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此处省略循环100次)…眼看拐点和春天还没有来,而我们快把自己逼成一个传染病主题新闻研究者/影视作品评论家/学术专著研究者了…这样能不能在精神上提高免疫力?
翻阅一些传染病史经典的时候,我越来越感觉,这怎么跟以前小初高的历史课本上讲的都不一样呢?
从今往后,我要以一枚忧国忧民的流行病学民科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人类史上的伟大词条了:
01
实际上是这样……
宋朝以前,“南方”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字眼,以至那里的农耕文明发育不良,比北方晚了好几百年。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南方多瘴气。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把云贵川滇当作五毒教的起源:
后来科学家分析,古人恐惧的“瘴气”,其实是以疟疾为首的寄生虫和传染病。
放在今天,全国人民都乐意去海南买房、广州喝早茶、四川吃辣搓麻……
但放在古装片里,可都是贬官发配的凄凉去处啊:
02
实际上是这样……
13世纪开始,欧洲大陆出现了一种超级烈性传染病:黑死病。
一旦感染,患者的皮肤将出现大块黑斑,致死率近100%。
惊恐的人们前往天主教教堂,向神求救。结果发现……
当时治病主要靠祷告,神父群体因此成为被传染的重灾区。为了保命,极个别神父开始跳槽找工作。
作为神职人员,死的死,跑的跑,上帝的威望跟着一落千丈。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等等,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铆着劲儿写书,质疑“神”的权威……
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诞生了,它叫文艺复兴。
03
实际上是这样……
西班牙人踏上美洲大陆,开始了和当地人的贸易交换。所谓“哥伦布大交换”,也包括微观世界里的细菌病毒大交换。
很快,贸易市场沦为殖民战场,传染病充当了战场上的大杀器。西班牙人身上的天花病毒,无意间在原住民中扩散。
当地的阿兹特克人对这种新型病毒毫无免疫,当地约80%的土著被天花杀死,这是印第安种族灭绝的祸首。
礼尚往来,南美土著也为西班牙人送上了一份“大礼”梅毒。哥伦比亚船队返回欧洲后,梅毒病菌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当时的梅毒患者名单非常壮观:高更、梵高、叔本华、尼采、福楼拜、莫泊桑、舒伯特、波德莱尔……
04
实际上是这样……
香水的起源并不是爱情,而是一场传染病。也是黑死病期间,走投无路的欧洲人研发了一系列传染病周边疗法:
放血疗法,鞭打疗法……和不明觉厉的不洗澡疗法。
这个理论蒙了欧洲人两百年。路易十四一辈子只洗过三次澡。他的情妇抱怨:十步之外都能闻到他那股味儿。
为了掩盖身上的臭味儿,法国人发明了一款清新浪漫的划时代产品:香水。
05
实际上是这样……
明朝末年,中国版“黑死病”爆发了,当时被称作“大头瘟”。据古籍记载:感染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毙。
崇祯十七年,大头瘟越来越严重,北京城死了将近一半人口,其中包括大量士兵。运送棺材去城外乱葬岗的队伍,把城门都堵了。
所以当那支客观上并不骁勇善战的农民军打到北京时,连太监都哆哆嗦嗦地站到城墙上了……
在瘟疫的助攻下,农民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北京城,江湖人称:闯王进京。
当天,崇祯皇帝来到煤山(今景山)一棵歪脖子树边,自挂而亡,宣告明朝灭亡。
然而这事儿还有续集。李自成大军攻陷北京没多久,也集体感染了大头瘟……
那时北京并没有封城,伤亡惨重的农民军逃出北京,成了一股南下四窜的传染源。
闯王的军队沦为不祥之军,所到之处,人们避之不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06
实际上是这样……
作为人类史上最古老的传染病,天花不仅屠戮了印第安人,也屠戮了好几个中国皇帝,比如顺治和同治:
但传染病也可以成就皇帝。
话说顺治帝立太子时,曾在两个阿哥里纠结。一个是不怎么讨喜的麻子脸玄烨,一个是心爱的次子福全:
顺治竟然选了麻子脸玄烨:
玄烨成了后来的康熙大帝。而他秒杀福全的原因,是因为幼时染过天花,体内有了抗体,活下来的几率比较大……
可以说,没有天花,就没有后来的乾隆,更没有后来琼瑶小说里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了……
直到今天,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康熙一脸麻子的御像。
07
实际上是这样……
15到18世纪,黑死病至少收割了欧洲5000万人口,一时间,欧罗巴大陆仿若死国。
据记载,因劳动力供给被腰斩,英国的幸存者喜迎涨薪潮,平均工资翻了三倍,工人成为劳动力市场上最强势的议价群体。
于是资本家有了迫切的动力寻求“人力”替代品,大规模的机器被研发出来,史称工业革命。
08
实际上是这样……
爱与正义并不能终止战争,但传染病说不定可以。就拿一战期间横扫地球的西班牙流感来说吧。
彼时疫情汹汹,人们死得猝不及防。有时是早上刚出门……
下午就成了一具僵硬的尸体。
疫情传遍全球,灭掉了2.7%的地球人口,多数是年轻力壮的军人。人死得实在太多,主战国元气大伤,连仗都打不下去了……
1918年,一战提前结束。
09
实际上是这样……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反复爆发霍乱。它至今是我国甲类传染病之一,比SARS的评级还严重,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霍乱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它倒逼马尔克斯拿下诺贝尔文学奖,还倒逼19世纪初的英国政府痛下决心,建立了大规模的城市供水网络。
英国经验后来被欧洲其他国家、美国、日本等复制。
也是那时,英国人道尔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净水器……
霍乱也倒逼中国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革新。
20世纪30年代初的霍乱,促使国民政府开启了历时15年的新生活运动。
这项运动中,国民公共卫生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健康习惯出现了,它流传至今:
从前,热水只是风雅文人泡茶才用的奢侈品;霍乱之后,多喝热水才正式成为中国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眼看小小细菌病毒,竟在人类历史的转捩点如此兴风作浪。看来,人类和微生物,终将在地球上继续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