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

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06 更新时间:2024/1/15 23:45:33

寿梦,吴国第十九位国君。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春秋时期小国林立一派乱象,周部落的太子泰伯为了父愿,和弟弟仲雍上演了一出“千里奔吴”的历史大剧,在无锡的梅里建立了句吴小国,也就是后来古吴国的前身。句吴在泰伯的领导下与世无争,一直安稳于勤耕劳作之中,虽然谈不上强盛,却也是小康之家,传到第十九代时,才真正意义上进入吴王时代,起先充其量不过是个部落而已。

一、寿梦继位,吴国鼎盛

吴王齐去世,儿子寿梦继位,是为吴国第十九代皇帝。

这个寿梦还真是个不简单的皇帝,他志向远大、抱负宏伟,不甘心永作部落首领,虽然当时的吴国还是大周的附属国,但却远隔千里,甚少有往来,不过是挂个名而已。句吴小国周围与数国相邻,少不得遭受欺凌,寿梦便立志要改变现状,让自己真真强大起来不受欺负,便想借大周这个金字招牌,做出绝对文章,因为这时的大周已经是霸国之列。

于是,寿梦破了前辈传统,打出一套惊世组合拳,首先是认祖归宗,派特使浩浩荡荡地前往洛阳朝见周王以证身份的正统。其还有个目的,那就是告诉左右隔壁有图谋不轨的邻居:不要惹我,兄弟上头不是没有人,否则后果很严重。算是巧用狐假虎威之计,这一路北去便要经过数国,便为要做的第二件事提供了方便,那就是顺道进行友好访问,广拉关系深交朋友。

这二招创出了自吴国建立以来的两个第一:第一次朝见周天子,第一次出使中原,可谓是意义非凡,为吴国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周天子见远亲来投奔甚是高兴,想不到千里之外还有个飞地,对将来扩拓疆土极为有益,高规格礼遇,金银财宝相赠,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封句吴为吴国,地位由候改称王。

所以,吴王的叫法从这时才算是名正言顺,回来后,寿梦底气十足,而且动作不小,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加强国防建设。

除此之外,便开始布局第三件事——结盟,和一些小国建立友谊,还花巨资请来外国教练训练士兵、驾练战车以及排兵布阵。

吴国军事实力突飞猛进,寿梦雄心再起,他扛着大周旗号仗着富裕势强,上任的第二年就出兵攻打郯国,接着再犯巢国和徐国,逼迫人家割地求和。吴国势力越来越大,甚至连结盟小弟都不放过,谁都不敢招惹他,当仁不让地成为江南诸国一霸。

寿梦虽然是个智慧皇帝,把一个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却管不好一个家庭,尤其在接班人的选择上,更是脑洞大开,别出心裁地弄出个轮流坐庄,结果招至孙辈相残,为吴国的没落留下了隐患。

二、别出心裁,皇位轮流做

吴国强盛暂且不说,再说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二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礼。兄弟四个关系挺不错,尊父命领兵打仗、守护家园恪尽职守,成绩也均令人刮目,按老祖宗的规矩,长子为皇位第一继承人,而寿梦偏出妖蛾子。

他看中老四认为季礼知书达理、仁爱贤明,便想将皇位传给老四,虽然三个哥哥心不甘情不愿,可谁也不敢反对,而季礼根本就不愿意,甚至要以离开为要挟,才让寿梦心止。

但临终前想法不失,便将四个儿子叫到身边交代:“皇位传于长子,但必须是兄终弟及。”其意是不能传儿子,兄弟四个轮流做,这样皇位最终还是落于季礼。吴国的皇帝皆以贤德和孝礼立世,对寿梦的交代自是照办,老大诸樊过世传位于老二余祭,余祭去世又传位于老三余昧,当老三余昧不行时,要传位于老四季礼,而老四却不上路子,死活都不接受,而且又要离家出走。节骨眼上的事那是等不得的,无奈之下只好将皇位传于儿子僚。

僚做了第二十三代皇帝,也没给老子丢脸,将吴国地盘继续扩大,国家更加富裕,却有个人极为不满,此人叫公子光,是寿梦大儿子即二十代皇帝专樊的儿子。

他一直认为这个皇位应该是自己来做,是三叔不守游戏规则,既然父辈兄弟四人皇位轮流做,四叔季礼不愿做,理应由老大儿子来做,凭什么让自己的儿子来接班。心愤不平,自然就图谋不轨,便暗地里招贤纳士,等待时机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

公子光不敢明目张胆地要皇位,也是骇于僚有两个同母弟弟掩余和烛庸,这两人对哥哥忠心不二,而且拥有雄兵壮马,是谁都不敢惹的主,这也是公子光收敛的原因。就在这时,能人伍子胥在楚国已经混不下去,便来投靠吴国,和公子光甚为投缘,一个看中对方的足智多谋,可为己夺位之用。

另一个明白对方祸心在胸,窥视大位,完全可以利用,为自己报仇雪恨。

有人说:“如果不是伍子胥,吴国绝对不会灭亡。”说他是吴国之祸也不是没道理,因为他确实是带着目的来的。

三、为夺皇位,兄弟终究相残

伍子胥投奔吴国,和公子光交上了非是真心的朋友,两人便唱起了双簧,伍子胥先跑到僚跟前游说:“楚国可攻破,可派公子光去。”此语当是一语双关,假使僚接受建议,公子光可借机壮大实力,好为将来夺权铺路。如果不接受建议,那么伍子胥就得不到重用,自己就一心一意辅助公子光。

当建议提出公子光就立刻反对,认为这是在冒险,根本没有胜算的把握,非说伍子胥是在借刀杀人为报私仇,因为他的父兄皆为楚国所杀。僚果然上当,认为时机不成熟,这个伍子胥私心太重不能重用,为避嫌伍子胥便跑到乡下退隐起来,过了段时间,又将高级杀手专诸介绍给公子光,坐等时机静等变天。僚上位第十二年,恰逢楚平王驾崩国内动荡不已,僚认为时机难得,便立即派两个弟弟领兵伐楚。

掩余、烛庸率军一路纵深长驱直入,将数座城邑团团围住,为防止他国捣乱,僚又派叔叔季礼出使晋国,观察诸候动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楚国非但未乱而且好像早有预知,竟然派出大部队突然断了吴军的退路,被反包围,这个套路一看就好像是使计而为。直到如今都被人理解不得,甚至有说是伍子胥的阴谋,而后面的表现又显然不像,反正吴军是有去难回,而公子光却捡到了机会。

他叫来铁哥们专诸说:“自己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今遇良机岂能错过,我必须夺到手,就是皇叔季礼回来,也奈何不了我,都是他引出的祸。”专诸说:“大哥,放心好了,杀人的事我包了。如今僚是母亲年老儿子幼弱,两个弟弟又被困,该是大哥得果的日子。”两人又请来伍子胥出策,商量过后,公子光便请僚来家吃饭并商量给掩余、烛庸解困一事。僚虽然有疑,可当下又不得不有求于他,如今自己根深蒂固谅他不敢做出歹事,只要小心就是。

这边公子光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生事,将宴席选择在一幢带有地下室的房子中进行,他将专诸及武林高手隐藏在地下室,只等僚上钩。僚虽然答应赴宴,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怕是鸿门宴,可又不得不来,必定有需于他,说回来要杀人也不见得有这个胆。便虚张声势,僚将卫兵从皇宫一直排到公子光门口,这还不算,整个门前屋后全是卫兵,应该是万无一失,可惜千算万算还是逊于公子光,不过这全是伍子胥的鬼。

酒宴上两人杯来盏去不亦乐乎,公子光提出入房有事,僚想也没想就同意,认为如铁桶似的护卫担心岂不是多余。菜在继续上,专诸上来几次未见不异,就将匕首藏进烤鱼肚中,来到桌前突然拔出扑向僚,就在大家蒙圈当中将僚送上了西天,当然,专诸也成刀下鬼。

公子光就这样当上了吴国第二十四代皇帝,也破了古吴礼贤的道义,谁也不相信夺位如此简单,两人两命就改了朝换了代,是历史上最没血腥味的变天。

标签: 寿梦春秋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之战,白起

    对长平之战,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将士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前后投入了四十五万兵力,但秦将白起分割包围赵军后,赵军兵力已经不足四十五万,当然秦军也有一定伤亡,因此武安君白起实际坑杀的赵军并没有四十多万。在长平之战前期的对峙消耗

  • 空城计时司马懿为何会选择撤退?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三国

    诸葛孔明的“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人世间最熟悉彼此的人莫过于对手。高手过招之后,才知道对方的优缺点。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家人和朋友,一定是对手,或者敌人。有时候,打着打着,两个就变得惺惺相惜的好友。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只能兵戎

  • 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都有哪些爱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瞻基,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聊斋志异》中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显然,朱瞻基爱促织是出了名的。除了这个爱好,朱瞻基还有鲜为人知的、更高雅的兴趣—文艺。朱瞻基出生后,明成祖朱棣觉得这个孙子长得非

  • 梅尧臣:官运不通、仕途坎坷,却在宋代诗坛享有盛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梅尧臣,北宋

    在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宋朝,文人墨客频出,读书人将参加科考、实现政治抱负作为人生最高追求,也是唯一出路。在当时,进馆、入阁、点翰林、当学士,是读书人的人生攀途,也是他们事业成功与否的标志,如果没能进馆入阁,是要被众人惋惜与讥笑的,北宋诗人梅尧臣就是如此。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身在一个普通的

  • 赵旉当过二十多天的皇帝,为何不被后世承认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赵旉

    在古代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北宋就出现过一位皇帝,然而这位皇帝却不被历史学家认同,他就是宋简宗赵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始,到宋少帝赵昺崖山跳海殉国,大宋持续了三百多年,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宋简宗赵旉仅仅在位二十六天。赵旉出生时正赶上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要连杀三位重臣 刘禅出于什么目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蜀汉

    诸葛亮去世时,蜀汉政权继续维持稳定,刘禅为何还连杀3位重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能继续维持稳定,与刘禅罕见的铁腕手段是分不开的。通过连杀三位重臣,刘禅快刀斩乱麻,重新塑造了蜀汉的权力格局,使蜀汉这艘小船继续平稳航行。诛杀李

  • 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为权力反目成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师,司马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因为司马家的权力继承顺序必须是:司马懿传给嫡长子司马师,而司马师传给弟弟司马昭,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司马懿和司马师都无法反驳。这时有人就问了,为什么司马师非要把大权传给

  • 张裔为何会在东吴流亡三年之久?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裔,三国

    张裔为何会在东吴流亡三年之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在刘璋担任益州牧时期,张裔熟读经史子集和《史记》、《汉书》,被荐举为孝廉,担任鱼复县县长,之后回到州里任州署从事,兼任帐下司马。建安十六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派遣法正邀请刘备入蜀帮助自己对付张鲁,次

  • 商鞅为什么会得到秦孝公重用 秦惠文王为何对他赶尽杀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孝公,商鞅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为何非要将商鞅赶尽杀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知道,秦始皇之所以能够扫平六国,除了胜在军事方面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胜在了制度之上。一项好的制度让秦国积累起了足以支撑统一战争的雄厚财富,同时也铸造了一支斗志昂扬的虎狼之师。而

  • 赵光义即位之后 朝中大臣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光义,大臣

    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为何没有大臣站出来反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提到皇上,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时代中,这是最至高无上的身份,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想要登上这个位置,但是翻开历史我们就可以得知,想要坐上这个位置大致上有三种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首先第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