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此词用典较多,却不显含混难懂

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此词用典较多,却不显含混难懂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66 更新时间:2024/2/28 17:06:12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学家、历史学家。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等作品传世。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元好问的《水调歌头·赋三门津》,一起来看看吧!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金朝〕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这首词与同词牌的《水调歌头·游龙门》相似,都是写游览河山,抒发情怀之作。此词气势更足,景观更奇。三门津是黄河中十分险要的地段,河面分人门、鬼门、神门,水湍浪急,仅容一船通过。中有砥柱,即被称为中流砥柱的砥柱山。三门峡所在山奇水急,呈现一幅波浪马远静听松风图奔涌,气势磅砣的景象。

上片写黄河的气势,写中流砥柱悠闲。“黄河九天上”后两句,写黄河之长、黄河之险。“黄河九天上”似与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意境相同。而“下鬼瞰重关”则写明黄河之险,人鬼难过。“长风”后五句,以粗线条勾勒出黄河怒浪滔天,浪花四射的逼人气势。又以吕梁悬水千仞和钱塘八月怒潮形象具体地描绘出黄河水浪之高,高过山仞,水浪之急,可比钱塘怒潮。高险,壮观,形神俱备。“万象”后两句,更塑造尽管黄河水大浪急,但仍旧在砥柱山面前变得渺小。“一峰闲”侧面烘托了砥柱山傲风浪,挺天地的伟姿,也暗示出作者不惧艰险,乐观豁达的气质和不凡抱负。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下片更是以古典旧事,表达了词人昂扬奋发积极上的斗志。“仰宛巢”三句,反用苏轼《后赤壁赋》“攀栖鹃之危巢”句意,写砥柱山之高峻艰险。“人间”后二句,又用《左传》中“神奸”之典。传说中夏禹将百物之形铸于鼎上,“使民知神、奸”,由此辨神仙和奸佞的模样。这样的险处有何用呢?原来是考验人的地方。“不用”后三句又用二典,一是东晋温峤在朱渚矶下“燃犀”看水下美景。二是写春秋楚国勇士佽飞仗剑入江杀两蛟的故事。以上几个方面,把黄河三门峡的险、恶写得活灵活现。结尾两句“唤取”等,引用李白塑造的骑鲸客的形象,表现词人那不可抑制的豪情壮志。

此词用典较多,也不显含混难懂,典典都扣中主题。从谋篇布局来说,也上下呼应,环环相扣,气势作足。故叶燮《原诗》中称曰:“舒写胸臆,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

更多文章

  •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纵观全词可谓结构细密,层次分明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陆游的《鹊桥仙·夜

  • 古代文人墨客是如何描述荷花的?蕴含怎样的深意?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荷花,诗作

    历朝历代有不少关于荷花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荷新雨后,绿叶翠如烟。走近鸡龙河,空气里氤氲着一湾荷花的馨香,沁人心脾,弥漫魂魄。正应和了一联古诗:“未入莲花国,先闻水面香”(清·杨二酉《大寺荷风》)。确切地说荷香分花香与叶香。风拂荷影,花香淡雅;青袭翠绿,叶香清

  • 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不着“情”字,而哀怨之意毕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朱彝尊(公元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字锡鬯(chàng),号竹垞(chá),又号醧(yù)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朱彝尊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南朱

  • 曹组《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这首词写静境极有韵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组,《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彦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存词36首。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那

  • 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词虽较短,却富有很深的意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陆游的《南乡子·归

  • 王建所作的《精卫词》,流露出作者无限悲悯的博大情怀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建,唐代

    王建,字仲初,中唐时期官员、诗人,生于768年,逝于835年,其一生正好贯穿整个中唐。擅于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集中形象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建所作的《精卫词》吧。精卫词王建 〔唐代〕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

  • 王建《海人谣》,揭示了在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下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建,唐代

    王建,字仲初,中唐时期官员、诗人,生于768年,逝于835年,其一生正好贯穿整个中唐。擅于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集中形象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建所作的《海人谣》吧。海人谣王建 〔唐代〕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恶波横天山塞路,未

  • 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词人写得纡徐顿挫,舒卷自如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点绛唇·试灯夜初晴》,一起来看看吧!点绛唇·试

  • 张曙《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全词写得真切、自然、哀婉动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曙,《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张曙,小字阿灰,是南阳(今属河南)人,是侍郎张祎之从子。(一说侄)。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官至拾遗。 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颇为乡里所重。词传一首,或疑张泌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曙的《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张曙 〔唐代〕枕障薰炉隔绣帷,

  • 周密《四字令·拟花间》:写了闺中女子思人不见人的无可奈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密,《四字令·拟花间》

    周密 (1232年—1298年或1308年),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祖籍济南,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词人、文学家、书画鉴赏家。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