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系师张鲁(?-216)字公棋,嗣师之长子。少膺祖训,以道术教人,从者益众。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益州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步司马张修同击汉中太守苏固,遂据汉中,实行政教合一。自号“师君”,以鬼道教民。其来学者,初民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位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又令诸祭酒设义舍于道,放置义米、义肉,行旅之人可量腹食用。若贪而食多,则鬼神始病之。犯法者,原宥三次,在行之于刑。有小过者,命其修路百步,则罪除。不置官吏长史,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雄据巴蜀垂三十年。汉末献帝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群下欲尊为“汉宁王”,鲁力拒之。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汉中,鲁遂避兵南山,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太祖入南郑甚佳之。又因鲁本有善意,遣人慰谕。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五子及功曹皆封为列侯,迁还中原,操子彭祖取鲁女为配。一日,鲁召嗣子盛,已经籙、印、剑授之曰∶“龙虎山祖师玄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单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宜往宣吾化,修炼累功。“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羽化,葬邺城东。弟衞,字公则,为昭仪将军,弃官学道,白日冲举。弟傀,字公仁,封为南郡太守,加驸马都尉,弃官学道,白日冲举。元成宗皇帝制曰∶“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成之在人,有汉天师之绪远矣,匪其子孙善继善成,不怠益大,孰济登兹,是以代有异人,出禅治化,系师景行焯灵,昭于简册,妙于自拔,功成不居。经不云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赠‘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更多文章
道教人物:三洞先生张乘运道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张乘运(670——742年),南阳人,道号三洞先生,为唐玄宗时著名道士 。任大弘道观主时,称为 “尊师”。他精于内丹,品德高尚,从其学者,络绎不绝。 张乘运十五岁 “制补黄冠”,首先在河南府济源县奉仙观出家修道。当时,皇帝以洛阳为 “京华胜地,府仪藉人”,即下诏征其为东京弘道观道士,住持道观事务。
道教人物:通微真人蒲察道渊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蒲察道渊(1152~1204)号通微子,上京(今吉林白城)人,其祖以金朝开国佐命功封袭千户,遂为燕都巨室。少年慕道,逃婚漯阳南山。后因父母辞世,随舅父入居长安。舅父任职京兆府,再度为他择偶,他“自洁其形”(阉割)而后免。据《通微真人蒲察尊师道仙碑》载:大定二十一年(1181),蒲察道渊到西安后,清明
道教人物:唐代道教诗人吴筠生平考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吴筠(?——778年),字贞节(一作正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道教名士,也是道门中文学创作最丰富的作家之一。对于他的生平事迹,目前研究者关注较少,并且一些问题有待商榷。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其生平问题,略作考述。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吴筠传》云:“少通经,善属文,举进士不第。”权德
道教人物:全真清静派开祖——孙不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洛阳,是中国道教女丹的发祥地,初有西晋魏华 存的《黄庭经》,中有唐代玉真公主(时住河南阳台观)的《琼宫五帝内思上法》,后有金代的《孙不二元君法语》。 孙不二自入道起,经过七年勤持修炼, 终于功圆道成,后到洛阳继续修持传道,并开道教全真清静派。 一 马家建立全真庵 只把恩师当友人 孙不二,号清静
道教人物:唐代道士孙昙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唐代道士,生平不详,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奉唐玄宗之命到崂山采炼仙药。孙昙之事史无记载,惟在崂山摩崖刻石记有。一处刻石在招风岭前明道观之南石壁上,有线刻菩萨像,其旁镌“敕孙昙采药山房”,此处旧名“柴房”,孙昙曾在此筑庐居住。另一处是刻有69个字的成篇刻石,可惜经过1000余年的风雨剥蚀已漫漶不
道教人物:玄静先生——李含光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道教茅山上清派自晋南岳夫人魏华存降传扬羲以来,己数百年之久 ,到唐代,其传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多次被皇帝召见,远离茅山,致使经法传授断 缺,散落无遗。李含光乞请离京,返归茅山祖居,搜集经法,重振道业,使上清派圣地又光 耀于世,后又有传人。 李含光,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其二十一代祖李弘,
道教人物:丘处机传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同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札八儿、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
道教人物:唐末五代著名道士真一子彭晓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彭晓(?~954)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本姓程,字秀川,号 真一子,西蜀永康人。少好修炼,与击竹子何五云善。五代后蜀时,明经登第,迁金堂令。 据传遇异人得丹诀,修炼于县内飞鹤山,自称“昌利化(二十四治之一)飞鹤山真一子 ”。常以篆符为人治病,号铁扇符。能长啸,为鸾凤声。蜀主孟昶屡召,问以长生久视 之道
道教人物:道门论辩家——李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盛唐道士中,以独特的入世观点著书立说,警戒世人的只有李筌 一人而己。李筌由仕入道,坎坷异常,体世深刻,洞察时事,思辩敏锐,著书立说,立意新 ,措辞奇,尤其是以人定胜天的天道观著称于世,下开中唐柳宗元、刘禹锡天论观的先河, 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贡献。 一 嵩山岩洞得《阴符》 骊山老母说
道教人物:龙门派第一代大律师-赵道坚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赵道坚(1163-1211),原名赵九古,道号虚静子,人称虚静先生。他是金末蒙元时期全真道的重要人物,生前曾是丘处机最器重的弟子,逝世后被龙门派尊奉为第一代大律师。赵道坚出生于世宦家庭,父亲为淄州(今山东淄博)太守,后改同知平凉(今甘肃平凉),举家随迁。赵道坚小时天资澹静,风清骨奇,喜欢参悟道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