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曹操墓的发现可能不是男性遗骸,而是两位女性的遗骸。他们会是谁呢?
两具女性骨骼,其中一具头骨不完整,下颌骨呈齿状,有部分肢骨和体骨,髋骨保存完好,性别特征明显;另一具女性头骨保存完好,下颌骨呈锯齿状,有部分肢骨和体骨。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骨鉴定专家王明辉博士鉴定:两具女性骨骼,一具约50岁(刚公布时称“40岁”),另一具约20岁。
如果一个60岁老人的遗骸是曹操的,这两个女人是谁,会是谁?曹操是个非常好色的男人,性生活和生殖能力都很惊人。他有许多妻妾。他大修过青铜阙台,积累了天下众多美女。有名有姓的公主有15个,其他没姓没史的远不止这个。
曹操的第一任妻子是石鼎,他的妻子在安徽老家。虽然没有孩子,但她还是和姑娘刘结婚,生了两个儿子曹昂和曹硕,还有一个女儿清河和长公主。刘英年早逝,这三个孩子由抚养成人,视如己出。曹昂是曹操的长子,他的死与曹操的淫荡有关。
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昂跟随曹操远征张绣。当军队到达水中时,张绣领兵投降,但曹操看中了张绣的叔叔和战死沙场的张继的妻子,并娶她为妻。张绣非常生气。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要杀张绣。结果,谋杀计划泄露,曹操被张绣攻击。曹昂留下一支巡逻队掩护父亲逃跑。结果,曹昂,他的侄子曹安民和他的勇士典韦都死了。
曹昂的死让丁太太非常难过。她日夜哀号,骂曹操。一怒之下,曹操将丁夫人赶回老家,从此再也不和曹操说话。虽然曹操很后悔,但丁夫人不再原谅曹操。曹操的妻子杜氏也是别人的妻子,以至于曹操“收”了。
据《魏春秋》记载,杜原是秦部将吕布的妻子,她有时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她的容貌比丢辛的故事还要美。当时刘备和曹操联合进攻躲藏在邳(今徐州)的吕布,吕布大败。于是派秦去袁术那里增援。就这样,我把老婆杜的老婆留在了下邳。
关羽曾经和曹操争夺杜的美色。围城期间,关羽找曹操说,城破后,希望把秦的妻子杜许配给他为妻,曹操也同意了。快要破城的时候,关羽又向曹操提起了这件事。好色的曹操怀疑杜氏是绝色美人,否则关羽不会如此动心。破城之后,曹操让人把杜氏看上了,立刻就爱上了他,先占为己有,把关羽扔到了一边。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后来,秦向曹操投降,曹操封他为小官(龙)。杜到了曹操身边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曹操也很大方地给孩子取名秦郎,因为他是秦人。曹操很喜欢秦朗,说:“世上有人爱假孩子如爱孤儿吗?”让他和曹丕、曹操一起在宫里长大。
后来,秦被张飞引诱走了。张飞说你老婆被曹操占领了。你还在那里做什么?跟我来。秦陆毅在逃离曹操后悔恨不已,当他想回头时,却被张飞杀死。主张门的女人在当年的身份很低,被人看不起。而曹操却娶了创始人之一的词人卞氏为侧房。后来,在废除石鼎教后,他帮助卞氏成为他的妻子。曹操如此喜爱卞氏,是因为卞氏有美貌。
有一个关于曹操身边女人的故事,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和猜测曹操墓中出土的两具女尸会是谁。从葬俗来说,只会是曹操的妻妾。那么,如果这两个女骨绝对是曹操身边的美女,那她们会是曹操15个女人中的哪两个呢?《三国志》中明确记载,卞氏死后,“高陵合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认为,这块50年前的女性骨骼应该属于卞氏。
但现在的问题是,卞氏70岁就去世了,这显然与他的年龄不符。会不会是骨龄鉴定错了?曾请教过南京博物院前考古负责人、现南京师范大学考古系副教授王根福先生。王认为,骨龄鉴定出错的可能性不大。
判断一具完整骨骼的年代并不难,稍有经验的考古学家也能有80-90%的把握。1949年后,共和国第一位考古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王迅先生告诉笔者,从头骨判断年代,要看骨缝愈合程度和牙齿磨损情况。牙齿的磨损是判断年龄最可靠的方法。
头骨的光滑程度也可以作为判断年龄的依据。六七十岁的人头骨会比年轻人看起来更光滑,年龄越大越光滑。70多岁的头骨,光滑如玻璃。曹操墓中男性骨骼的年龄是根据骨缝的结合程度、光滑程度等特征和其他条件来确定的。如果读者对考古中如何通过遗存判断人的年龄和性别感兴趣,可以看相关的专业书籍,这里不做讨论。
因此,几乎不可能怀疑这位50岁的女性遗骸是在70岁时死于卞氏的。很容易区分50岁和70岁的遗骸。50岁女人的奥秘,目前都无法揭开,何况是20岁的女人。曹操生前有20岁的妃子吗?肯定有,而且和曹操的关系很亲密,不一般,不然也不会和他的主子“睡”在冥界。那她会是谁呢?
曹操墓中出土的两具女尸,不一定是曹操的妻妾,也可能是曹操离不开的婢女,尤其是20多岁的年轻女子。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这样分析的话,问题又来了,他们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会相继和曹操一起死?他们是怎么死的?这个道理恐怕和曹操之死一样神秘。
更有可能的猜测是,它们是为曹操而葬。殉葬,俗称随葬,是指用动物或活人陪葬死者的丧葬习俗。与动物合葬叫祭祀,与活人合葬叫人祭。学术界普遍认为,人殉现象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或父系氏族社会的初级阶段。
这种现象在人类早期是普遍存在的,在世界各地的考古中都有发现。比如两河流域的许多苏美尔王朝早期和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的墓葬中,都发现了殉葬,墓附近也发现了大量殉葬墓。然而,人祭在中国古代是最突出的。总的来说,人祭是为卑微和可敬的人准备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美丽的妻妾和生前侍奉主人的美女是人祭的主体,除此之外,她们还是侍奉主人的男性臣子和奴隶。
中国的殉道在先秦时期最为盛行,尤其是殷商时期。例如,在安阳殷墟侯家庄王上墓的考古发掘中,实际发现了164具烈士遗骸。秦始皇死后的大规模殉难成为最后的绝唱。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后,废除了这种不人道的丧葬习惯。但是,直到近代,人殉现象并没有完全消失。
曹操时代,人们的殉道陋习也是挥之不去,可以说是“阴风习习”。在吴国,殉道很流行。在魏国,虽然不如吴国强大,但也不少见。这种现象在当时受到有识之士的强烈批评。河间人合并时,公开谴责当时“杀人偿命”的陋习。
曹操死后人就死了,这在民间传说中可见。阿清学者楚薛佳在《鉴选集·续》中写了一段话——“顺治初(17世纪中叶),漳河干涸。一些渔民惊讶地看到河里有一块很大的石板,旁边有一个缺口。看到里面有很多鱼,很惊讶,他们怀疑是从缺口处进入的。几十级台阶通向一个石门,感觉怪怪的,吸引渔民进入。
刚开门的时候,看到的都是美女,或坐或靠或躺,排成两排,全部化为灰烬。有一张石床,床上躺着一个人,头戴皇冠,宛如君王,立碑中立,渔夫中若有文人,曹操也会。众人因跪下而斩首,尸体被劈开。所有的美好都埋没在他们的生活里,气氛凝聚,就像陌生人一样。它泄了气,所以化为灰烬,它的皮不是单靠水银就烂掉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曹操死后,和他一起陪葬的美女并不是一两个。楚薛佳的叙述,当它来自民间传说时,肯定是不真实的。《三国志》中没有记载曹操死后有任何妻妾死去。
但曹操确实考虑到了他死后众多妻妾的去向和生活问题。曹操在遗产序中安排自己的事务的同时,对他们做了特殊安排:“我的婢女、嫔妃、艺妓都很勤快,对你也很好。他们总是参观铜雀台,看看西陵的墓场。余香可以和小姐们分享,不牺牲。如果你在房子里什么都不做,你可以学会分组出售。”
从遗产来看,对女人非常感兴趣的曹操,死后还不忘让他的众多妻妾侍奉他,但他不想让这些女人为他自杀,而是让她们时不时地登上离高陵不远的铜雀台,为他载歌载舞。此前曹操甚至表示,死后要让他的妃子成为自由人,改嫁他人。一般来说,曹操负责他们。“卖鞋”后来成了临死前思念妻儿的代名词。
既然曹操没有要求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殉难,为什么曹操墓中会出现两个女人?你是因为爱而自杀的吗?考古时发现两个女人的骨头上有异常的斑点,看起来不像是正常死亡,很奇怪。这似乎应验了作者推测的两个女人可能殉难的可能性。正常的遗骨是黄色的,但根据考古现场人员向媒体透露的信息,在曹操墓中发现了两具女骨,一具颜色正常,一具颜色异常。异常的头骨颜色是绿色的,一个破碎的骨盆也有绿色;另一名女性的头骨和四肢骨骼的颜色是正常的灰黄色。
同样的埋葬环境,为什么尸骨上的颜色不同?一般中毒严重的人死后骨头上会有异常的颜色,或黑或绿。曹操墓中女骨上的“绿色信息”可能蕴含着一个令人心酸的历史秘密。
2007年,有一项考古发现引起了全国轰动。当年7月1日,江西靖安东周墓葬发掘正式开始,共出土棺椁47具。发现11具遗骸中有一种绿色晶体,呈细长菱形,最长8.5厘米。晶体分布广泛,深浅不一,出现在膝盖骨、头骨、牙根等部位,部分骨骼甚至整个骨腔都被这种晶体覆盖。
这是我国考古界首次发现这一现象。当时现场的专家也不确定原因。经鉴定论证,原来这几个人死前不久曾一起吃过饭,食物中掺有毒药。被毒死后,被集体下葬。其中,能鉴别性别的遗体均为女性,平均死亡年龄在20岁左右。
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毒药发生了化学变化,形成了奇怪的晶体。这些女人是杀人还是集体自杀?仍然是个谜。
曹操墓中的女骨很可能是服毒而死。如果那个女人真的是为曹操下葬,这种尸骨青青的现象就很好解释了,要么是自愿服毒,要么是被迫服毒而死。这种投毒殉难,在殉难史上是存在的。
曹操墓中的绿骨女子到底是不是被毒死的,可能会在最终的考古报告公布时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