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藏风情:芒康弦子舞的传承, 什么是弦子舞?

西藏风情:芒康弦子舞的传承, 什么是弦子舞?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74 更新时间:2024/1/20 5:31:54

弦子,又称“谐”“叶”“巴叶”,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弦子舞也称为“弦子”,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

弦子是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弦子舞分布于西藏东部及云南、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表演时由男子拉弦子,女子舞彩袖,歌声舞姿随着弦子节奏的变化,也跟着变化。弦子的歌词大部分为迎宾、相会、赞美、情意、辞别、祝愿的内容;曲调繁多,歌词丰富,舞步多变。舞蹈时男女舞队各围成半圈,时而聚圆,时而疏散,且歌且舞;男子舞姿重在舞靴、跺脚,显示豪放粗犷之美;女子舞姿突出长袖轻柔舒展之美。

芒康弦子舞是位于西藏东南部,藏、川、滇三省区交界处的芒康县境内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在藏语中又叫“蕃谐羌”,“蕃”藏语为藏族,“谐”为歌舞,“羌”为跳。弦子称为“毕旺”,是一种当地老百姓自己发明的二胡,在史书中称为“胡琴”。芒康弦子舞历史悠久,据考证,唐朝时期芒康就已有弦子舞。现存芒康弦子有不少各具地域特色的流派,如端庄稳重的盐井弦子舞、潇洒飘逸的中弦子舞、动作难度较大的索多西弦子舞、自由开放的曲邓弦子舞等。

每逢节日,人们聚在一起,跟随在一位或几位手持胡琴,边伴奏边起舞的男子身后,甩动如云长袖,在歌声琴声的相互变换中,翩翩起舞,乐而忘返。芒康弦子舞姿圆润、狂放而流畅。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转的琴声下,舞队忽而聚拢忽而散开,忽而跟随着领舞绕行,好似游龙摆尾,忽而又成圆圈扬袖旋转,如同白莲初绽。此外,在拖步、晃袖、点步转身及模拟孔雀等姿态动作的穿插、组合下,使整个舞蹈语汇丰富、姿态潇洒,令无论是舞者还是观者都陶醉其中。

1、芒康弦子舞的传承意义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西藏人民能歌善舞,被誉为能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不管男女老少,都能翩翩起舞。芒康的弦子舞又是西藏民族化花团锦簇中的奇葩,它那古朴、典雅、飘洒、悠扬而欢快的特点,使人百看不厌。并且芒康弦子舞反映自己的生活、抒发思想感情、表现出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具有独到之处,是藏民族文化中继承和发展下来的一个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弦子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跳弦子舞的场合

跳弦子舞不受任限制,不管人多人少,场地大小,或台上台下,均可跳弦子舞。跳弦子舞时,一般都围着篝火,呈圆圈起舞,人多时也可圈中套圈。男女分开各半,男子拉弦子站立排头,带领人群拂袖起舞,时而圆集,时而散开,时而绕行而舞,边唱边跳。唱词为谐体的民歌,也可即兴创作,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歌声此起彼落,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跳舞的节奏快慢,都是以男子拉弦子的音乐节奏为准。每首歌舞的节奏一般都是先慢后快,在悠扬缓和的旋律中开始,在流畅而欢快中表现,在升腾而热烈中结束。

芒康弦子舞姿圆活、狂放而流畅,有拖步、点步转身、晃袖、叉腰颤步等动作,以长袖飘飞最有特色。舞者随着弦子乐曲晃动而发出阵阵颤声,舞蹈动作相应产生颤法,这些动作多以模拟一些善良、吉祥的动物姿态动作为形体特征,有孔雀吸水、兔子欢奔等类别。

3、排序

弦子舞的排列也是有次序的,有舞头、舞尾。排头,即谐本,一般都是在弦子舞中有影响的人,既能歌善舞,又能填词作曲、编舞的人。每首歌舞都有其乐曲、词和跳法,跳一天一夜也跳不完。因为弦子舞内容太多,也可以借题发挥,它是一个唱不完跳不完的舞蹈。在芒康有这样一个说法:有结束的不是弦子舞。

跳弦子舞,多以模拟一些善良、吉祥的动物姿态动作为其形体特征,如《孔雀吸水》、《兔子欢奔》等等。舞步圆润、舒展,曲调悠扬、流畅,弦子舞的拖步、点步转身、晃袖、叉腰颤步等动作,尤其是长袖飘飞很有特色。

弦子舞唱词表达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歌唱劳动生活的,有描绘自然景色的,有倾吐爱情的……弦子舞不仅给人以音乐的享受,而且是一个民间语言的精华,它那奔放驰骋的民间自由诗,测试智力的民间游戏,给人以上的精神食粮,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4、芒康弦子舞类别

芒康弦子舞按地区可分为:端庄稳重的盐井弦子舞(包括有上下盐井、曲孜卡、木许、玖龙等地);潇洒飘逸的徐中弦子舞(包括徐中、格南西、麦巴、卡布等地);动作难度较大而轻松舒展的索多西弦子舞(包括索多西、朱巴龙等地);自由开放的曲邓弦子舞等。按地域分为:轻快流畅鲜艳的谷地弦子舞;粗犷质朴雄浑的半农半牧区山地弦子舞;古朴庄严的牧区高山弦子加锅庄舞(谐玛卓)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自己的特点。

盐井弦子舞端庄稳重,在端庄稳重中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有澜沧江的气势,有高山流水的神韵,有气势恢弘的唱词,给人一种豪情壮志,奋发向上的感觉。曲孜卡的三弦舞又独具澜沧江江西的风格,有茶马古道的神韵之感,恢弘的音调配合粗犷的舞姿,原始、古朴、典雅。

徐中弦子舞潇洒飘逸,长袖舒展,歌声悠扬,旋律优美,脚步拖点、转身潇洒,动作流畅。音乐与舞步紧密结合,丰富的唱词,悠扬的歌声,给人一种原汁原味的感受。

善于模仿的索多西弦子舞,动作难度大而又轻松舒展,给人一种奔放、活泼之感。长袖拂扬,动作幅度大,音乐舒畅欢快,脚步轻松,身体舒展,突出了长袖舞的特点。《兔子欢奔》舞是索多西弦子舞的代表作,表达了索多西人民向往自由,追求爱情,热爱生活,歌颂家乡的美好愿望。

芒康弦子舞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差异,流派也较多,但总的特点是古朴、粗犷、雄浑、健壮、质朴,它与当地的自然布景:蓝天白云、雪山草原、峡谷急流、险滩奔马等藏东高原特有的壮丽景色浑然为一体,形成了芒康独有的人文风景线。

在芒康弦子舞已经成为群众性爱好和娱乐,成了人人能跳,家家欢乐的歌舞。每逢佳节,热情而活跃的芒康人民纷纷出动,倾家、倾村、倾城地出动,带着食宿品,赶来日以继夜地观看和演出,自演自乐和歌舞狂欢,形成了歌舞的海洋、弦子的天下。在农牧区,农牧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休息时围圈起舞。既使是三个人也可围舞篝火起,自寻欢乐。弦子舞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国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差别, 中华饮食三字经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总的来说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江南人喜清淡、甜咸、爽口,讲究营养,乐于质高量小;西北人爱吃带有酸口、经济实惠和牛羊肉品种的菜肴;东北人爱吃肥而不腻、脂肪多的鱼肉菜品,一般吃用量大,习惯吃饱吃好.东北人主食多吃杂粮,除大米、

  • 美丽“羌绣”绣出美好生活, 羌绣的由来和传承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羌绣是在继承古羌人挑花刺绣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汶川县的两镇四乡(绵虒镇、威州镇、龙溪乡、克枯乡、雁门乡、草坡乡)刺绣的针法除多采用挑花外,尚有纳花、纤花、链子扣和平绣等几种。羌族挑绣图案的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植物中的花草、瓜果,动物中的鹿、狮、免、虫、鱼、飞禽,以及

  • 白族歌文化:白族对歌有着怎样的形式?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那白族人对歌有着怎样的形式?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白族歌文化的先关内容。 白族对歌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白族青年男女也长于用对歌的方式互相表达真挚的情感。但对歌的意义远不止于表达爱情

  • 藏餐文化史:四大藏餐风味介绍及藏式烹调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藏餐是西藏菜的统称,用料广泛,独具特色。藏餐的主要原料有糌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茶叶和不同品种的奶制品。那四大藏餐风味分别是什么呢?1、四大藏餐风味介绍: 藏餐菜品不多,不分菜系、菜派,但不同地方的菜点风格各异。细细研究藏餐,大致可分为四大风味:以阿里、那曲为代表的羌菜;以拉萨、日喀则、山南

  • 西藏服装用什么材料做的?藏戏服饰的特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西藏服装用什么材料做的?西藏服装所用原材料,以绸、缎、绉、呢和氆氇等丝织品、藏族毛纺织物为主。那藏戏服饰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今天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1、西藏服装用什么材料做的? 西藏服装所用原材料,以绸、缎、绉、呢和氆氇等丝织品、藏族毛纺织物为主。还讲究用真的金银丝缎和各种花色锦缎作衣服面料和镶配

  • 保安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吗?他们的待客之道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保安族是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迁徙而来,保安令”、“脚户令”、“六六三”等曲调,即兴编词入唱,优美动听。舞蹈吸收了藏族舞的某些特点,动作节奏鲜明、欢快豪放。男子喜欢奏丝竹乐。造型艺术较丰富,妇女擅长剪纸,家庭木制用具、器皿及保安刀把上刻有十分别致的花纹或绘有色彩绚丽的图画。1、保安族的民族风情: 除严格

  • 傈僳族的文化史:傈僳族的舞蹈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是青藏高原南下氐人、羌人融合形成的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那这个民族有着怎样的艺术文化历史呢?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傈僳族的文化史吧!1、傈僳族的文化: 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在17-19世纪

  • 佤族的婚俗文化史:佤族男人在结婚前要为女方家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那么如此好客的一个民族是如何结婚呢?佤族的婚俗文化又是怎样的呢?相信很多朋友都与小编一样,那今天不妨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佤族相关的婚俗文化吧!1、佤族男人在结婚前要为女方家做什么? 佤族青年男女结婚前,男子要为女方家干一段时间的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

  •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不同地域的高山族服饰文化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据说,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这是真的吗?不同地域的服饰文化也截然不同,下面小编为您带来高山族的服饰文化介绍!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指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上汉族及其他大陆民族以外的“中华民族”人口。1、高山族的服饰文化介绍: 高山族传统衣饰绚丽多彩,衣饰式样因族群而异。高山族男子的衣饰

  • 党项族是什么民族?有着怎么样的历史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 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党项为汉朝西羌的后裔。自远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在这一片地区的边缘地带,就是位于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