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小沙弥“三进三退” 因何心生惭愧?

佛教故事:小沙弥“三进三退” 因何心生惭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926 更新时间:2024/2/19 21:00:41

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生命,却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受六道轮回之苦,真苦啊!不过,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当菩萨救度众生;因此我不能懈怠,要赶快精进才行!”

想到这里,走在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下脚步,面露笑容地回头对他说:“来,包袱让我来背,你走我前面。”小沙弥虽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仍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

走着走着,小沙弥觉得这样真是逍遥自在啊!而佛经里说,菩萨必须顺应众生的需要而行各种布施,“这真是太辛苦了!况且天下众生苦难多,到时才能救得完呢?不如独善其身,过这种逍遥自在的日子!”这念头一起,就听到老和尚很严厉地对他说:“你停下来!”小沙弥赶快回头,看到老和尚严肃的面容,吓了一跳!老和尚将包袱拿给他说:“包袱背好,跟在我后面走!”

小沙弥想:“做人真苦!刚才自己还那么开心,才一转眼就变得很难过,人的心念真是不稳定啊!凡夫心很容易动摇,还是修菩萨行好,起码我可以面对苦难众生,跟很多人结好缘,做一些我做得到的本分事。”这时老和尚又面带笑容地回头招呼他,并将行李拿去自己背,请他走在前面。

小沙弥就这样反覆地发心、退心,直到第三次再起退心时,老和尚又用很严厉的态度对待他。小沙弥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请问道:“师父,您今天为什么一下子要我走前面,一下子又要我走后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老和尚说:“你虽然有心修行,但是道心不坚固:感动时就发大愿,却又很快退失道心。这样进进退退,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就?”

听到老和尚这么说,小沙弥感到很忏悔,当他又生起菩萨心时,老和尚要他走在前面,他就不敢了,他说:“师父,这次我是真正发心,要以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大心大愿为道基,一步一步前精进。”老和尚听了很高兴,对小沙弥也起了赞叹、尊重之心,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地并肩走着。

很多人都知道要修行,也知道要发大心、立大愿;发心立愿很简单,但要恒持道心却不容易。

世事无,今日虽平安,明日却难料,如果发下好愿却动辄心生退转,把有限的光阴浪费在犹豫不决上,实在太可惜了!

发大愿不能骄傲,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定志愿、磨炼耐心、训练毅力,如此必定能度过难关。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剧情反转:反对佛教的将军却成为峨眉山一代高僧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淡然大师,俗姓林,名时茂,原为东魏孝静帝时渤海王高欢部将,封镇南将军,因与高欢之子高澄不睦,避祸到泽州析成山问月庵出家,法名太空,号淡然。后到南朝,梁武帝封为妙相寺副住持、普真卫法禅师,因与住持钟守净不和,晚年辗转到峨眉山中峰寺修住,并扩建中峰寺。据明清溪道人撰《禅真逸史》:淡然大师生于北魏孝文帝太

  • 佛教故事:济公智斗官二代 最后却蹲在房梁上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济公是南宋名僧,俗姓李,名心远,法名道济,台州(今浙江临海)人。他为人豪放,善良正直,见义勇为,扶贫济困,聪敏过人,善于以巧妙手法为百姓打抱不平,老百姓把他看成是活佛、罗汉降生。济公的经历不寻常,塑像也很奇怪。在罗汉堂中,济公不大遵守“纪律”,并不排列在罗汉们的队伍中。如北京碧云寺中的罗汉堂,你不注

  • 春有百花秋有月:无门慧开禅师禅意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一无造作,了无是非取舍,只管行住坐卧,应机接物。 这首诗出自黄龙慧开禅师的名著《无门关》的第十九则,琅琅上口,最为佛弟子所爱颂。 黄龙慧开世称为无门和尚,传记散见於《续传灯录

  •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的传说——“杨柳观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观音菩萨脱去凡胎,一路上脚踏浮云,一直飞到南海普陀落迦山紫竹林。 此处真是人间圣境,不同凡俗。四周长满奇花异草,开满白莲花的池塘飘出缕缕清香。紫林中有一座莲台,观音菩萨便趺坐上莲台,这一天正好是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和龙女、善财童子居于紫竹林中。 一天,观音菩萨听说中州地区民风很不好,下层民众愚昧

  • 佛教故事:你以为只是救了一只小鸟?也许你在救自己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狭义单指人命;广义则指一切人命与禽兽。《孟子》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道家曰天道好生、天人合一。都体现了古人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精神。早在鲁国时期,中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被放生的生灵知恩图报的事例举不胜数,下面这则就是讲黄雀

  • 佛教故事:看完这个人的遭遇你还敢和禅师聊天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禅门的人生观,好像皮箱一样,有时候你要提得起,有时候你要放得下,当提起的时候提起,当放下的时候放下。没有禅慧的人生,当提起的时候不提起,当放下的时候不放下;当放下的时候反而提起,当提起的时候反而放下。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

  • 佛教故事:与残忍无关 为救众生你舍得割掉自己的肉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古代有位尸毗王,发誓救护一切众生,证菩萨道。帝释天得知后,想要试试王的诚心,就命令毗首羯摩天变成一只鸽子,帝释天自己变成一只饿鹰,追逐鸽子直至尸毗王前。故事结局如何?那就一起来读由浙江上虞多宝讲寺据《贤愚经》卷一《梵天请法六事品》、《六度集经》卷一《萨波达王本生》改编的割肉贸鸽的故事吧。 很久很久

  • 一位禅师独自闯贼营 巧用计谋拯救全镇百姓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禅即生活》,原标题为“快活烈汉”,主人公是宋代性空妙普禅师。性空禅师除去文中这段惊人经历,另有一桩神奇事迹:禅师晚年当众宣布要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人坐在盆中,盆底留一个洞,口中吹着竹笛,在悠扬笛声中,随波逐流而化,成就一段佳话。他临终留下一首偈:“坐脱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

  • 佛教故事:野鸡取水灭火 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很多,其中有一则叫“精卫填海”,不知道感动过多少华夏儿女。佛教经论中精彩故事也很多,下面这则节选自《大智度论》的故事与“精卫填海”相比,其动人处毫不逊色。 从前,有一片森林被野火烧着。 森林中有一只野鸡,看见森林发生火灾,竭尽全力,飞到水里,取水灭火,这样往返不停,不知疲劳,不以

  • 佛教故事:洞水逆流的禅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世人用疑心参禅,用体会参禅,用问道参禅,终不及用平常心参禅。我们在世间的生活,全在颠倒矛盾妄想之中,如能明白洞水逆流,那就是平常心显现。千疑万问,终不及一颗平常心,所谓禅就是平常心。 龙牙山居遁禅师参禅很久,但自觉收效不大。为了求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决定去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 在终南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