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杜审言《赠苏绾书记》:表现出了诗人高妙的抒情技巧

杜审言《赠苏绾书记》:表现出了诗人高妙的抒情技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95 更新时间:2023/12/25 8:25:24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杜审言的《赠苏绾书记》,一起来看看吧!

赠苏绾书记

杜审言〔唐代〕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诗的开头,不写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却从赞美对方的风度和才华起笔。曹丕《与吴质书》说:“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又,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也有:“书记既翩翩,赋歌能妙绝。”诗的第一句即化用这些意思来形容苏绾其人——潇洒自得,文采出众。文士相交,惺惺相惜,相互间自必有许多值得倾慕和书写之处,但诗中只突出“书记翩翩”这一点,这是由诗的主题决定的。因为苏绾此时正要去北疆担任节度使府的掌书记。友人是入军府任职,因此也可称为从戎。诗的第二句并不承上而作平叙,而是出人意料地设问。这一问乍看很突然,而且没有回答,似乎不着边际。其实这里诗人故意使用了先答后问的曲笔,答案其实就是头一句。正因为苏绾书记翩翩,才被元帅聘为书记。这样的写法更突出了友人的风度与才干,而诗人对友人的的倾慕与留恋就蕴含其间,不言而喻了。诗的第三、四句婉转抒情,道出惜别之意,希望友人在边庭不要逗留太久,而要早作归计。但诗人不从行者方面着笔,而反从居者方面着笔;并非从正面写离情,而是从对面来映衬,同时在从居者着笔时又不直接从诗人自己着笔,而是从友人最亲近的人——他的妻子那一方着笔。这是一联自然流动的对仗,它以燕支山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以红粉楼代指友人妻子,从设想红粉佳人计日而待丈夫的归期,委婉而又风趣地劝说友人切勿留恋边庭,应尽早归家团聚,表面上说妻子不忍分离,实则含蓄地表达诗人自己盼友人早归。这就是不落俗套,不露痕迹,将前人反复吟咏过的离情别绪刻画得十分生动而细腻,表现出诗人高妙的抒情技巧。

清人袁枚《续诗品·取经》要求作诗“揉直使曲,叠单使复”,以避免使读者“一览而竟,倦心齐生”。此诗之贵即在于“曲”,不过短短四句,却意婉而情深,富有含蓄之美。诗的主旨是送别,在古典诗歌中是一种平常的的题材,若泛泛设辞,平平而起,直率地抒写送行时的留恋和盼望之情,会显得毫无韵致,令人倦厌。诗人不愧写情高手,他刻意求新,以复笔与巧笔绘出优美深远的抒情境界。

更多文章

  • 杜审言《登襄阳城》:怀古之慨隐寓景里,思归之情深蕴境中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审言,《登襄阳城》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杜审言

  • 冯延巳《虞美人·春山拂拂横秋水》:以回忆美好的爱情生活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冯延巳,《虞美人·春山拂拂横秋水》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頵之长子。其先彭城人,唐末避乱南渡,其祖父迁居于歙州(新安)休宁冯村(今安徽省休宁县冯村)。其父令頵追随南唐烈祖李昪,南唐建国后出任吏部尚书,安家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史书称其为广陵人。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

  • 冯延巳《蝶恋花·窗外寒鸡天欲曙》:写闺中少妇思念的痛苦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冯延巳,《蝶恋花·窗外寒鸡天欲曙》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頵之长子。其先彭城人,唐末避乱南渡,其祖父迁居于歙州(新安)休宁冯村(今安徽省休宁县冯村)。其父令頵追随南唐烈祖李昪,南唐建国后出任吏部尚书,安家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史书称其为广陵人。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

  • 曹邺所作的《送进士下第归南海》,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邺,唐代

    曹邺,字邺之,晚唐时期官员、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他的诗作多是抒发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少数是讽刺时政,也有一些山水佳篇。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曹邺所作的《送进士下第归南海》吧。送进士下第归南海曹邺 〔唐代〕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雪

  • 柳中庸所作的《征怨》,表现了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柳中庸,唐代

    柳中庸,名淡,字中庸,唐朝时期边塞诗人,与卢纶、李端等人为师友,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柳中庸所作的《征怨》吧。征怨柳中庸 〔唐代〕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译文及注释译文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

  • 孙光宪《菩萨蛮·青岩碧洞经朝雨》:这首词着重写风土人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孙光宪,《菩萨蛮·青岩碧洞经朝雨》

    孙光宪(901-968年),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省仁寿县向家乡贵坪村)。五代至北宋大臣、文学家。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有《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词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

  • 孙光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此词写闺人春思之情景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孙光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孙光宪(901-968年),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省仁寿县向家乡贵坪村)。五代至北宋大臣、文学家。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有《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词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

  • 李珣《南乡子·相见处》:这首小令摹写传神,感情纯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珣,《南乡子·相见处》

    李珣(855?-930?),晚唐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李珣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

  • 李珣《酒泉子·雨渍花零》:这首词着重写别后愁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珣,《酒泉子·雨渍花零》

    李珣(855?-930?),晚唐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李珣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

  • 毛文锡《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其境界缥缈,情意深邃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毛文锡,《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毛文锡,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五代前蜀后蜀时期大臣、词人。毛文锡著有《前蜀纪事》2卷,《茶谱》1卷。词今存3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其事迹见《十国春秋·前蜀》。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毛文锡的《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一起来看看吧!巫山一段云·雨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