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51 更新时间:2023/12/20 16:39:56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 〔唐代〕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弃 一作: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多年沦落的生涯,谁知竟得到天子的厚恩。世间万事我都已参破,只想学醉饮狂歌的古人。

江上的月色分外清明,胡雁从夜空飞掠而过。秋风吹起,淮南已树木凋尽,楚地山头的落叶想必更多。

且喜暂时可以寄身的地方,在那沧海近旁。对着明镜来回照影,萧萧白发徒然地令人心伤。

如今你们同我都已经老去,都一样是这般步履龙钟。你们还叮嘱我要留意风波险恶,真叫我深深惭愧无限感动。

注释

江州:今江西九江市。

薛六、柳八:名未详。六、八,是他们的排行。

员外:员外郎的简称。原指正额的成员以外郎官,为中央各司次官。

生涯:犹生计。

优诏:优厚待遇的诏书。根据上下文,此当为反语。

醉歌:醉饮歌唱。

胡雁:指从北方来的雁。

“淮南”句:江州在淮南,其地又在古代楚国境。楚山多,木叶零落,所见之山也多了。

沧洲:滨海的地方,也用以指隐士居处。

顾:回看。

无如:无奈。

龙钟:指老态迟钝貌。

老:一作“弃”。

遣:使,这里是叮咛之意。

慎风波:慎于宦海风波。

赏析

失州入幕,年岁已垂垂老矣;虽然寄身有地,但心情不能不是感伤多于慰藉。这首诗即写这种帐触之情。

首联写诗人奉诏内移沿海的感受。起句字面上称美皇恩浩荡,实际止用春秋笔法,以微言而寄讽意。诗人曾被贬南巴,此次奉诏内移,也是一种贬谪,只不过是由极远的南巴内移到较近的近海之睦州罢了。所以“承优诏”云云,实是反说,愤激不平才是其真意。对句则由止句之婉讽陡然转为无可奈何的一声浩叹,是真情的淋漓尽致的倾吐,也将上句隐含的讽意明朗化了。醉歌,它常常是作为古之文人浇愁遣愤的一种方式。刘长卿两次被贬在其心灵上留下创伤,借“醉歌”以排遣,已属无奈,前面冠以“空知”二字,则更进一层透出诗人徒知如此的深沉感慨,这就将苦清暗暗向深推进了一步。首联二句已点出诗人情绪,次联则以江州景色而染之,诗脉顺势而下。

颔联所写即眼前之景——江水、明月、北雁、落木、楚山,渲染清秋气氛,借以抒写宦海浮沉的深沉感慨。浩荡江水,凄清明月,一群北来南去的大雁掠空而过;江州一带万木凋零,落叶飒飒,原先被树木遮蔽的古楚地的山岭突然裸露出来,似乎比往日增加了许多。二句写景,一天上,一地下,一写水,一写山,一近一远,一动一静,上下俯抑,参差交互,成就了二幅水天空寂、江山寥落的江州秋色图。而作者的真正用意则在于通过这貌似孤立的景物画面,来抒写孤寂凄凉的心境和贬谪天涯的感恨。北雁南飞,暗寓诗人迁播;落术飒飒,隐含诗人晚景萧条,且与尾联“老”字遥相呼应;楚山之多亦正好反衬出作者的一己之微。所以,此联妙在以景传情,情从景出,情景相为珀芥,二者互藏其宅。

颈联的感喟即由此种氛围中生发。“寄身且喜沧洲近”,努力想从萧瑟感中振起,但下句“顾影无如白发多”又跌落到感伤中。这一联的脉理很细腻,寄身沧洲,自然是从上联将往淮南引起的悬想,而“沧洲近”,就离自己北国的家乡更远了,其意又隐隐上应领联上句的“胡雁过”。“沧洲近”又有悬想此后得遂闲适初志之意,但忽见明镜里,白发已多多,“白发”又隐隐与颔联下句萧瑟的“楚山多”在意象上相呼应。生涯如同一年将尽的深秋,遥远的故乡更回归无日,因此这“喜”只能是“且”喜,而白发缘愁长,却是“无如”其“何”的严酷的现实。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以感愧友人情谊作结,并隐隐透出前路上尚有风波之险。在关合诗题“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的同时,以“慎风波”暗暗反挑首联的“生涯”、“世事”之叹。分别之际,诗人感愧万端地说:如今我和你们都已老态龙钟,多亏二位旧识还叮嘱我警惕旅途风波。在此之前,刘长卿因“刚而犯上”被贬到遥远的南巴,此次奉诏内移,薛柳二人担心他再次得罪皇帝,故有“慎风波”之劝。对此,诗人深深地为之感愧。“风波”一词,语意双关,既指江上风波,又暗指宦海风波。这样一结,既写出了薛柳二人对诗人的殷殷叮嘱之情,又传出了诗人感愧友人的神态。

综观全诗,或委婉托讽,或直抒胸臆,或借景言情,运用多种笔墨,向友人倾诉了因犯上而遭贬滴的痛苦情怀。语言看似质实,却不乏风流文采。前人评对长卿七言律诗云:“工绝秀绝。”当不为溢美之词。

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李希烈叛军占据随州,失州而流落江州(今江西九江),后应辟入淮南节度使幕。行前先有五律《江州留别薛六柳八又二员外》,故这首诗题作“重别”。一说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三载(758),时诗人贬南巴尉,中间曾移往洪州暂住,路过江州时作。

标签: 刘长卿唐朝

更多文章

  • 北宋词人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原文、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年游·并刀如水周邦彦 〔宋代〕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译文及注释译文并州产的剪刀非常锋利,吴地产的盐粒洁白如雪,女子

  • 北宋词人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原文、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六丑·蔷薇谢后作周邦彦 〔宋代〕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

  • 北宋词人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原文、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花犯·小石梅花周邦彦 〔宋代〕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

  • 北宋词人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 〔宋代〕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

  • 魏晋文学家陆机《梁甫吟》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机,魏晋

    陆机《梁甫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梁甫吟陆机 〔魏晋〕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

  • 魏晋文学家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二首·其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机,魏晋

    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二首·其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赴洛道中作诗二首·其一陆机 〔魏晋〕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纡余,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触物感,

  • 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王之涣,唐朝

    王之涣《登鹳雀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登鹳雀楼王之涣 〔唐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及注释译文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注释鹳(guàn)雀(què)楼:

  • 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王之涣,唐朝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 〔唐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及注释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

  • 唐朝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原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李泌,唐朝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李泌 〔唐代〕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注释1、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号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太虚真人,秦汉传

  • 唐朝诗人贾岛《寻隐者不遇》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贾岛,唐朝

    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贾岛 〔唐代〕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译文及注释译文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注释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