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保安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吗?他们的待客之道是怎样的?

保安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吗?他们的待客之道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118 更新时间:2024/1/22 7:54:59

保安族是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迁徙而来,保安令”、“脚户令”、“六六三”等曲调,即兴编词入唱,优美动听。舞蹈吸收了藏族舞的某些特点,动作节奏鲜明、欢快豪放。男子喜欢奏丝竹乐。造型艺术较丰富,妇女擅长剪纸,家庭木制用具、器皿及保安刀把上刻有十分别致的花纹或绘有色彩绚丽的图画。

1、保安族的民族风情:

除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尊奉《古兰经》、圣训,履行必修功课外,伊斯兰教对保安族的影响还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服饰上,保安族男子同回族男子一样喜欢表示清洁无染的圆顶无檐小白帽,穿白衫;妇女也同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妇女一样,喜欢戴盖头。

在饮食上,多以小麦、玉米等为主食,以牛丰肉为副食,严格禁食猪肉,不吃凶猛禽兽之肉,不吃动物的血自死动物。保安族的婚俗礼节、丧葬仪式也都严格按伊斯兰教教规举行。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也都是保安族的重大节日。开斋节,又称“尔德节”,“尔德”是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回归和欢乐的节日。这一节日是保安族人民最欢乐、愉快的日子。人人穿上最新最美的服装,家家户户炸“油香”、“撒于”、“果果”等香甜美味的面食。男人们洗净全身,到清真寺集体礼拜。男女老少互道“色俩目”:祝生活幸福,合家安康,节日愉快。

保安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来了客人,要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茶饭款待客人,要把家中最好的食物拿出来招待,这是保安人最为重视的待客之道,客人满意了,主人才高兴。在与客人谈话时,不能左顾右盼,不能玩弄胡须、抠鼻吐痰,更不能伸懒腰、打哈欠。另外保安族非尊重长者,忌子女不孝,长幼无序;吃饭要让长辈先吃,见到长辈要先问好。

2、保安族的服装化:

保安人的服饰与当地的回族、东乡族无根本差异。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或军便服。未婚女子多穿鲜艳的各色上衣,头戴细薄柔软透亮的绿绸盖头;已婚少妇以及中年妇女平时多戴白色卫生帽,外出时则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多着深色服饰,戴白盖头。保安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

保安族服饰有特殊的地方。保安族的男子,平时喜欢戴白色或黑色的“号帽”,里边穿白衬衫,外面套青布背心;在喜庆节日时,戴礼帽,身穿黑色翻领大襟长袍,束彩色腰带,系腰刀,足登高统牛皮靴,显得威武潇洒、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这种袍子很像“藏袍”,但又比“藏袍”稍短,饰有不同宽度和不同色彩的“加边”。腰带的长度一般都是围腰三圈还须外露一尺汗大约是一丈二尺到一丈五尺长。冬季穿翻领皮袄,多褐色。

妇女平时穿紫红色或墨绿色的大襟上衣,外套“坎肩”,蓝色或黑色的土布裤子,有的穿过膝的长袍,衣袖和裤边也都有不同花色的“加边”;在喜庆节日里,保安族妇女上身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下身多穿水红的花色裤。妇女们还喜欢戴盖头,一般婚后妇女喜欢戴圆形白帽,黑色“盖头”,少女是戴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保安族早期与蒙古族相邻居住,服饰也基本上与蒙古族相同。男女冬季多穿长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则穿夹袄,戴白羊毡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鲜艳的丝绸腰带,并带有小装饰物。

元朝后期,因受藏、土族的影响,保安族男女在春、夏、秋三季均穿长衫,戴礼帽。有的男子还穿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服饰色彩比较鲜艳,脚穿绣花鞋,这期间的服饰兼有藏、土族服饰特点。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保安人迁徙到今甘肃积石山大河家地区后,与周围的回族、东乡族、汉族密切往来,其服饰又有了明显变化。平时,男的喜戴白色或青色的号帽,穿白布衫,套青布坎肩;逢节庆时,一般头戴礼帽,身着黑条绒长袍,外扎彩色腰带、挂腰刀,足穿牛皮长筒靴。妇女平时穿紫红色或黑绿色灯心绒大襟上衣,蓝色或黑色裤子,有的喜欢穿过膝的长袍,下身多穿水红的花色裤,衬托的格外典雅俊俏。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傈僳族的文化史:傈僳族的舞蹈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是青藏高原南下氐人、羌人融合形成的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那这个民族有着怎样的艺术文化历史呢?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傈僳族的文化史吧!1、傈僳族的文化: 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在17-19世纪

  • 佤族的婚俗文化史:佤族男人在结婚前要为女方家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那么如此好客的一个民族是如何结婚呢?佤族的婚俗文化又是怎样的呢?相信很多朋友都与小编一样,那今天不妨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佤族相关的婚俗文化吧!1、佤族男人在结婚前要为女方家做什么? 佤族青年男女结婚前,男子要为女方家干一段时间的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

  •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不同地域的高山族服饰文化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据说,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这是真的吗?不同地域的服饰文化也截然不同,下面小编为您带来高山族的服饰文化介绍!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指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上汉族及其他大陆民族以外的“中华民族”人口。1、高山族的服饰文化介绍: 高山族传统衣饰绚丽多彩,衣饰式样因族群而异。高山族男子的衣饰

  • 党项族是什么民族?有着怎么样的历史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 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党项为汉朝西羌的后裔。自远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在这一片地区的边缘地带,就是位于吐蕃

  • 白族是否有“臭水节”的习俗?白族人为什么要在立夏后喝臭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据说白族人有在立夏前后喝“臭水”的习俗,这是真的吗?白族人为什么这样做? 每年立夏前后的玉龙县石头乡兰香村都很热闹,立夏前后喝“臭水”的习俗,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里存在已久,今天,丽江市首届白族调

  • 八仙桌的来历:中国八仙桌有哪些传说故事?方桌为什么叫八仙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我国民间,每逢喜事节日宴宾会客.最是讲究用八仙桌.而八仙桌的由来,传说与蓬莱八仙有关. 相传八仙过海时无意惹怒龙王,东海龙王便与之交战起来.因两边实力相当而久战难胜,劳累疲惫,退踞海滩稍憩,颇觉腹中空空,饥饿难忍,便分头寻食充饥,哪知一眼望去的海滩薄地,荒无人烟.除曹国舅一人未回,其余个个扫兴而

  • 赫哲族的服饰文化:鱼皮服饰被收藏于艺术宝库博物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赫哲族起源于东海女真赫哲部落。那这个民族服饰的特点是什么呢?男女服饰都有着怎样的特色?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赫哲族的服饰文化吧!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的密山新开流肃慎文化时期,在先秦时称肃慎、汉魏

  •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才是民间第一大祭日?清明节算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夏历冬至后的第105日,也是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

  • 立夏节习俗:立夏不单是个节气还有过节习俗你知道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立夏日。对今人来说,立夏不过是一个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而已。可是,我们的先人却把立夏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来对待。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到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俗。江浙一带至

  • 春龙节:天文专家解析“二月二、龙抬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