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历史起点是黄巾起义。出现在三国舞台上的英雄,大部分都是因为打击黄巾贼而扬名立万。可以说,没有黄巾起义,就没有三国英雄。黄巾起义从爆发到沉寂只有一年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黄巾贼彻底消失。从那以后,仍然可以看到许多黄巾的残余,其中白伯钧是最特别的一个。
因为占据了河北省西和县(今山西临汾)的白山谷,黄巾贼的这一部分被称为白波军。白伯钧早期的大哥是郭泰,很有战略眼光。董卓在占领洛阳的同时,不断扩张地盘,实力一度达到10万。后来郭大哥死了,白伯钧分成四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一个领导大哥,其中一个就是杨奉。杨峰有自己的计划。他觉得落草不是办法,兄弟们也不想再当土匪了,就向朝廷投降了。
当时,董卓已经倒台,李珏和郭汜是西凉剩下的成员,控制了朝廷。这两个人没有野心,互相猜疑。那时候,他们很紧张,很紧张。看到杨峰带了很多新鲜部队来投票,自然是欢迎的。杨奉权衡了一下,把自己托付给了李傕。他本打算吃农地混个清闲职位,却被李缺和郭汜打了起来。
李珏和郭汜有嫌隙,在谁控制14岁的汉献帝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最终,他们打了起来,双方实力几乎相当。谁也赢不了,长安就毁了。看这样子,幸福的茶饭都吃不下了,杨奉气不打一处来,打算杀了李珏,可惜计划泄露以后,杨奉只好带着已经平反的白伯钧离开长安。
汉献帝受不了李、郭的倒行逆施,想回洛阳避难。他发现杨奉已经离开了长安,就在他还没走远的时候,就带着大臣们到了杨奉的白伯钧那里。郭思发现狄咸不见了,就去追他。杨奉听了狄咸说明来意,以为天子来问自己,怎能坐视不管?于是率领白伯钧打退了郭汜军。
本来如果不出意外,杨奉大概会回根据地继续干他的老本行,但是现在皇帝都来靠自己了,怎么还当土匪?他觉得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必须抓住。郭汜吃了败仗,赶紧请教李缺,得知汉献帝即将被杨奉带走。李和郭再次联手从白伯钧手中夺回皇帝。看到李、郭联军杀气腾腾地来到这里,杨奉也祭出了杀手锏,发布了江湖紧急号令,并召来了未被拥戴的白博君其他三王——韩宪、胡才、。
这时,耐人寻味的一幕出现了。为了摆脱军阀的控制,汉朝的一个皇帝乞求抵抗朝廷的盗贼的保护。不得不说,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这支由土匪组成的临时“禁卫军”走走停停,在前往洛阳的路上不断与李、郭联军发生战斗。虽然此时白伯钧有四个军,毕竟不是正规军,但还是被李和郭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十分狼狈,但无论战况如何惨烈,白伯钧并没有丧失战斗力。
历经千辛万苦,汉献帝终于在白伯钧的护送下安全抵达洛阳。白波四大天王都被朝廷封号,其中带兵最多的韩显被封为将军,而从一开始就陪伴狄咸的杨奉也被封为骑将军,地位仅次于将军。
对于白博君来说,现在的结果似乎很好。领头的兄弟都成了朝廷大将,手下的士卒也成了朝廷的正规军,光明的前途不远了。然而,好日子很快就被曹操打破了,曹操带兵进入洛阳,欢迎狄咸回到许昌,让白伯钧不知所措。后来汉献帝和杨奉投奔袁术,不久又反叛袁术。杨奉最终被刘备杀死,而汉献帝在逃亡途中被土匪杀死,白博君彻底从三国历史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