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道玄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道玄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40 更新时间:2024/2/7 16:54:56

李道玄是追封河南王李贽之子,唐朝时期的宗室与大臣。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在演义小说当中,李元霸是一个堪称战力天花板的角色。而且,如果李元霸真有演义小说里描述得那么厉害,那他不光是在隋唐演义里面天下无敌,拿到其他任何时代,都是当之无愧的战力天花板。

演义小说中的李元霸,号称隋唐第一猛将,传说是金翅大鹏雕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四明山一战,一人击败十八路反王230万大军。扬州“反王夺魁大会”时,杀天下第六好汉伍天锡。紫金山一战,杀宇文成都,匹马双锤面对185万军队。

最后,李元霸已经做到了天下无敌,而后举锤骂天,被天上的神仙用雷劈死了,这才结束了他的一生。

然而在正史上,这样的李元霸,肯定是不存在的。要是真有人能一个人打230万大军,那这个人估计可以把奥特曼按在地上摩擦。

历史上真实的李元霸,其实叫李玄霸,他是李渊的三儿子。据史学家分析,他很有可能和李世民是双胞胎。不过,这个李玄霸可不是什么无敌猛将,而是是个病秧子,自小体弱多病,在16岁的时候就死了,当时李渊还没起兵造反呢!后来到了清朝的时候,因为康熙皇帝叫玄烨,为了避讳这个玄字,所以演义小说里的李玄霸,也变成了李元霸。

不过,要说这个李玄霸是演义小说中的原型,其实也不全对。演义小说里的李元霸,身份和名字确实是取材于李渊的这个三儿子。但他的经历,其实是取自于另外一个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人,其实才是李元霸真正的原型。

这个人,名叫李道玄。

李道玄,李家宗室成员之一,从关系上来说,他得管李渊叫一声堂叔。当年李渊的爷爷,李家真正奠基人李虎,一共有八个儿子。这其中,老三就是李渊他爹,老五就是这个李道玄的爷爷。

李道玄生于公元604年,这一年,正是杨广登基那一年。当时的李家内部,因为李渊继承了他们家唐国公的那个爵位,所以李渊那一支相当于是嫡系,而李道玄他们家这一支,则相当于是支脉。既然是支脉,待遇自然要稍逊色一些。李道玄他爷爷,干了一辈子,最后干到了夏州总管的位置。而李道玄他爹,一辈子压根就没做过官,一直躺在祖宗留下的功劳簿上吃老本。

随着李道玄逐渐长大,最开始的时候,日子还算不错。但随着他进入少年时代后,因为杨广一通乱搞,隋朝越来越乱,逐渐开始崩溃。后来,到了大业十三年,李道玄的堂叔李渊,在山西太原起兵,几个月后一路攻破长安,入主关中。李道玄作为李家宗室,自然也得到了重用。李渊登基之后,李道玄被封为淮阳王,升任右千牛卫大将军。

这一年,李道玄刚刚15岁。

李道玄被封王这件事告诉我们,有个厉害的亲戚,真的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如果没有李渊造反,以李道玄他们家的能力,估计李道玄出生入死一辈子,也未必能做到这个位置。但正因为自己的堂叔当了皇帝,一个在现代估计连初中都还没毕业的小屁孩,一跃成了唐军内部真正的高级将领。

这种事情,上哪说理去呢?

当然,正所谓高收益就有高风险。在享受加官进爵所带来的荣耀时,李道玄也需要亲自去带兵打仗。一年多以后,已经年满16周岁的李道玄,被李渊派到了李世民麾下。当时李世民正在山西对付刘武周,结果就是在这期间,当时稚气未脱的李道玄,便给了李世民一个大惊喜。

征讨山西期间,李世民最头疼的,就是刘武周麾下的大将宋金刚。这个宋金刚出身底层,以前干过农民军,后来被刘武周招揽为大将。宋金刚本人还是很有本事的,至少在李世民之前,山西这边的唐军将领,都被他打到溃败。

后来李世民赶到山西之后,先是在柏壁一带和宋金刚展开对峙。双方对峙数月之后,李世民耗光了宋金刚的补给,等到宋金刚这边士气衰落后,李世民再率军进攻,很快就将宋金刚正面击溃。接下来,宋金刚一路逃往介休一带,想要凭借介休城的坚固城防,再次挡住李世民。

结果,就是在介休一战当中,李道玄一战成名了。

在介休一战当中,宋金刚据城坚守,妄图以此挡住李世民进攻的步伐。李世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当即让麾下大军全力攻城。在攻城的过程当中,当时只有17岁的李道玄,始终冲在最前方,第一个冲入敌阵!

战后,当李世民知道这件事之后,李世民也有点懵了。

要知道,自打李家起兵开始,李渊一直对外姓将军不太信任,更喜欢用李家自己家的人。而那些李家宗室,倒也没太让李渊失望。尤其是李世民,更是堪称战无不胜。但不管是哪一个领兵的李家宗室,都从来没有过这种亲自冲在第一线的先例。

那些李家宗室也不傻,他们很清楚,自己是领兵将领。开战之前,作为主将可能会去前面露一面,胆大的可能还会去和敌军将领来个亲密接触。但只要正式开战,双方大军混战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没有哪个领兵的将军,会真正冲在第一线厮杀,因为这无异于是在作死。

所以,当时的李道玄,也算是开了一个先例。身为李家宗室,却依然冲锋在第一线,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战后,李世民对李道玄进行了重赏,同时还在全军宣传李道玄的英勇战斗事迹,让李道玄成了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

这一下,李道玄一战就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不过,如果联系李道玄的家世和个人经历,我们也可以得到另外一个猜测:李道玄之所以会真的冲锋在前,估计也是家里大人没告诉过他的缘故。毕竟,李道玄的爷爷很早就死了,他爹又从来没当过官,更没上过战场。而他的那位皇帝堂叔,估计每次见面也都是鼓励他努力杀敌,不要给李家丢脸之类的。所以,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很容易就被煽动起来情绪,信以为真了。

当然,就算这些都是意外,但李道玄本人的勇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在介休城外的那场大战当中,刘武周麾下的士兵,不会顾忌他的王爷身份,更不会因为他是李家人就对他心慈手软。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并且立下赫赫战功,这足以说明,李道玄本人确实是很能打。

打败了刘武周之后,接下来,李道玄又跟着李世民去征讨洛阳的王世充,在虎牢关阻击窦建德。在这个过程当中,李道玄扮演了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角色。演义小说当中李元霸的很多经历,也是取材于这里。尤其是阻击窦建德期间,在最后的决战当中,李世民亲率轻骑,引诱窦建德追击,然后让李道玄在路边埋伏,最后一举拿下了窦建德。

身为李家宗室,同时个人战力又极强,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几层光环加在一起,让当时只有18岁的李道玄,一跃成了李唐宗室当中,最核心的几个大将之一。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是这个身份,最后害死了李道玄。

洛阳之战结束后,李道玄升任洛州总管。整个洛阳地区,都归李道玄负责。在此同时,李世民则是率兵返回长安,被封为天策上将。但就在这一战之后不久,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就在此起兵作乱。刘黑闼起兵之后,因为有着山东士族的支持,导致刘黑闼迅速横扫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逼得李渊不得不再次派出李世民前去镇压。

李世民这次征讨刘黑闼,果然也不负众望,经过几个月的大战之后,击溃了刘黑闼的主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李道玄一直呆在洛阳这边,担任洛州刺史,所以并未参战。然而大战结束之后,李世民击溃了刘黑闼主力,平定了山东,但是却并没有干掉刘黑闼,反倒是让刘黑闼逃走,最后逃往了突厥。

此战之后,李世民再次撤兵。但就在李世民撤军之后,刘黑闼很快就带着突厥的援兵,二次归来,而后很快占领了大量地盘,再次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

面对再次来袭的刘黑闼,李渊却打死都不敢再派李世民上场。因为经过过去几年的战斗后,李世民已经建立了太多的军功,严重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如果再让李世民领兵,问题会更大!但问题是,除了李世民之外,还能派谁去更合适呢?

就在这个时候,李渊想到了当时正驻守在洛阳一带的李道玄。

对于李渊来说,李道玄既是宗室,之前又跟随李世民一起征战,有带兵的经验。虽然年轻,但只要给他派一个老成持重的副手,问题也不大。这样的组合,再加上刘黑闼之前已经战败过一次,而且李渊这边再多派一些军队,估计应该也就能解决刘黑闼了。

正是本着这样的打算,李渊很快下令,让李道玄担任河北道行军总管,同时让老将史万宝做他的副手。史万宝资历很深,在李渊刚刚起兵的时候,就曾追随其他李家宗室,在关中这边纠集起了一支队伍,响应李渊。所以在李渊看来,有史万宝帮忙,李道玄应该很快就能解决刘黑闼才对。

但李渊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他的这个错误命令,导致了接下来唐军前线的溃败。

李道玄领兵抵达前线后,很快就和刘黑闼的主力相遇。与此同时,其他几个方向的唐军主力,也开始对刘黑闼进行合围。但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

两军相遇之后,史万宝仗着自己的资历老,根本不听李道玄的调遣。更要命的是,之前李渊派史万宝过来的时候,确实也曾告诉过他,李道玄比较年轻,军队调度可以由他来负责。而李道玄这边,自认为是唐军主将,唐军应该完全由他来调遣。

所以,战斗开始出现之后,当两位主将的意见不同,而且分别行事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李道玄这边,之前一直跟着李世民打仗,习惯了身先士卒。而且李道玄也经常见到李世民冲在前线,认为仗就应该这样打。他学会了李世民的冲锋在前,却没学会李世民的兵法韬略。所以,开战之后,李道玄下令,要让全军直接发起总攻,不用玩任何策略。

在李道玄下令之后,史万宝却下达了截然相反的命令。史万宝认为,李道玄这样冒失进攻,是最愚蠢的选择。所以他下令,大部分唐军坚守不出,让李道玄率领本部人马去做诱饵。一旦李道玄输了,刘黑闼肯定会继续追击,到时候唐军再以逸待劳,克敌制胜。

不得不说,领兵的这两位唐军主帅,真的都很蠢。一个不讲任何韬略,另一个敢把主帅放出去当诱饵。其实以唐军当时的整体实力,如果真的来一次全军冲锋的话,说不定还有赢的机会。但正是因为史万宝的坚守不出,导致了李道玄带人孤军深入后,很快就身陷重围,最后被围攻致死。而李道玄战死后,史万宝原本还想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抵抗。可唐军这边,眼见主帅都已经阵亡了,哪还有抵抗的念头?等到刘黑闼大军来袭之后,很快就正面击溃了唐军。

就这样,原本唐军已经布置好的包围圈,彻底被刘黑闼打破。而李道玄这位唐初宗室猛将,生命也永远定格在这一刻,终年仅仅只有19岁。

演义小说里的李元霸,很多故事都是取材于李道玄的战绩。不过,相比演义小说里那个无敌的李元霸,李道玄始终还是一个凡夫俗子,没有以一敌230万那么猛。而且,纵观李道玄的故事,我们也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真实的李道玄,其实就是一个头脑简单的热血青年而已。之前因为自身勇武,误打误撞成了唐军的高级将领。但在战斗过程当中,他只学会了李世民的勇武,却没学会李世民的韬略,这才是他战死的根本原因。

李道玄的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个发:很多天才看似少年得志,但其实未必是好事。比如李道玄,十五岁封王,十八岁纵横战场,成了唐军内部最有名的猛将。然而同时,也正是这些荣耀和光环,让他错误地以为,自己那种猛打猛冲的战法,就是最正确的。正是这个错误的认知,最后葬送了这位唐初猛将。

不得不承认,天才成名过早,有时候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标签: 李道玄唐朝

更多文章

  • 李泰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李泰,唐朝

    李泰是唐太宗历史米的第四子,史载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李泰,字惠褒,小名青雀。公元620年,李泰出生于长安。李泰出生的时候,他爹李世民刚刚打垮了山西的刘武周,马上要去打洛阳的王世充。在李泰出生之前,李世民其实已经有了

  • 朱元璋还是传位给朱棣 明朝会不会更加强大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朱棣

    对朱元璋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有很多遗憾,比如有人纠结为啥朱元璋明明有个文武双全的儿子朱棣,却非要把皇位传给15岁的孙子朱允炆。在其他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其原因主要是明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太子朱标突然去世之后,应该就是朱允炆继位。而朱棣却只排第四,无

  • 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寿梦,春秋

    寿梦,吴国第十九位国君。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春秋时期小国林立一派乱象,周部落的太子泰伯为了父愿,和弟弟仲雍上演了一出“千里奔吴”的历史大剧,在无锡的梅里建立了句吴小国,也就是后来古吴国的前身。句吴在泰伯的领导下与世无争,一直安稳于勤耕劳作之中,虽然

  •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之战,白起

    对长平之战,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将士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前后投入了四十五万兵力,但秦将白起分割包围赵军后,赵军兵力已经不足四十五万,当然秦军也有一定伤亡,因此武安君白起实际坑杀的赵军并没有四十多万。在长平之战前期的对峙消耗

  • 空城计时司马懿为何会选择撤退?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三国

    诸葛孔明的“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人世间最熟悉彼此的人莫过于对手。高手过招之后,才知道对方的优缺点。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家人和朋友,一定是对手,或者敌人。有时候,打着打着,两个就变得惺惺相惜的好友。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只能兵戎

  • 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都有哪些爱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瞻基,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聊斋志异》中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显然,朱瞻基爱促织是出了名的。除了这个爱好,朱瞻基还有鲜为人知的、更高雅的兴趣—文艺。朱瞻基出生后,明成祖朱棣觉得这个孙子长得非

  • 梅尧臣:官运不通、仕途坎坷,却在宋代诗坛享有盛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梅尧臣,北宋

    在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宋朝,文人墨客频出,读书人将参加科考、实现政治抱负作为人生最高追求,也是唯一出路。在当时,进馆、入阁、点翰林、当学士,是读书人的人生攀途,也是他们事业成功与否的标志,如果没能进馆入阁,是要被众人惋惜与讥笑的,北宋诗人梅尧臣就是如此。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身在一个普通的

  • 赵旉当过二十多天的皇帝,为何不被后世承认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赵旉

    在古代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北宋就出现过一位皇帝,然而这位皇帝却不被历史学家认同,他就是宋简宗赵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始,到宋少帝赵昺崖山跳海殉国,大宋持续了三百多年,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宋简宗赵旉仅仅在位二十六天。赵旉出生时正赶上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要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出于什么目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蜀汉

    诸葛亮去世时,蜀汉政权继续维持稳定,刘禅为何还连杀3位重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能继续维持稳定,与刘禅罕见的铁腕手段是分不开的。通过连杀三位重臣,刘禅快刀斩乱麻,重新塑造了蜀汉的权力格局,使蜀汉这艘小船继续平稳航行。诛杀李

  • 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为权力反目成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师,司马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因为司马家的权力继承顺序必须是:司马懿传给嫡长子司马师,而司马师传给弟弟司马昭,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司马懿和司马师都无法反驳。这时有人就问了,为什么司马师非要把大权传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