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故宫里也有京白梨 深得皇帝喜爱

故宫里也有京白梨 深得皇帝喜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875 更新时间:2023/12/6 2:42:31

承乾宫的梨花

紫禁城肇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落成。倏忽之间,即将迎来600年的诞辰。

600年间,星移斗转,沧海桑田。粪土当年万户侯。而紫禁城草木,却葱茏葳蕤,生生不息。它们无疑是600年紫禁城有生命的见证者。

早先,游客游览故宫的时候,多是围绕宫廷建筑,走马看花。近年来,故宫展览越来越丰富,文物“活了”起来。

游客多了,自然游览也就细节化、个性化了。记得一个春日,当我在故宫珍宝馆从事志愿讲解服务的时候,一个游客忽然向我打听承乾宫的梨花开了没有?

我很愿意听到这样的问询。不仅仅乐于回答,而且回答的时候,心中的花儿好像也绽开了,恨不得把游客立刻就领到承乾宫去。

让文物活起来,当然是一种比喻。但故宫里的草木,真的就是活的“文物”。

故宫里的京白梨在哪儿?

在故宫的开放区里头,有两处可以看到梨花。

寿康宫门前有两棵梨树,承乾宫门前有一棵梨树。这两处的梨花,寿康宫的要比承乾宫的早开三四天,在三月底就已经彻底绽放了,而承乾宫的差不多能坚持到清明。

寿康宫位于紫禁城外西路,在清代为太皇太后、皇太后颐养天年之所。乾隆朝孝圣宪皇太后、嘉庆朝颖贵太妃、咸丰朝康慈皇太后都曾在此居住。

承乾宫位于东六宫,明代为贵妃居所,清代为后妃所居。明崇祯帝宠爱的田贵妃、清顺治帝宠爱的董鄂妃,都曾在此居住。

在很多年前,世襄先生的哲嗣敦煌兄就神秘地对我说,宫里头有京白梨你知道吗?

我的眼睛一亮,我说在哪儿啊?王敦煌露出狡黠的神色说,我不告诉你。

这爷俩都是一个病。啥事都喜欢说半句留半句,有一次王世襄跟我说马上要出书,我问什么书?老头说,保密!

王敦煌之所以跟我说宫里有京白梨,是因为我对京白梨做过一些调查研究。

敦煌兄很认可我对京白梨的那些“研究成果”。

我曾经转遍了故宫开放区,也没有发现京白梨,终于等到寿康宫开放了,我看到了那里有两棵老梨树,我于是就眼巴巴地从春天盼到秋天,我倒要看看故宫的京白梨到底在哪儿。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寿康宫的梨树坐了果,我兴奋得跳了起来。这就是紫禁城里的京白梨啊。

这是惟一冠以“京”字头的水果

紫禁城里头种植京白梨,想来也是有缘由的。

京白梨是所有水果里头,惟一一个冠有“京”字头的水果,而且京白梨的原产地就在北京。

京白梨的诞生地就在咱们北京门头沟东山村的青龙沟一低洼有水处,大约在清代中期,这里出现了一棵自然变异的梨树,因为品质优异,于是广为种植,并成为宫廷贡品。到了清朝末年,京白梨的种植已经扩大了面积,已不仅仅限于东山、孟悟两村,更扩展到了妙峰山、军庄、潭柘寺诸乡。

京白梨又名北京白梨,因为个头很小,还叫小白梨。在果形上有平顶、尖顶之分,果皮有细皮、粗皮之别。但品质最优的当属细皮平顶的品种,俗称“荸荠扁儿”。京白梨纵径约4.6至5.5厘米,横径5.4至6.9厘米,单果重75至117克,因为果形标准,把京白梨一个一个摞上去,通常可码六七个而不倒。当然关键还在于内在品质,它的皮极薄,以至于梨与梨之间互相摩擦就会产生褐色的擦痕。经过后熟的京白梨芳香扑鼻,室内放上几个京白梨,往往香气盈室,沁人心脾。果肉细腻,食之汁水四溢,因为石细胞极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所以入口即化。

宫里的未必比得上村里的

从寿康宫的两棵京白梨的树径粗细分析,这两棵树树龄并不是特别老,最早也就是清末种植的,那时京白梨作为朝廷贡品,深得皇帝乃至后妃喜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从门头沟引种两棵梨树自然也非难事。

不仅仅要赏花,还要吃梨,那么就得种两棵,因为京白梨虽然是雌雄同花,但是需要异株授粉。

宫里头毕竟是宫里头。东山村的京白梨之所以品质卓越,除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三面环山,一面向阳,夏季昼夜温差高达20摄氏度,地下水资源丰富,还有就是京白梨要想好吃,需要跟不同种的梨相互授粉,比如京白梨的授粉最佳拍档是小香梨或者烂酸梨,这在过去都是梨把式的不传之秘。

“橘生淮南则为橘”,道理一样,虽然我没有吃过这棵树的京白梨,但是梨的品质一定是比东山村差远了。

不过宫里头既然能吃到进贡来的京白梨,自然也不会指着这两棵树能结出多好的果子。

说白了,也许此地主人就是闲得没事,于是要求整两棵京白梨树,住这儿的都是太皇太后啊,岁数大了,牙口肯定也不行了,只能吃口儿软软乎乎的京白梨了。

“老太太”春天看看花儿,秋天尝尝鲜儿。也不错。

标签: 故宫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唐朝建筑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文化,古代,唐朝建,艺术,建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到唐中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虽“安史之乱”后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唐朝建

  • 浅谈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发展历史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传统,建筑,历史

    中国古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直至今天,其中许多方面仍可为我们在建筑创作中提供有益的借鉴。一、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

  • 说说老北京人放什么风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北京,说说

    瘦燕:三多九如瘦燕: 蝉福齐天黑锅底开学伊始,老师给孩子们留了“找春天”的作业,大概是怕小家伙们胡寻一气,特意说明看看花开了没有,草绿了没有,风筝飞起来没有,还恰逢其时地教他们背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番

  • 愚人节的起源及传说,你都知道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愚人节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Day)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愚人节。节期为公历4月1日,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对象为“愚人”。那

  • 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病毒:文艺复兴,一战停了,中国人开始喝热水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

    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此处省略循环100次)…眼看拐点和春天还没有来,而我们快把自己逼成一个传染病主题新闻研究者/影视作品评论家/学术专著研究者了…这样能不能在精神上提高免疫力?翻阅一些传染病史经典的时候,我越来越感觉,这怎么跟以前小初高的历史课

  • 古代明明是做饭用的“鼎”,怎么成了国家的象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鼎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农民董春生在地里取土时,意外发现了“海内三鼎”之一的毛公鼎。凭借鼎身499字的超长铭文,跻身“中国十大青铜器”之首。当人们关注铭文的同时,忽视了鼎由炊具变成重器的励志之路。上

  •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从日本寄出的捐赠物资上为何写着这八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月同天,山川异域

    最近,由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隶属于中国汉办)支援湖北高校物资的照片,引发网友关注:不是因为物资本身,是因为上面的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盛唐时,日本遣人来中国学习佛法。长屋赠送中国大德的上千件袈裟,边缘都绣着一首偈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也是鉴真法师决心东渡日本传

  • 为什么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出现在唐朝?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隋朝,女皇帝

    文 | 于赓哲摘自《五万年中国简史》“第四章 隋唐:帝国的盛放与凋残”为什么除了武则天,别的时代不会有女皇?主要的原因当然就是唐朝的女性社会地位较高,也就是说,武则天就好比一个金字塔的塔尖,我们不要光盯着这个塔尖,我们要注意到,它底下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然后才会诞生出一个女性

  • 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会盛行近亲结婚?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近亲结婚,古代,中国,社会

    这几天一直在看新版红楼梦,这部电视剧从一出世就被一边倒地批贬,想必看完全剧的人大概没有几个吧。究其原因,老版太经典自不必说,再者是那老版的演员给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更有的是老版的音乐在那个时代可谓一绝,这些都似乎是不可超越的因素,总之,怀旧情结让这新版红楼梦几无立足之地,何况还有那么多的八卦让人反

  • 中国到底有多少钟鼓楼?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钟鼓楼

    ▲ 登上西安鼓楼,老人抬头凝望。摄影/卢文每一座钟鼓楼,都是古城里时间的守望者。在老一辈们的眼中,它们代表着记忆里城市的最高点。在旧屋平房四散于尘烟之前,古城的居民们总是习惯仰望城中高大的钟鼓楼,向外人吹嘘的时候,也不免夸张地称之“半截还在天里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