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坐针毡什么意思?如坐针毡典故出处介绍

如坐针毡什么意思?如坐针毡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32 更新时间:2023/12/15 21:43:05

曹操接汉献帝迁都,汉献帝秘密写下衣带诏交给董承,准备联合刘备等人一举除掉曹操。可惜最后计划被提前泄露,除了刘备其他人一并被曹操就地正法。很多人说汉献帝不敢反抗曹操,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汉献帝肯定不能明着跟曹操作对,不然曹操可以将他废除,在立一位新的天子。这次讲解的成语“如坐针毡”,就和汉献帝衣带诏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发生在“衣带诏”事件期间,相关人物为曹操、吉平和王子服等人。原文如下:

吉平苏醒,睁目切齿而骂曰:“操贼!不杀我,更待何时!”操曰:“同谋者先有六人。与汝共七人耶?”平只是大骂。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如坐针毡。操教一面打,一面喷。平并无求饶之意。操见不招,且教牵去。众官席散,操只留王子服等四人夜宴。四人魂不附体,只得留待。

操曰:“本不相留,争奈有事相问。汝四人不知与董承商议何事?”子服曰:“并未商议甚事。”操曰:“白绢中写着何事?”子服等皆隐讳。操教唤出庆童对证。子服曰:“汝于何处见来?”庆童曰:“你回避了众人,六人在一处画字,如何赖得?”子服曰:“此贼与国舅侍妾通奸,被责诬主,不可听也。”操曰:“吉平下毒,非董承所使而谁?”子服等皆言不知。操曰:“今晚自首,尚犹可恕:若待事发,其实难容!”子服等皆言并无此事。操叱左右将四人拿住监禁。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专权,引发汉献帝刘协的愤怒。汉献帝以“衣带诏”的形式密令国舅董承暗中积蓄力量,一变铲除曹操,恢复皇权。不久之后,董承便与马腾、刘备、吉平、王子服等人暗中策划,计划利用太医吉平治疗曹操的偏头疼之际下毒。但此时被董承的家奴秦庆童发觉,并向曹操告密。最终,除刘备、马腾二人之外,其余四人皆被曹操杀害。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如坐针毡”,意为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晋书·杜预传》中的“锡性亮直忠烈,屡谏慜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小说中提到的“衣带诏”事件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发生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陈寿的《三国志》、袁宏的《后汉纪》及范晔的《后汉书》中均有记载。不过,在这三种历史记载中却都找不到“吉平”这个名字。这个名字的首次出现,并不是汉末三国时期,而是在元代,出自元代的早期剧作家花李郎创作的《相府院曹公勘吉平》一剧,后来在《三国志平话》中亦有出现。

那么,汉末三国时期是否出现过一位姓吉的太医密谋除掉曹操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此人的名字并不叫吉平,而是叫吉本。据《三国志·武帝纪》载:“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从这段记载可以发现,吉本发动叛乱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与小说中的时间相差了十八年之久。

综合以上的史料记载可知,小说家不仅将吉本叛乱的时间提前了十八年,同时还虚构了他参与“衣带诏”及企图毒杀曹操的故事。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大家都清楚,是体现正直的朝臣们对曹操篡政的愤怒。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韬晦之计什么意思?韬晦之计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和刘备来到许昌后,董承拿着汉献帝的衣带诏找到刘备,计划拉拢他一起铲除曹操。刘备对曹操还是非常忌惮,担心如果计划暴露,那自己肯定活不了。没想到曹操竟然单独约刘备喝酒,后来就发生了非常著名的故事《煮酒论英雄》。但这个故事只是演义中杜撰出来的,正史上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次要讲解的成语“

  • 伊斯兰教中的“盖德尔”夜的尊贵及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在伊斯兰教中,盖德尔夜是伊斯兰教中的重要节日,在《古兰经》中有说到,盖德尔夜胜过一千个月,是极为贵重的一夜晚,所以伊斯兰教的文化中,鼓励着人们此夜要多行善事,以获得真主的千万倍厚赏,这晚他们通常是彻夜不眠,直至拂晓,其盖德尔夜有着尊贵以及深远的意义。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来具体了解下盖德尔夜吧。

  • 在天主教里描述的地狱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天主教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宗教了。在天主教的文化中,教会认为只有死在天主的恩宠中的人,才能够得到救赎,步入天堂,而那些没有得到完全净化的人,在死后则会进入地狱。那么在天主教中所谓的地狱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现时天主教会强调的是:地狱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地

  • 食少事烦什么意思?食少事烦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北伐之路,遇到了他一生最大的克星司马懿,司马懿采取的策略十分简单有效,就是死守绝不攻。诸葛亮兵力不如司马懿,所以只能想办法让司马懿主动出击,以便寻找突破。司马懿此前吃了一次亏,加上作战经验也不如诸葛亮,所以不敢再贸然出击。后来诸葛亮用激将法,送了司马懿一件女装,没想到司马懿竟然欣然接受,一点都

  • 捉蚂蚱节是哪个民族的?有着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捉蚂蚱,相信很多小伙伴们小时候都玩过了,这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事了,但殊不知在历史悠久的哈尼族文化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捉蚂蚱节。哈尼族的捉蚂蚱是有一定的象征的,据说可以驱灾辟邪。美味可口的蚂蚱肉,小伙伴们有没有吃过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极具民族特色的哈尼族捉蚂蚱节吧。捉蚂蚱节,哈

  • 瑶族独特的风俗文化“瑶族砍牛”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牛是最忠实的动物之一了,一生都非常的勤勤恳恳,帮助着人们进行劳作。但在瑶族文化中,对待牛有一个很残忍的风俗,那就是瑶族砍牛。之所以砍牛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人。千百年来,瑶族一直传承着这个习俗,虽然对牛有点残忍,但也是瑶族一种传统文化。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下吧。白裤瑶习俗,长者死后假葬或以泥封

  • 故先考和故显考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故先考和故显考”其实我们一般都见得比较的少,但是在一些农村如果在一些坟墓附近这个字其实还是见得比较多的,其实就是墓碑上面的字了,你会发现就有出现什么“故先考”和“故显考”这些字样了,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两个到底有什么分别呢

  • 神机妙算什么意思?神机妙算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正史上,诸葛亮根本就没参加过赤壁之战,但在演义中,诸葛亮成了吴蜀战胜曹魏的大功臣。要不是诸葛亮借得东风,周瑜和黄盖的计谋就功亏一篑了。此后周瑜还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要找人将他除掉,但诸葛亮顶着主角光环来了一场三气周瑜,最后把大都督给气死了。当然这都是演义当中的故事,就别当正史来看了,这次要讲解的成语

  • 为什么要反对祭侄文稿借给日本展览,祭侄文稿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书法作品,很多人脑海中度现出来的书法作品,大概都是那些写得干净整洁,可以拿来练字学习的作品吧,但在历史上,却有一个“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一眼看上去不仅不整齐,而且还有很多涂画掉的墨点,怎么看都让人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作品会有那么高的评价。而且近日,《祭侄文稿》还

  • 损兵折将什么意思?损兵折将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为了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从而制定了伐吴的策略。虽然我们都知道,最后刘备在夷陵之战上惨被而归,但这个结果刘备自己也需要附上一定责任。在伐吴初期,刘备还曾一度掌握主动权,当时是整个蜀汉最巅峰的时期,所以孙权也不想同刘备开战,不过孙权曾多次求和无果,看来刘备是下定了开战的决心。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