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以一个面目黝黑、莽撞鲁莽的张赛形象出现。最后,他被他的手下杀死,因为他惩罚他们太多了。
然而根据一些历史记载,真实的张飞并非如此。袁枚在《随园随笔》卷十九中说:张飞似乎不是一个庸俗莽撞的人,也不是不懂大人物。有张飞在涪陵写的《雕斗铭》,有张飞在刘江县题写的名石,有前明人赞美张飞的诗句:“江上祠堂横配剑,人间刁斗重钩银。”
张飞的《雕斗铭》一直没有流传下来,他的书法除了上面说的这块石头,似乎也没有别的代表作了。相反,在四川省云阳县张飞庙前的亭子上有一副对联:你是毛笔的主人,一位睿智的将军。
从那时起,英雄们就在他们的外套上哭泣。
从这个角度来说,张飞飞文武双全,也是书法家。
张飞,易德人,汉族,生于卓君(今河北涿州)。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以勇敢、鲁莽和憎恨邪恶而闻名。
在人们心目中,张飞的长相应该是令人生畏的。“红脸黑脸张飞啼”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反映了千百年来人们为骁勇善战的张飞勾勒的艺术形象。
然而在史书中,我们似乎看不到对张飞长相的描述。《三国志》中对刘备的“大耳垂肩,双手过膝”,关羽的“帅胡子”,“帅相貌”都有详细的描述,而对张飞的相貌却只字未提,这确实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因为如此,罗贯中更有打法空。在《三国演义》中,张飞被描述为“长八尺,豹子头,豹子眼,髯须髯,声如雷鸣,骏马奔腾。”一个生动的画面是捉鬼人钟馗。剧中张飞不仅是有眼有眼的豹子,还是一张黑脸。小说戏曲中的红脸关羽有理有据,而黑脸张飞完全是艺术家的想象和戏剧艺术的需要,一个红脸关羽和一个黑脸张飞同时出现在舞台上,艺术效果无疑是非常显著的。
那么,张飞到底是黑还是丑?虽然没有正面数据,但我们可以从侧面数据推断出来。据史书记载,张飞有两个女儿,先后被刘禅立为皇后。在讲究美貌的古代后宫,张飞的两个女儿都能当皇后,长相至少还不错。由此可以推断,张飞作为父亲,也差不到哪里去。
还有一个佐证,让人们对张飞的真实长相有了更具体的认识。2004年,文物部门在四川简阳张飞英山上发现了一个石制人头。这座石像大约有四米高,三米多宽。据当地人说,这是唐代工匠为了纪念张飞在这里扎营而专门雕刻的。而“张飞”心地善良,长着长长的耳朵,厚厚的嘴唇,脸白得没必要,与《三国演义》和人们心目中的张飞黑着脸的形象大相径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像进行勘察鉴定后发现,石像确实建于唐代。到底是不是张飞,虽然考古学家还没有给出答案,但是这座石像的发现,却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张飞的真面目。
虽然人们对张飞的长相猜测颇多,但由于官方记载的缺失,张飞的真实长相至今仍是一个待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