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还是传位给朱棣 明朝会不会更加强大

朱元璋还是传位给朱棣 明朝会不会更加强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20 更新时间:2024/2/7 16:58:37

朱元璋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有很多遗憾,比如有人纠结为啥朱元璋明明有个文武双全的儿子朱棣,却非要把皇位传给15岁的孙子朱允炆

在其他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其原因主要是明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太子朱标突然去世之后,应该就是朱允炆继位。而朱棣却只排第四,无缘皇位。

有人又说了,朱元璋是皇帝,立谁为太子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

其实皇帝也不是事事都能自己拍板,毕竟明朝文官也是很厉害的,而且皇帝也得注意影响和史书的评价。

总之,各种机缘巧合之下,朱元璋只能选择立15岁的孙子朱允炆为太孙。那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朱元璋直接立朱棣为太子,明朝会更强大吗?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朱允炆剧照

如果立朱棣为太子,就没有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打了三年,总共战死沙场的士兵超过50万。这还不算因战乱而死的百姓。所以无论对明朝的军事能力还是经济破坏都是一种削弱。

朱棣夺取皇位初期,北部蒙古骑兵南下骚扰。这在之前是很少见的,因为朱元璋几次北伐,尤其是蓝玉的扑鱼儿海之战,把蒙古人打得哭爹喊娘,根本不敢主动出击,而蒙古人趁着明朝内乱实力受损出手,朱棣因为实力不够竟然忍了下来。还是在几年后恢复点后元气才主动出征漠北。

朱棣为了对付朱允炆实力,提拔太监,让太监参与政事,建立东厂,恢复锦衣卫制度对明朝影响极大

朱棣相信太监,这是人尽皆知的,三宝太监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就是一个例子,而且朱棣非常担心建文帝朱允炆实力反扑,为了建立自己实力,恢复了他老子朱元璋时期就废除的锦衣卫,并且建立东厂让太监统领。

朱元璋知道历史上的太监之害,怕明朝重蹈覆辙,在宫门口立了“太监不得干政,违者斩”的牌子。

明朝自从朱棣时期开始,太监走上历史舞台,王震、刘瑾、魏宗贤等,对明朝影响巨大,几乎没有正面影响。

得位不正的朱棣更加努力的打造了一个超级帝国

得位不正的继位者都有一种证明自己的冲动,隋炀帝如此,唐太宗李世民如此,朱棣也不例外。

朱棣为了证明自己亲率五伐漠北,支持郑和下西洋,又迁都北京,疏通南北大运河。每一件事都是恒古未有。

在朱棣的努力下,大明帝国冉冉升起,七下西洋更是不大明国威远播海外,郑和带领的船队不但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还是最强的火炮,以及瓷器、茶叶,而且在郑和船队到过的地方,留下大明子弟,中华苗裔传播世界。

结语:如果朱元璋可以直接传位给朱棣,明朝就不会有靖难之役,也不会有50多万士兵,和更多的民众死亡,这是一种损失。但朱棣的锐意进取与他得位不正有关系,毕竟抢来的皇位如果再做不好,不但招人唾骂还会让皇位不保。

历史没有如果,靖难之役还是发生了

标签: 朱元璋朱棣

更多文章

  • 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寿梦,春秋

    寿梦,吴国第十九位国君。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春秋时期小国林立一派乱象,周部落的太子泰伯为了父愿,和弟弟仲雍上演了一出“千里奔吴”的历史大剧,在无锡的梅里建立了句吴小国,也就是后来古吴国的前身。句吴在泰伯的领导下与世无争,一直安稳于勤耕劳作之中,虽然

  •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之战,白起

    对长平之战,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将士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前后投入了四十五万兵力,但秦将白起分割包围赵军后,赵军兵力已经不足四十五万,当然秦军也有一定伤亡,因此武安君白起实际坑杀的赵军并没有四十多万。在长平之战前期的对峙消耗

  • 空城计时司马懿为何会选择撤退?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三国

    诸葛孔明的“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人世间最熟悉彼此的人莫过于对手。高手过招之后,才知道对方的优缺点。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家人和朋友,一定是对手,或者敌人。有时候,打着打着,两个就变得惺惺相惜的好友。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只能兵戎

  • 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都有哪些爱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瞻基,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聊斋志异》中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显然,朱瞻基爱促织是出了名的。除了这个爱好,朱瞻基还有鲜为人知的、更高雅的兴趣—文艺。朱瞻基出生后,明成祖朱棣觉得这个孙子长得非

  • 梅尧臣:官运不通、仕途坎坷,却在宋代诗坛享有盛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梅尧臣,北宋

    在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宋朝,文人墨客频出,读书人将参加科考、实现政治抱负作为人生最高追求,也是唯一出路。在当时,进馆、入阁、点翰林、当学士,是读书人的人生攀途,也是他们事业成功与否的标志,如果没能进馆入阁,是要被众人惋惜与讥笑的,北宋诗人梅尧臣就是如此。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身在一个普通的

  • 赵旉当过二十多天的皇帝,为何不被后世承认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赵旉

    在古代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北宋就出现过一位皇帝,然而这位皇帝却不被历史学家认同,他就是宋简宗赵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始,到宋少帝赵昺崖山跳海殉国,大宋持续了三百多年,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宋简宗赵旉仅仅在位二十六天。赵旉出生时正赶上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要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出于什么目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蜀汉

    诸葛亮去世时,蜀汉政权继续维持稳定,刘禅为何还连杀3位重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能继续维持稳定,与刘禅罕见的铁腕手段是分不开的。通过连杀三位重臣,刘禅快刀斩乱麻,重新塑造了蜀汉的权力格局,使蜀汉这艘小船继续平稳航行。诛杀李

  • 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为权力反目成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师,司马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因为司马家的权力继承顺序必须是:司马懿传给嫡长子司马师,而司马师传给弟弟司马昭,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司马懿和司马师都无法反驳。这时有人就问了,为什么司马师非要把大权传给

  • 张裔为何会在东吴流亡三年之久?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裔,三国

    张裔为何会在东吴流亡三年之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在刘璋担任益州牧时期,张裔熟读经史子集和《史记》、《汉书》,被荐举为孝廉,担任鱼复县县长,之后回到州里任州署从事,兼任帐下司马。建安十六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派遣法正邀请刘备入蜀帮助自己对付张鲁,次

  • 商鞅为什么会得到秦孝公重用 秦惠文王为何对他赶尽杀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孝公,商鞅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为何非要将商鞅赶尽杀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知道,秦始皇之所以能够扫平六国,除了胜在军事方面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胜在了制度之上。一项好的制度让秦国积累起了足以支撑统一战争的雄厚财富,同时也铸造了一支斗志昂扬的虎狼之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