内青松翠柏,郁郁葱葱,精致亭阁交相辉映,这样的设计风格,非常符合朱元璋的性

    • 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多少年时间(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在哪一年)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杂谈

      日本实际占领东北全境时间为14年,部分地区为40年。1905年,日军占领旅顺和奉天(今沈阳),并与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在我东北进行大规模厮杀。年底,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获得在我国东北南部之特权。1906年6月,日本成立了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大本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07年

    • 清明节是什么季节(清明节的时间以及传统节日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杂谈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清明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驽;三候,虹始见一候,桐始华;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二候,田鼠化为鹌;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

    • 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有存在证据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杂谈

      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来过中国?有没有见过忽必烈?目前看来,没有证据证明马可波罗做过这些事。原因如下:第一,元代所有历史记载中,从没有提到马可波罗。蒙古人建立元朝以后,就不再是游牧民族,开始系统记载历史。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说他曾经多次拜访元朝大汗忽必烈。1275年的夏天,23岁的马可波罗第一次拜见了忽必

    • 新加坡语言是什么语种(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和文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杂谈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关于抗疫的演讲,喝一次水换一次语言,一场讲话下来,用了三种新加坡官方语言,被网友戏称也想拥有喝口水就有换种语言的能力。新加坡作为华人占比75%以上的国家,许多人以为它的官方语言是中文,作为移民国家和多民族国家,其实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分别为:英语、中文、马来语、泰米尔语,其中英

    • 古代的桃符是什么意思(我国春节挂桃符有什么风俗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杂谈

      桃木剑、桃木如意、桃木挂件、寿桃酒、桃花茶……走进桃乡肥城的中国桃文化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桃文化展品充分诠释了何为“居不可无桃”。中国桃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春节自然也少不了和桃有关的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七绝《元日》

    • 传统节日清明节吃什么东西(中国清明节6种传统特色食物)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杂谈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今年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清明假期你都怎么过呢?有空多回家陪陪家人和父母。清明节的到来天气也一天天变热,夏天的脚步也不远了,过清明你们当地都有哪些习俗和饮食习惯呢。清明节有一些清明美食是不可错过的,除了大家都比较常见的青团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清明美食也是不可错过的。清明节,这6种

    • 唐僧的原名叫什么(西游记唐僧原型的真名以及身世)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杂谈

      关于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故事,很多小伙伴都是从小看到大的,对很多情节几乎都能如数家珍。86版的《西游记》更是被不少观众奉为经典神作,无可超越。后续有不少影视剧故事都是根据《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改编而来,有人超越经典,也有人创新出新的故事,当然,更多的还是一部有一部的扑街被人遗忘的故事。但是在一次又一次

    • 张良博浪沙刺秦是什么时候(博浪沙刺秦是谁的谋划)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杂谈

      秦始皇统一六国,造成了很多小国家的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所以很多人都恨秦始皇,他们为了能报国仇家恨,此时就涌现了一些刺杀秦始皇的勇士。比如历史上最有名的荆轲刺秦王,其实刺杀秦始皇的人物不止荆轲一人,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博浪沙刺秦皇。”张良,字子房,韩国贵族世家,家族身份

    • 马踏飞燕的典故发生在哪里(马踏飞燕的内容来历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杂谈

      马踏飞燕,是甘肃武威雷公台出土的文物珍品,造型独特,气魄非凡。交织起奔腾的四蹄,在天上踏住了轻盈的燕子,人间的大胆奇想。出土的岂仅是一匹天马?古代的武威地处河西走廊,汉初名为凉州。霍去病率汉军在这里击败匈奴后,朝廷将此地改为现名,以表彰其武功军威,并设郡治,与敦煌、酒泉、张掖并称“河西四郡”。很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