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佤族的婚俗文化史:佤族男人在结婚前要为女方家做什么?

佤族的婚俗文化史:佤族男人在结婚前要为女方家做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35 更新时间:2023/12/23 6:47:07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那么如此好客的一个民族是如结婚呢?佤族的婚俗化又是怎样的呢?相信很多朋友都与小编一样,那今天不妨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佤族相关的婚俗文化吧!

1、佤族男人在结婚前要为女方家做什么?

佤族青年男女结婚前,男子要为女方家干一段时间的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以作为对娶走女方姑娘的补偿。这种形式带有从妻居到从夫居过渡的痕迹。

2、佤族的婚俗文化:

佤族的婚恋比较自由,有“串姑娘”(即谈恋爱)的习俗,小伙子到了十七、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串姑娘”了。但佤族的“串姑娘”多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且此“串姑娘”的活动,多以男子主动。

佤族的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一部分选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这个月内;另一部分则选在九月至十二月之间,即:修完房屋晒台到祭祀水鬼这段时间内。

在过去,依照佤族的风俗习惯,丈夫去世后妻子可以转房给弟弟。若弟弟已婚,经嫂嫂弟媳同意,也可以转为弟的小老婆。如果女方家不愿意转房,也可另嫁,但必须由新夫家付聘礼给亡夫的弟弟或同姓的家族。此类转房婚,夫妻不和,也可以离婚,但若为男方家主动提出,女方家则不退还聘礼;若女方家提出,则要退回男方家的聘礼。

串姑娘主要是在晚间进行。没有特定的场所,多在姑娘家里进行。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们就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伙子们弹着三弦和吹着笛子,到等候他们的姑娘家里去。大家一起唱歌与跳舞,互赠烟草、槟榔,男女相互梳头,嬉笑打闹、送秋波、诉衷肠。经过了若干次串姑娘,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之后,就会送一些手镯和项链、梳子、头巾等礼物给她。如果几天或一段时间里不见姑娘退还礼物,便能认定她已对自己情有独钟,愿意作为自己的恋人。

而姑娘则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礼物都会一一收下。她们认为,送礼物小伙子越多,说明自己的相貌和人品等条件越好,越感光彩。姑娘父母也会为串女儿的人多而高兴和自豪。但对不想继续发展关系小伙子,礼物就会很快退还给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过程中,小伙子若看中某位姑娘,便会趁机抢去她的首饰和头巾等物,表示她求婚。此时,姑娘不管愿意与否,都要大嚷大叫,佯装反抗。如果两三天内不去索取,就表示接受小伙子的求爱。

确定了恋人关系青年男女,便会脱离群体,开始其单独交往。进而正式托媒求婚和订婚、结婚,喜结连理。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不同地域的高山族服饰文化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据说,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这是真的吗?不同地域的服饰文化也截然不同,下面小编为您带来高山族的服饰文化介绍!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指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上汉族及其他大陆民族以外的“中华民族”人口。1、高山族的服饰文化介绍: 高山族传统衣饰绚丽多彩,衣饰式样因族群而异。高山族男子的衣饰

  • 党项族是什么民族?有着怎么样的历史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 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党项为汉朝西羌的后裔。自远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在这一片地区的边缘地带,就是位于吐蕃

  • 白族是否有“臭水节”的习俗?白族人为什么要在立夏后喝臭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据说白族人有在立夏前后喝“臭水”的习俗,这是真的吗?白族人为什么这样做? 每年立夏前后的玉龙县石头乡兰香村都很热闹,立夏前后喝“臭水”的习俗,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里存在已久,今天,丽江市首届白族调

  • 八仙桌的来历:中国八仙桌有哪些传说故事?方桌为什么叫八仙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我国民间,每逢喜事节日宴宾会客.最是讲究用八仙桌.而八仙桌的由来,传说与蓬莱八仙有关. 相传八仙过海时无意惹怒龙王,东海龙王便与之交战起来.因两边实力相当而久战难胜,劳累疲惫,退踞海滩稍憩,颇觉腹中空空,饥饿难忍,便分头寻食充饥,哪知一眼望去的海滩薄地,荒无人烟.除曹国舅一人未回,其余个个扫兴而

  • 赫哲族的服饰文化:鱼皮服饰被收藏于艺术宝库博物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赫哲族起源于东海女真赫哲部落。那这个民族服饰的特点是什么呢?男女服饰都有着怎样的特色?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赫哲族的服饰文化吧!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的密山新开流肃慎文化时期,在先秦时称肃慎、汉魏

  •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才是民间第一大祭日?清明节算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夏历冬至后的第105日,也是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

  • 立夏节习俗:立夏不单是个节气还有过节习俗你知道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立夏日。对今人来说,立夏不过是一个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而已。可是,我们的先人却把立夏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来对待。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到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俗。江浙一带至

  • 春龙节:天文专家解析“二月二、龙抬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

  • 布依族的婚俗文化史, 布依族青年男女是怎么约会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布依族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的,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那这个民族的婚俗文化是怎样的?布依族的青年男女是如何约会的呢?今天不妨随小编一起来看看。1、布依族的婚俗文化: 布依族婚姻实行自主婚。接亲时要对歌,俗称对姐妹歌。新娘到男方家的当天晚上,要举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动,有“一夜荷包一夜

  • 正月十二是“点丁”日吗?它是客家民俗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正月十二是“点丁”日?它是客家民俗吗?正月十二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的民俗活动有搭灯棚、烤火节、过老鼠节、包饺子、“点丁”日等。1、十二漏屎 人们自除夕开始,一直到这一天,每天都是吃一些油腻的东西,吃坏了肚子。2、十二搭灯棚 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