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朝的开国者为何能如此高风亮节?最主要的原因又是什么?

宋朝的开国者为何能如此高风亮节?最主要的原因又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10 更新时间:2024/1/28 18:15:51

大宋开国后的某一天,赵普找到赵匡胤,要求解除武将手上的实权,这一提议让高干子弟出身的宋太祖很是为难,那些都是自家一起玩儿大的兄弟,后来又南征北战,助朕黄袍加身,怎么能卸磨杀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于是,赵匡胤对赵普表示,该建议被驳回,朕对他们很放心,况且,还是自家兄弟,知根打底,料定自己人不会反叛,而此时,赵普回怼了一句,当初周世宗对待陛下如何?顿时,周围的空气陷入死寂,赵普拨动了太祖皇帝心中的那根弦,他仿佛想到了很多,思绪良久,那次会面之后,便有了杯酒释兵权,对武将的实权渐渐剥离。

周世宗是赵匡胤心中永远解不开的结,北宋代周而立,他永远无法忘记,当初要不是周世宗,自己永远不可能掌握兵权建功立业,两人关系本情同父子,没想到,最终,赵匡胤反戈一击,借助陈桥兵变将对方的子嗣赶下台,完成了一次宫廷政变,可能得国不正,也可能固有的贵族情怀让赵匡胤始终难以面对煎熬,所以,在赵家的太庙中立着一块石碑。

据说,这块石碑记录着祖训,每一代宋朝统治者祭拜宗庙都必须亲赴前往背诵,为了避免秘密外传,大殿平时锁着,管理官员必须选拔不识字的,到了祭祀时间,皇帝亲临才能将门打开,过后又将门锁上,没人知道在赵家的宗庙里记述着什么,直到金军破城而入,一场靖南之役才把这一段尘封的往事展现在后人的面前。

族训第一条就要后世优待柴氏子孙,即便柴氏犯罪也不能使用刑罚,就算柴家子孙犯了谋逆罪,最多只能牢狱之中由皇帝赐酒自尽,不能将他们公然的拖入市井进行斩杀,同时,保证了其他未受株连的柴家子孙不会受到连坐之法,石碑的第二条告诉后人,大宋朝不杀读书人,凡上书言事者,言之无罪,并且,太祖皇帝要求后世子孙不得违背诺言。

由此可见,赵匡胤自始至终都把柴家当成自己的恩人,并竭力的保护好对方的后人,古代皇权社会,政权更迭避免不了杀戮,如果不杀前朝宗室,难免会有人借用对方的旗帜兴风作浪,所以,在宋朝开国之前的历代皇朝之中,将前朝宗室屠戮殆尽是基本的戏码,哪一个封建和专制的朝开国之时不是血迹斑斑?

然而,大宋的开国者却能如此高风亮节,除了从小受到的教育较好之外,还有着深远的政治考量,北宋立国之时,当时疆域尚未平定,除了北宋之外,仍有多个政权与其并肩,在西南方向,后蜀统治着大片土地,东南方向还有吴越及南唐,南方有两个政权如鲠在喉,分别是南汉和荆南,而北方不仅有一个汉国,还有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契丹,赵匡胤早就把统一华夏作为己任,如果对柴家人使用屠戮,今后,其他政权统治者就不会安心受降,宋军抵达之前,肯定会拼死抵抗。

不仅仅是柴家后人与赵宋政权相安无事,周朝很多文武大臣也照样被赵匡胤留任,没有被迫害,他还命令所有士兵不得对前朝旧臣黎民百姓进行袭扰,如有违犯者,杀无赦,赵匡胤上位可以说兵不血刃,除了柴家交出政权外,所有人都得到了优待,整个社会平稳过渡,朝廷运转一切照旧,都显示赵匡胤宽广的胸怀和体量。

也正是王者的仁慈,让大宋很快便统一了周边政权,并且,赵家子孙在治理天下时尤其宽宏大量,宋朝和任何专制王朝都不同,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体恤民情,当时造就了国强民富的政治局面,而且,宋朝对读书人的重视简直无以复加,也许是仁者治天下,大臣可以在殿前触怒龙颜而不担心遭清算,后世一直把它当成读书人黄金的年代,宋朝皇帝也个个文采风流,诗词歌赋,书法画画样样精通,这都和政权的缔造者赵匡胤宽仁的性格离不开关系,正是由他的开国政策定下了基调,所以,大宋朝才被历史学家称为开明专制。

标签: 宋朝开国者

更多文章

  • 木兰围场作为清朝时期的皇家围场,它有什么发展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木兰围场,清朝

    说起木兰围场,想必大家都不是很陌生,随着近几年的清宫剧热播。里面也会经常提到皇家的生活,而作为清朝时期皇家的围场,这里也成了现如今的旅游胜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在辽代时期这里曾经就是蒙古君王的领地,用作围猎避暑的地方。后来到了大清王朝,康熙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就

  • 朱元璋各封了哪些藩王?和当地的政府官员的关系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藩王

    说到明朝的朱元璋很多网友都说了其实这个人真的不简单的,最大的功绩就是推翻了蒙元的统治,恢复了名族的平等这样的事情了,说到帝王很多网友都知道需要三宫六院的媳妇很多,所以孩子也很多了,朱元璋有25个皇子,这25个皇子都分到了各个地方做了王,那么这些王和当地的政府官员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

  • 乡君作为中国古代女性的封号,始于晋武帝哪位将领之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乡君,晋武帝

    乡君是中国古代女性封号,始于晋武帝封羊祜妻为万岁乡君。唐勋官四品有封者之母或妻封乡君,宋废。金五品文散官朝列大夫、武散官宣武将军以上之母或妻封乡君,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封县君。明郡王玄孙女封乡君,清入分镇国公、辅国公及贝勒侧室之女称“乡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世袭制”在古代是什么传承制度?它起源于哪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世袭制,古代

    “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下的传承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执政的君主也有承接,君主与君主之间可能有血缘关系,但不一定就是

  •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名人?为什么这个时代能人辈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春秋战国,名人

    春秋战国是中国的一个大争之世,也是我们中华文明思想的巅峰之时,这个时代是非常牛的,能人辈出,史诗级的大家巨匠几乎都是扎堆出现,这个时代自然也无愧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的国宝巨著有着《论语》《道德经》《庄子》《韩非子》《孙子兵法》《鲁班书》等等,无论是哪一部书,它的高度都只能让后世望其项背。再说

  • 所谓“物勒工名”是什么意思?它最早出现于古代的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物勒工名

    所谓“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我们可以理解成刻的意思,物就是所有的器物,在器物上面要刻上制造者的名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次出现吕氏春秋上首次提到了“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

  • 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有哪两个?又有着怎样的伦理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重农抑商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商业对中央集权统治基础的小农经济的会产生威胁;二是商业威胁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府行使其广泛的公共职能。但是这种结论只注意到了一方面,没有注意精神文化方面的原因,没有注意到“义利之辨”、“重义轻利”观念为代表的伦理思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西汉的外戚专权是怎么产生的?其实都是权势在作怪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汉,外戚专权

    刘邦去世是时候,汉惠帝刘盈软弱,吕后把持了朝政。为了更好的控制刘姓家族,吕后把一些姓吕的女子都嫁给了刘家的公子为妻,以便监视刘家人的一举一动。不仅如此,吕后还重用吕家人,比如吕产、吕禄等人,把他们都封了王。刘家人感到非常的生气,但是无可奈何,毕竟吕后是以残暴出名的。吕后死了之后,这些姓吕的人就开始兴

  • 西汉为何没有出现很明显的宦官专权?外戚势力太过于庞大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汉,外戚

    西汉没有出现很明显的宦官专权(只在汉元帝时期有过短期的宦官专权),整个西汉最明显则是外戚专权和权臣(文武)。同样,东汉窦融一脉窦氏外戚,从东汉建国到末期其势力都较大。为此,我们可以说,西汉宦官没有专权正是外戚势力庞大压制了宦官专权。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个很明显,皇帝

  • 刘邦不但自己为政贤明,还对自己的继承人提出什么为政要求?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继承人

    自刘邦建立西汉,到王莽篡位建新朝,在西汉的二百一十年间,这个王朝共出现了十二位帝王。其中,光是贤明赞誉千古未绝的帝王,就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和汉宣帝刘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刘家能出如此多明君,首先便与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