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佛教故事:一念贪心转世变鬼 恳求高僧超拔苦难

佛教故事:一念贪心转世变鬼 恳求高僧超拔苦难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34 更新时间:2024/1/27 5:43:41

证严法师这个故事出自唐惠详法师所撰《法华经传记》,当然自由发挥部分很多。故事中这位高僧叫慧果,是时期豫州人。中提到的“瓦观寺”,应该是“瓦官寺”(可能录入文本出错),原是东晋所建名刹,位于六朝古都建康。此外,据《法华经传记》记载,慧果大师抄写《法华经》后,这位啖粪鬼已投胎转世,重得人身,与证严法师故事中结局稍有出入。

在佛教中有一段故事——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的道理。

有一天,在半夜时分,他忽然肚子不舒服到厕所去,刚走到厕所门口,却见一个鬼站在外面。高僧一到,鬼立刻五体投地顶礼跪拜,高僧就问鬼说:“你为什么守在厕所门外,看你那么虔诚,为什么会堕入鬼身呢?”

鬼就跪在地上悲泣地说:“过去生我也出家,当时在寺院中掌过香灯、知客等执事,在那期间不小心犯了戒律,所以死后就堕落做啖粪鬼。我知道大法师您的德行很高,唯有以您的德才能超拔我。”

这位法师就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事?”

鬼说:“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一定是犯了戒律,所以才会受业报,但是不知犯了哪条罪?”

法师就说:“不管犯了哪条罪,都是从身口意三业所造。你是否曾犯杀、盗、淫?”

那个鬼说:“没有啊,我出家以后,身没有犯杀、盗、淫。”

法师就又问:“你是不是犯了口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鬼想了想说:“妄言倒是没犯;恶口就难免了;两舌呢?也是难得清净;绮语也不敢说完全没有。”

法师再问:“在心意方面,是否犯贪、嗔、痴?”

鬼想了想就说:“很有可能是贪心,这就是我的病。以前做香灯、知客的时候,难免要面对很多人,在这当中,我有时会生起不清净心,贪了香油的供养,也贪图供奉的金钱,这个‘贪’可能是我最大的罪;‘嗔’也没办法控制:‘痴念’也有,因为我智慧未开,时时心中都有烦恼。我想我的业,可能是犯在口业意业。”

他真心诚意要改过,就法师说:“我知道错了,请法师代我做功德。”

他说:“在柿子树的下面,有三千钱在那儿,希望您请人掘出柿子树的树根,拿出埋在那里的钱,请为我做好事、超拔我的苦难。”

法师等到天亮时,就邀几个人带着锄头,到柿子树下挖掘,果真挖出一个瓮,里面有三千钱。法师就用那三千钱为他写了一部《法华经》,剩下的钱全部拿去救济贫困。

过了一星期后,那个鬼又来到法师的寮房,向他顶礼答谢说:“我的业已经转了,比过去好很多,以后我还会努力精进再精进,希望能脱离鬼身,将来回归人道,好好修行。”礼拜之后,鬼就消失了。

生命的过程多么奥妙,而凡夫却往往无法了解。当我们造福时,可以得到多少福报?造恶时,又将承受什么样的报应?学佛就是要活得明明朗朗,了解为善作福,以后所有的善果都是自享的;为非作歹,一切的业也都必须自己承担,这就是修行所应了解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相关资料:《法华经传记•宋京师东瓦官寺释慧果》

释慧果,豫州人,少以蔬苦自业。宋初游京师,止瓦官寺,诵《法华》《十地》。尝于圊厕见一鬼,致敬于果云:“昔为众僧作维那,小不如法,堕在啖粪鬼中。法师德素高明,又慈悲为意,愿助以拔济之方也。”又云:“昔有钱三千,埋在柿树根下,愿取以为福。”果即告众掘取,果得三千,为造《法华》一部并设会。后梦见此鬼云:“已得改生,大胜昔日。”果以宋太始六年卒,七十有六。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佛教故事:大慈悲!为救野鸡 不惜割舍自己耳朵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智舜禅师为了救一只野鸡,甘愿舍弃自己的双耳,这是何等的慈悲。星云大师用这个小故事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智舜禅师的德行,证实了这句话。这也是禅师视四大假合的色身如同臭皮囊一样,故此能够无有痛苦、身心自在。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

  • 十则佛教小故事 助你参禅悟道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放下 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 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晚上

  • 僧人因贪心死后堕鬼道 一部《法华经》将其救助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证严法师这个故事出自唐惠详法师所撰《法华经传记》,当然自由发挥部分很多。故事中这位高僧叫慧果,是刘宋时期豫州人。文中提到的“瓦观寺”,应该是“瓦官寺”(可能录入文本出错),原是东晋所建名刹,位于六朝古都建康。此外,据《法华经传记》记载,慧果大师抄写《法华经》后,这位啖粪鬼已投胎转世,重得人身,与证严

  • 恶口之祸:出家僧对圣人造恶口 诚心忏悔免堕地狱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朋友!你见过夫妻间吵架么?如果见过,大底能领略那种不顾一切,让对方怎么不痛快自己就怎么说怎么来,然后自己就畅快,在这种场合人们的嘴巴威武的像狮子之口,说吞噬一切毫不夸张,而舌头则像激光之剑,摧毁一切,多少夫妻从此陌路。 至于人,舌头除了啖食众生,撒谎骗人,没错,第三个用处,就要算“恶口”。简单来讲

  • 佛子精诚学佛亲眼看见高僧显灵 连妖怪也奈何不了他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能不能重现于世为他人所见?《北周书·儒林传》记载,卢光跟随北周皇帝出猎,亲眼看见高僧显灵,劝止滥杀野兽。这位无名高僧圆寂之后,生前用过的瓦钵和锡杖,都已慢慢没入泥土,也不知经过多少年,但在山上野兽遭遇捕杀之时,却又现身出来,化解一场杀戮,真是所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凡是明白

  • 释迦牟尼一生遭遇的三次陷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没有黑暗显不出光明,没有罪恶不知道善美,大觉佛陀的僧团中,遭遇种种的迫害,那像是注定的天经地义之事。然而每次中伤与迫害,反而助长佛陀的威望,佛法的宣扬。世间永远是正法与邪魔斗争的世间,正法越是兴隆,魔王的迫害就越会加重。这是没有可疑的,佛陀是信他的人的救星,是外道魔鬼的对头,不能战胜外道魔鬼,就不能

  • 弟子对佛法的六大疑问 六祖慧能如此解答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唐代有一位神会禅师,俗姓高,是湖北襄阳人。童年时就从师学经史,尤好老、庄之学,后来读《后汉书》知有佛教,后于国昌寺从颢元出家。 他13岁时,从荆州玉泉寺前往广东韶州曹溪处参拜六祖慧能。 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重。为了增广见闻,不久他又北上参学。先到江西青原山参拜行思禅

  • 他外出旅游后做了这个决定 影响千年至今无人超越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悉达多太子十七岁时,净饭王为他选择了一个德貌双全的女子与他结婚,名叫“耶输陀罗”,但是太子多生多世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所以身处尘劳之中,心常清净无染,真是和莲花一样,生自污泥而不染。 到了十九岁时,悉达多太子由于久居深宫之中,心里很想到外面去游玩,就跟净饭王请求。父王派了许多大臣和宫娥

  • 外国高僧在五台山痛哭流涕 竟然是因为这件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唐朝时,北印度有一位佛陀波利,是罽宾国人。他怀着为教殉道的精神,到处探询灵异的胜迹。由于听说震旦(中原)有文殊大士的住处,特地长途跋涉,渡过流沙,要来礼拜参见。经过千山万水,到了仪凤元年才抵达中原。 到了五台山南边,阳岭的地方,放眼望去,但见林木参天,遍地名花异草。仰头五峰在望,心中感到非常的欣慰

  • 念佛持咒一心不乱的超级秘诀在这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从前有个国王,他看见出家人整天没有事做,只是不断地念佛,觉得不以为然。 有一天,他问出家人道:“我听说修行的人,必须刻苦,方能成就道果,你们整天清闲没有做事,只是念佛,哪里会有成就?”那出家人说:“修行并不在刻苦不刻苦,而是在生死的心切不切。出家人虽然整天清闲,只念一句阿弥陀佛,但是他求了脱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