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和帝做了什么前人不敢做的事情?他又是怎么消灭外戚势力的?

汉和帝做了什么前人不敢做的事情?他又是怎么消灭外戚势力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84 更新时间:2024/1/20 10:38:59

窦氏兄弟在和帝朝初期,几乎完全掌控着朝政。当时名义上最尊贵的官职是太傅,窦宪看前太尉邓彪为人胆小怕事,名声倒很响亮,就推荐由邓彪出任太傅。此后窦宪想要做些什么,在外朝就指使邓彪率领百官上奏,在内朝就恳求窦太后盖章批准,诸事都得以畅行无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窦宪并没能开心太长时间。章帝去世后不久,齐殇王之子、赐爵都乡侯的刘畅来到雒阳,和窦太后勾搭上了。窦宪唯恐权力被刘畅所夺,就派刺客暗杀了刘畅,并且嫁祸于刘畅之弟利侯刘刚。纸里终究是包不住火的,窦太后知道真相后,大为恼怒,想要严惩窦宪。窦宪慌乱之下,请求领兵出征匈奴以将功赎罪。

永元元年(89)六月,南匈奴派来使者,恳请汉朝发兵攻打北匈奴。于是窦太后就派窦宪为车骑将军当主帅,以执金吾耿秉任其副将,征发北军和沿边诸郡士兵近万人,会合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的万余骑兵出朔方鸡鹿塞,同时南单于率万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率羌兵8千,与南匈奴左贤王安国万骑出稒阳塞,三路并进,征讨北匈奴。

双方主力在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展开大战,最终汉军取胜,斩首1万3千级,虏获牲畜百余万头,北单于兵败逃亡。战后,温犊须、日逐、温吾等81个匈奴部族投降汉朝,总计人口20余万。窦宪乘胜追击,一直杀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麓,还派班固写了一篇记功的文章,刻成石碑立在山上。

窦宪退兵前,命令司马吴汜、梁讽带着诏书和黄金、锦缎,前去追赶北单于,向他宣示汉朝的威德,说明如仍不肯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吴汜、梁讽经过之处,匈奴人纷纷前来归降,前后超过万余人。最后他们在西海边追上了北单于,北单于当场跪拜,接受诏书,派他的弟弟右温禺鞮王前往雒阳,商谈投降事宜。

窦宪立了大功,得意洋洋回到都城,永元二年(90)九月,窦太后下旨,拜他做大将军,位置在三公以上,太傅以下——原本大将军这个职务,官职是要略低于三公的,现在因为这位外戚的关系,反而高于三公了。当年十月,南匈奴再次发兵攻击北匈奴,捉获了北单于的妻妾、子女5人,斩首8000级,俘虏数千人。窦宪一看,北匈奴很快就要灭亡了,我还接受他的投降干嘛?于是上奏和帝,誓要将边患彻底扫灭。

永元三年(91)二月,窦贤派耿夔、任尚等将率兵出居延塞,大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在今蒙古国阿尔泰山),北单于率残部向西方逃遁,从此不知所踪。此战汉军出塞5000余里,仍能大胜而还,是汉匈战争爆发以来所从未有过的,可以算是个奇迹。

窦宪平定北匈奴,威名大盛,从此窦氏兄弟更是专擅朝纲,连窦太后都无法制约他们了。和帝逐渐长大,看到朝廷大事都由舅舅们做主,心里非常不乐意,偶尔露出厌烦之色,被窦宪等人见到,就想要废黜和帝,另立一个年纪小、好控制的侄子当皇帝。和帝知道了舅舅们的图谋后,准备先下手为强,可是自己虽是皇帝,却势单力孤,找谁去商量好呢?他左思右想,最终想到了宦官、钩盾令郑众

郑众字季产,为人机敏,很有心计。当时内则宦官,外则朝廷大臣,人人都阿谀奉承窦氏,只有郑众洁身自爱,不肯和他们同流合污。和帝因此密召郑众前来商议,定下了剥夺窦氏兵权的计划。

永元四年(92)六月,和帝突然驾临北宫,下诏让执金吾、五校尉等军官领兵严守南、北两宫,并且关闭雒阳城门,搜捕窦氏的党羽邓叠、邓磊、郭璜、郭举等人,全都即刻斩首,家属流放合浦(今广东合浦东北)。掌控住了禁卫军以后,和帝派人收取窦宪的大将军印信,改封他为冠军侯,要窦氏兄弟全都回去封地居住。窦宪、窦笃、窦景三兄弟回到封地后不久,就被勒令自杀,只有窦瓌因为素行还算良好,加上河南尹张酺上书为他求情,才暂时得免一死。

就这样,煊赫一起的窦氏家族,瞬间就覆灭了,当时和帝年仅14岁,可谓少有奇才。不过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汉和帝一生中大概也就做过这样一件大事和好事,他踢开窦太后和窦宪,亲自执政的政绩,只有比母亲和舅舅更为糟糕。

顺便提一句,因为窦宪一案的牵连,历史学家班固也被逮捕下狱,不久后病死狱中。班固一直想要学习《史记》体裁,创作一部全方位反映西汉朝的断代史,可惜没能写完就离开了人世。班固除兄弟班超外,还有个妹妹名叫班昭,因为嫁给了曹寿,人称曹大家,学问也非常优秀,于是和帝就下诏允许班昭继承其兄未竟的事业。这部史书,由班固主创,班昭和大学者马融之兄马续补充完全,就是后世得以和《史记》并称的《汉书》,又称《前汉书》。

和帝因为郑众的帮助诛灭了窦氏,感其功劳,就任命郑众为大长秋,参与政事——这是东汉宦官擅权的开端。其实最初的恶果是从光武帝时代就种下的。东汉以前,内廷侍从有宦官,也有士人,光武帝则一律任用宦官,包括皇帝身边的亲信顾问中常侍、负责传送内外信息的黄门侍郎等要职,从此大都落到了宦官手里。东汉内朝之权大过外朝,而内朝的尚书们和皇帝联络,都要通过宦官,则无形中必然会受到宦官的钳制。

除了联手宦官,击败外戚外,永元十四年(102)十一月,和帝又做了一件前人不敢做的事情,他竟然封郑众为鄛(音巢)乡侯——宦官得以封侯,就是从此开始的。东汉继外戚势力掌控朝政后,宦官势力也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前后相差不过数年,全都在和帝朝。

标签: 汉和帝外戚

更多文章

  • 汉安帝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安帝,皇帝

    汉安帝名叫刘祜,他的祖父是汉章帝刘炟,祖母为宋贵人。宋贵人因为生下儿子刘庆,遭到当时的窦皇后的嫉恨。建初六年(82),窦皇后诬陷她“厌胜”(也是一种诅咒害人的方法),派小黄门蔡伦前往审讯。最终宋贵人自杀,刘庆因此与太子宝座无缘,被封为清河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河王

  • 汉宣帝以后匈奴南下侵扰多吗?竟想让汉军不再出塞远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宣帝,匈奴

    中兴盛世,不只体现在内部政治经济的和谐与稳定上,在对外关系方面,宣帝朝也颇值得称道。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始二年(前72),匈奴西攻乌孙,乌孙昆弥(即国王)狂王和汉朝远嫁过去的解忧公主(楚王刘戊的孙女)上书,称愿发精兵5万骑,帮助汉朝打击匈奴。此时还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

  • 汉元帝为何要好言抚慰石显?成语“任劳任怨”又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元帝,石显

    刘奭相当走运,他是宣帝还在民间的时候,和许平君生下的长子,宣帝进宫当了皇帝,他也就被立为太子。因为过于崇儒,刘奭遭到宣帝的疏远,宣帝曾一度想改立张婕妤之子淮阳王刘钦为太子,但终于顾念糟糠之妻的情谊,没有真正施行。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孝元皇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

  • 刘邦为何会接受汉中王的称号?因项羽有着强大势力以及声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汉中王

    秦二世三年(前207)八月,赵高杀秦二世,并且遣使向刘邦求和,“约分王关中”,遭到拒绝。九月,秦去帝号,不久秦王子婴杀赵高。十月,刘邦兵临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子婴捧着皇帝的玺、印、符、节前往降伏,秦朝至此灭亡。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率军西进,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

  • 刘邦为汉朝开创了什么制度?他死后又遗留了哪些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几乎毕生都在戎马倥偬中度过,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王朝,却并没有仅仅满足于军事上的胜利。还在称汉王的时代,他就命令萧何留守关中,辅佐太子刘盈,创建法律,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汉王四年(前203)八月,汉“初定算赋”,即首次确定了人头税制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祖

  • 楚国的国力更加衰落了,为何秦国李信还会攻楚失败?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李信

    秦国灭掉魏国之后,秦王嬴政又把战略重点从中原转移到了南方荆楚地区,并且把下一个攻击的目标锁定为楚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楚国在战国早期的时候也有过变法活动,当时吴起从魏国来到楚国,受到楚悼王的重用。一年后,吴起担任楚国令尹,开始主持变法。他认为当时楚国兵力弱、国家贫困

  • 王翦是怎么打消秦王嬴政疑心的?为何战争结束就辞官回家?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翦,秦王

    秦王嬴政接到李信兵败自杀的消息后,他实在不敢相信,一贯所向无敌的秦军竟然也会失败得这么惨重,沉思了很久,喃喃自语道:“骄兵必败呀!是本王助长了他的骄气,才会有今天的失败。”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直静静地坐在旁边的王后,这时起身安慰他说:“大王,胜败乃兵家常事。况且,兵

  • 古人为什么喜欢往袖子里装东西?不会掉出来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赵武灵王

    我们在看历史相关的影视作品时,常常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景,那就是古人经常能够从袖子中摸出些钱袋、书信、奏折之类的物品,而且用完之后,还能在放回去,拿出来的时候很方便,放回去的时候,居然也不会掉出来,简直就像玄幻小说中的“空间储物袋”一样神奇,那么古人的袖子到底是什么构造,,为何不会掉下来呢?首先,

  • 李斯对秦始皇有多大的帮助?竟为秦始皇推荐了许多人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斯,秦始皇

    在秦国的朝堂上,不仅有李斯、韩非这样主内的谋略家,还有一批如姚贾、顿弱一样的外交家。当然,那个时代的外交家大多是纵横家出身,姚贾、顿弱也不例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姚贾是魏国大梁人,史书上说他出身“世监门子”,就是说他的父亲是看管城门的小兵。可见姚贾的出身不好,社会地

  • 唐玄宗时期三王冤情最终平反了吗?又是何时平反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玄宗,三王冤情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唐玄宗——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朝第六位皇帝,以开创“开元盛世”和与大美女杨贵妃的爱情著称于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另一个主人公武惠妃(699年-737年),是李隆基早年的宠妃(那时还没有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