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末时期哪位统治者,最终废除了“满汉不通婚”的祖制?

清末时期哪位统治者,最终废除了“满汉不通婚”的祖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316 更新时间:2023/12/19 4:48:35

满汉通婚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二十三日慈禧发布的废除民族隔离的政策。严格来说是旗民不结亲,是满族的旗制,祖制或祖训,后来渐渐成了全族人的定规,而并非大清律的一条。尽管没有律令方面的严格规定,但满族人几百年来基本遵守这条定规。自女真建国以来,历史记载的满汉通婚的例子很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但其间也有一些例外。顺治五年(1648年),摄政王多尔衮告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世祖实录》第四十卷)。可是,几天之后,多尔衮对于满汉通婚作了进一步规定:凡希望嫁给汉人的满族官员之女需呈明户部,登记户口;希望嫁给满人的汉族官员之女也需报户部登记;非官员家妇女许配满人听其自便,无须报部。并告诫满人务必合法结婚,除了正式的妻子,不许另占汉族妇女。

看来这个通婚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官家子女要通婚必须要申报,并非自由通婚。民间虽开了绿灯,但真正照此执行的人很少。

满汉通婚的倡议在多尔衮生前很难推广开来,基本上名存实亡。两年后,多尔衮出猎时死于途中。多尔衮死后受到清算,他被追夺了生前的名誉和爵位。当年满汉通婚的倡议也随之成为多尔衮的大逆罪状之一。至于后来鳌拜等四位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期间,政治上更加趋向保守,朝野刮起一股恢复八旗祖宗旧制的风气。已趋缓和的满汉关系再度紧张,满汉不得通婚更是成为天条,满人汉人都不得违反,违者严惩。

乾隆年间有一个“曲线通婚”的故事,这就是乾隆嫁女的故事。乾隆把自己的女儿过继给大臣于敏中,于是公主就变成了汉家女。然后乾隆把女儿嫁给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孙衍圣公孔宪培。这样就没有违反“满汉不通婚”的祖制。《清史稿》里只有一句提到孔宪培:“宪培,字养元。乾隆五十九年,卒。子庆镕袭。”

清末最终废除“满汉不通婚”祖制的,是慈禧太后。实质上,“满汉不通婚”是个误传,按血统倒推,佟养性还是中原入满的汉人,其后多为满人皇后嫔妃。

到了光绪朝,汉满两族因为长期的杂居,早已没有什么纯正的满人。但是“满汉不通婚”的规定仍然十分严格。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但经历山摇欲坠原本强烈抵制变法的慈禧太后也开始推行较之前更为彻底的新政。西太后(慈禧)1901年在西安宣布“变法”开始,几年中清朝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其中包括满汉通婚。

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二十三日,慈禧发布懿旨:我朝深仁厚泽,沦浃寰区。满汉臣民,朝廷从无歧视。惟旧例不通婚姻,原因入关之初,风俗、语言或多未喻,是以著为禁令。今则风同道一,已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毋庸拘泥。

至汉人妇女,率多缠足,由来已久,有伤造物之和。嗣后搢绅之家,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积习。断不准官吏胥役藉词禁令,扰累民间。如遇选秀女年份,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免蹈前明弊政,以示限制,而恤下情。将此通谕知之。1902年2月1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清政府选派八旗子弟出洋游学;再次宣布准许了满汉通婚。

标签: 清末满汉不通婚

更多文章

  • 杭世骏提出的满汉待遇问题,为何会使得乾隆如此不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杭世骏

    乾隆年间,大臣杭世骏曾上奏皇帝指出“满汉官员待遇不一”的问题,之后,皇帝盛怒之下将杭世骏的乌纱帽摘掉,并遣其回了老家。那么,为什么这件事会使得皇帝如此不满呢?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推行了“以满治汉”一政策,后来,皇太极又将其调整为“以汉治汉”的政策

  • 在今天看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元朝如此之快走向了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灭亡

    大家都知道,元朝是由蒙古人忽必烈建立,他的祖父成吉思汗曾在公元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并且横扫欧亚大陆,被称为一代天骄。后来忽必烈登上汗位后,于1271年建立元朝。当时,蒙古军队几乎势不可挡,1279年,元军在崖山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至此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了中国。可每曾想到的是,强大的元朝在1

  • 北宋王朝有一个“富宋”的绰号,问题是北宋凭什么能这么富?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富宋

    两宋王朝有一个绰号,就是“富宋”。这个“富”字,放在繁华风雅到出名的北宋身上,真是全方位富到亮眼:官员俸禄空前高,补贴也出名丰厚。城市经济也热闹,老百姓也腰包鼓,照司马光的说法,唐朝有钱人才穿的丝织品,宋代一线城市里贩夫走卒都穿。国家花钱更大气,汉唐老百姓白出工的劳役,宋朝全变成政府花钱雇人。精锐禁

  • 宋朝的开国者为何能如此高风亮节?最主要的原因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开国者

    大宋开国后的某一天,赵普找到赵匡胤,要求解除武将手上的实权,这一提议让高干子弟出身的宋太祖很是为难,那些都是自家一起玩儿大的兄弟,后来又南征北战,助朕黄袍加身,怎么能卸磨杀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于是,赵匡胤对赵普表示,该建议被驳回,朕对他们很放心,况且,还是自家兄弟

  • 木兰围场作为清朝时期的皇家围场,它有什么发展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木兰围场,清朝

    说起木兰围场,想必大家都不是很陌生,随着近几年的清宫剧热播。里面也会经常提到皇家的生活,而作为清朝时期皇家的围场,这里也成了现如今的旅游胜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在辽代时期这里曾经就是蒙古君王的领地,用作围猎避暑的地方。后来到了大清王朝,康熙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就

  • 朱元璋各封了哪些藩王?和当地的政府官员的关系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藩王

    说到明朝的朱元璋很多网友都说了其实这个人真的不简单的,最大的功绩就是推翻了蒙元的统治,恢复了名族的平等这样的事情了,说到帝王很多网友都知道需要三宫六院的媳妇很多,所以孩子也很多了,朱元璋有25个皇子,这25个皇子都分到了各个地方做了王,那么这些王和当地的政府官员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

  • 乡君作为中国古代女性的封号,始于晋武帝哪位将领之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乡君,晋武帝

    乡君是中国古代女性封号,始于晋武帝封羊祜妻为万岁乡君。唐勋官四品有封者之母或妻封乡君,宋废。金五品文散官朝列大夫、武散官宣武将军以上之母或妻封乡君,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封县君。明郡王玄孙女封乡君,清入分镇国公、辅国公及贝勒侧室之女称“乡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世袭制”在古代是什么传承制度?它起源于哪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世袭制,古代

    “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下的传承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执政的君主也有承接,君主与君主之间可能有血缘关系,但不一定就是

  •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名人?为什么这个时代能人辈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春秋战国,名人

    春秋战国是中国的一个大争之世,也是我们中华文明思想的巅峰之时,这个时代是非常牛的,能人辈出,史诗级的大家巨匠几乎都是扎堆出现,这个时代自然也无愧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的国宝巨著有着《论语》《道德经》《庄子》《韩非子》《孙子兵法》《鲁班书》等等,无论是哪一部书,它的高度都只能让后世望其项背。再说

  • 所谓“物勒工名”是什么意思?它最早出现于古代的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物勒工名

    所谓“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我们可以理解成刻的意思,物就是所有的器物,在器物上面要刻上制造者的名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次出现吕氏春秋上首次提到了“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