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羽诛颜良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关羽诛颜良斩文丑是真的吗

关羽诛颜良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关羽诛颜良斩文丑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03 更新时间:2024/1/10 4:10:16

读《三国演义》时,关于关羽斩首阎良的描述:“只见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头朝下冲下山去。河北军势如破竹,阎良猝不及防。关羽飞身下马,取了人头,离阵而去。”

从万马大军中取下将军的首级是多么的困难,但是关云长做到了!是不是关羽武功高,胆识过人,颜良只有死路一条?其实不是!杀死颜良的不是关羽,而是颜良本人。

原文:“关公去了阎良。阎良在掩护下,看到关羽冲进来,就想问个明白。关羽反应很快,已经跑到了前面。颜良猝不及防,被云长刺中。”书上写得很清楚,本来颜良是要按礼仪来问新人的,但是关羽骑的是吕布的赤兔马,速度太快,颜良还没准备好就被关羽“刺”了。

换句话说,关羽之所以能够秒杀颜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赤兔马动作快。严格来说,这次行动只能算是突袭,不能算是真正的单挑。罗贯中用“刺”字指出,关羽生惊,颜良毫无反抗就死了。

然而,颜良却被秒死了。其他原因是什么?

袁绍派颜良为先锋时,袁绍的第一谋士巨寿说:“颜良心胸狭窄,虽勇,不能独当一面。”在巨手看来,颜良武功超群,但心胸狭窄,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也无法独挡一面。但是袁绍不听。事实证明,巨手看人远比袁绍多。

阎良之死,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连续的胜利,再加上阎良一贯的自负,狂妄,被关羽杀死。

阎良在白马坡与曹军作战,曹操派出的第一个将军是吕布手下“八杰”之一的宋宪。“八大健将”中的张辽臧霸高览等人都是一级上将。宋宪的名字虽然略逊一筹,但也差不太远。

阎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为什么要“喝”?一是震慑敌人,二是充实自己的声势。宋贤不是无名小卒。然而,三个回合后,阎良拿起剑倒下,被斩于马下。可见两种力量相差甚远。

君的第二场战斗是与宋贤的好友,八大健将之一的许巍。这个许巍是个没有头脑的大师。他大概知道自己在武功上和宋宪平起平坐,甚至主动去死。这一次,“梁庚不再说话,交出马,拿起第一刀,把许巍砍在马下。”仔细回味,不是说宋宪的武功比许巍高。宋宪上场之前,阎良大概是把防守看得更重了一点,所以三和弦爆发了。这一次面对与宋宪齐名的许巍,他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实力,阎良很快一个回合就解决了问题。

由此可见,阎良对单挑的判断是比较准确的,他也能及时做出调整。

之后曹骏名将黄旭出征,“与阎良交战二十余次,败于此阵”。黄旭不同于储旭、典韦等将领,他善于动脑。在后来的抗击马超和樊城之战中,黄旭表现出色。可见阎良的武功确实很高,可以列入三国十大武将之列。

正是在颜良杀了两个二流武将,迅速击溃一个一流武将的时候,关羽出现了。关羽在台上出现的时候,很多傲慢的话,颜良什么都不是。可以说,关羽的极度自信,使他发挥了100%的力量。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不可忽视。”一半是事实,一半是刺激,关羽更应该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阎良此时处于最不利的境地。两军开战之初,阎良的心态应该是最好的,既有必胜之志,又有谨慎之心。但是三战全胜之后,阎良有点忘乎所以了。何况关羽确实有温酒斩华雄,有三英战吕布。

不过当时阎良和文丑都不在场,也没有直接和吕布、华雄交手。阎良不一定认识关羽。就算听说过关羽的名字,颜良也未必当真。战斗之前,阎良肯定对曹军一级武将做过数据分析,了解实力。这时候突然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自然要问清楚。但还没等颜良发问,就被关羽砍了。

所以,颜良死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心胸狭窄,狂妄自大,打了一个小胜仗却没有做好防范。当然,关羽在战斗中缺乏纪律性和礼仪也是原因之一。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了,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赵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三国两晋历史

    马超的勇猛不在吕布之下。曹操与马超对抗数年,屡遭挫折。曹操曾说:“马超不会死,我却落得个不好的下场”。这说明马超是个将军,那么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呢?说白了,应该和马超的生活背景有关。首先,马超的母亲是阿强女人,羌人好战,马超的勇敢也是因为他的羌族血统。其次,马超当时所在的凉州,在内战中以自噬的形式

  • 诸葛亮为什么辅佐刘备而不是曹操,诸葛亮为什么要辅助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辅佐刘备,三国两晋历史

    诸葛亮出生在杨度(今沂南县),卧龙琅琊。诸葛家是琅琊的名门望族,很受尊敬。诸葛亮的祖先诸葛丰,曾经做过吏部尚书,相当于监察大臣;父亲诸葛玄住在泰山县。诸葛亮三岁时母亲去世,八岁时父亲去世。作为孤儿,他一直跟着叔叔诸葛玄四处流浪。诸葛亮十七岁时,诸葛玄去世,诸葛亮迁居南阳。诸葛亮身高八尺(今约一米八)

  • 刘备为什么跟着曹操,为什么刘备比曹操名气好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为什么能跟曹操比肩,三国两晋历史

    刘备是曹操心目中唯一能与他匹敌的英雄。刘备,本名玄德,东汉末年幽州县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根据历史书,他的背景是不寻常的。他是汉中王的后代。详细来说,他是汉献帝的舅舅。但是,他的身份一开始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他真正的成功始于军事功绩。汉灵帝钟平元年(184),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因镇压起义有功

  • 曹操被称为奸雄的原因,曹操被称为什么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曹操被称为奸雄的原因,三国两晋历史

    在二十四史中,第一部专门论述魏晋南北朝史的正史是《三国志》,而《三国志》的开篇是《魏蜀吴帝姬》。所以本书选择魏武帝曹操的故事作为开头。至于曹操,历史上的非议太多了。别的不说,京剧里的白脸就是一辈子洗不掉的耻辱。但从曹操写的诗和文章来看,人们总觉得他不像戏曲里说的那样。或者说,他是一个性格矛盾的人,有

  • 关羽成为忠义的化身了吗,关羽是忠义勇的化身突出了关于什么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成为忠义的化身,三国两晋历史

    关羽,本名云长,名垂千古,东汉末年刘备麾下的名将。在桃园与刘备、张飞结拜。他是蜀汉政权的前将军,被尊为汉寿的侯婷,称他为“庄的密侯”。关羽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蜀汉五虎之首,死后备受百姓推崇。他一直是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被朝廷褒扬加封,被奉为“关君”,被尊为“武圣”,就像《文圣》中的

  • 诸葛亮求学的故事和启示是什么,诸葛亮求学明白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求学的故事和启示,三国两晋历史

    诸葛亮,又名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避荆州,居南阳卧龙岗,人称“卧龙先生”。隐居期间,诸葛亮刻苦读书,注重各种实用知识,关注世界潮流发展趋势。后来刘备参观了草堂,他为刘备策划了一个联合荆州和吴国抵抗曹的策略。出山后协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刘备死后,继续协助后主整顿内政,与孟获在南平,北

  • 王羲之幼年苦练书法的故事是什么,王羲之儿时练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王羲之幼年苦练书法的故事,三国两晋历史

    王羲之话不多。他曾经是右翼军队的将军,被称为王右军。353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2人修缮兰亭,他写了《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仅掌握了各种书法风格,而且创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风格,构建了完整的风格体系,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书

  • 诸葛亮制造的木牛流马是用来干什么的,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长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所造木牛流马究竟为何物,三国两晋历史

    我们都知道能量守恒,世界上没有永动机。但据史书记载,1700多年前,三国蜀汉宰相诸葛亮发明了类似永动机的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是什么样的?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明长于智谋,得失连弩,马浮于外,皆出其不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梁回祁山,木牛流马,退兵;十二年春,光出斜谷流马

  • 后出师表是伪作吗,后出师表作者真的是诸葛亮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后出师表》的作者是不是诸葛亮,三国两晋历史

    该模型分为前模型和后模型,是在三国时期两次北伐(227年和228年)前呈献给蜀汉宰相刘禅的。前一种模式写于建兴五年(227年),收录于《三国志》卷三十五。文章真挚感人,表明了诸葛亮北探的决心。他在表警告之后,主要是“贤臣远小人”,听取别人的意见,为复兴汉朝而努力。《后出师表》写于建兴六年(228),

  •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是真的吗,诸葛亮七擒孟获下半句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是假,三国两晋历史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中的专章,一直广为流传。据说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国丞相诸葛亮受刘备之托,决定北伐以复兴汉室。蜀汉建兴三年(225年),为了巩固后方,解除曹魏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亲自率军南下,平定华南叛乱。进入南中后,连连获胜。他听说义军首领孟获深受当地彝族和汉族人民的景仰,就想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