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寒过,年将至|冬将尽,春将始-不可错过的传统习俗

大寒过,年将至|冬将尽,春将始-不可错过的传统习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3/12/20 22:25:52

《三礼义宗》记载: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今日17时零分迎来大寒节气。大寒,二十四节气的收尾;立春,二十四节气的开端。终点连着起点,首尾相推,年岁又是一轮。

一年冬去,一年春来

四季有序,依此轮回

记得诗人雪莱一句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今日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冬天已经到了尾声

大寒之后,便是立春了

此时家家户户都在备着年货

等待着新春的到来

殊不知

在大寒这一天也有着许多传统习俗呢

大寒习俗

食糯、吃粥

大寒节气这天,

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腊月逢八日喝粥风俗由来已久,

这种粥由米、豆、枣、莲、花生、

枸杞、栗子、果仁、桂圆、

葡萄干、核桃仁等放一起熬制而成。

纵饮

指放开宴乐,纵情喝酒。

东汉蔡邕《独断》称:

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尾牙祭

尾牙是闽南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

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

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

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

如尾牙祭、祭灶等。

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

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关于尾牙祭的演变

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现在很多公司在年末举行的年会,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表演节目,总结一年的工作成绩。

糊窗

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

“糊窗户,换吉祥。”

为了美观,

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

故又称“贴窗花”,

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赶集

即传统的赶年集,

购买腊祭用品,置办年货。

如果说过年是一种仪式

那么赶年集、办年货就是这个仪式的载体

儿时对春节的记忆,也是从赶年集开始的~

最重要的大寒要保暖

大寒来了,故宫历史网愿您天寒人不寒,

心中常存温暖;

人生有酒、有朋友,

依然温暖如初;

不论在哪里,

前方是坦途;

不论做什么,

愿您诸事顺遂,得偿所愿。

标签: 传统习俗大寒

更多文章

  • 古人对抗寒冷有妙招:风度温度样样俱全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人

    春日盎然,但最近天气实属奇怪,一下大着太阳,一下暴雨倾盆,前不久,有些地方突然下起了鸽子蛋的冰雹,突然转冷。现代人对于天气已经有各种对抗办法,在古代,古人们下雪冰雹天如何应对呢?装备有那些?今天跟着古建中国一起了解一下!超实用的“风帽”风帽的名字,大家很熟悉了,其实从剪裁角度

  • 中国姓氏文化暗藏的玄机:诸葛亮其实不姓诸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文化,中国,姓氏

    先来抛一个老梗。A问:鲁迅姓啥?B答:姓鲁。A曰:非也,姓周。B答:蒙我,周迅是女人,我认识。当然,这是个引子。引出了本章的话题,笑谈中国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有“百家姓”的说法,这只是虚指。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的解释,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姓氏,大概有两万多

  • 藏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藏族,属于,服饰,主要,从事,原始,不同

    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人种属于蒙古人种。中国境内有人口约541万余人(2000年)。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当时甘青一带西羌诸部已与汉朝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

  • 草原上世代相传的印记文化:马烙印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化

    元代《文姬归汉图》中的马烙印蒙古文烙印元代八思巴文烙印火撑子纹烙印叉子纹烙印马烙印,打马印,蒙古语称“塔穆嘠”,是蒙古族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马印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智慧的结晶。马烙印与蒙古民族的牧马业管理、社会生活、风俗礼仪、文化艺术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 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看宋朝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习俗

    ​如果你在饭局上跟人提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对方想到的很可能不是李清照的词,而是一部热播电视剧,一部以宋朝女性为主角、以家族争斗为主线的电视剧。这部剧结构严谨,情节紧凑,三观正确,除了给很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带来了追剧的快感以外,它甚至还能贴近历史,让咱们现代人从某些

  • 揭秘为何韩国要说中秋节是他们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秋节,揭秘,韩国

    每逢中秋节三天假期,欣喜的同时我们却发现,这中秋节已经被别家“注册登记”了,而且还是我们的近邻韩国,这“传统节日属谁”的话题可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在中国学术界和民间就产生了极

  • 中国古代的椅子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中国

    数千年来,中国古典家具始终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中国古代的椅子,它便是中国礼仪和等级名分的象征。在古代,只有男子才有坐椅子的权利,女子不能坐?古代的椅子,到底有哪些讲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古代椅子与中国等级文化早些时候,人们都是“席地而坐&

  • 揭秘重阳节登高原是避凶气?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重阳节,揭秘

    重阳节最重要的仪式活动是登高,这里面其实有着与现今说法完全迥异的含义......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人的生命力极其脆弱,认识能力也受到限制,只能从某些片面局部的经验中积累所谓知识。如果得到了某种重复性,就被认证为规律,这些规律就成为禁忌而规范人们的生活。某些节日的形成和这些禁忌认知有着某种

  • 土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蒙古,建立,部分,一个,霍尔,主要,藏族,服饰

    土族为中国西北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及民和、大通两县,其余散居在同仁、乐都、门源以及甘肃的天祝等地。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0万。“土族”族名源于部分土族人自称“土昆”、“蒙古尔”,“察罕蒙古尔”,蒙古族称土族为“白鞑靼”,藏族称其为“霍尔”。藏族很早就知道蒙古尔人,东胡有一部

  • 轻捷如鹃—回纥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世纪,突厥,公元,时期,唐朝,蒙古,大将军,贞观

    回纥,是中国古代族名和汗国名,是我国维吾尔族的先民。她的族源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的鬼方,周及春秋时期的赤狄,两汉时期的丁零,南北朝时期的高车、敕勒、隋及唐朝的铁勒。北魏时敕勒(高车)中的袁纥氏、隋时铁勒中的韦纥氏应为同名异译,都是回纥的前身。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回纥顿莫贺可汗请唐改称回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