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始于秦始皇的封建专制制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古代封建王朝,作为天下共主,皇帝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而作为皇帝身边的人,为皇帝的饮食起居服务,负责处理宫中的一些琐碎杂务。他们无权参政,但毕竟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自然很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所以宦官在很多朝代都有相当的威望。
甚至有的朝代,因为皇帝的宠信,宦官把持朝政,卖官鬻爵,诬陷忠良,剥削百姓,弄得朝廷和国家一塌糊涂,百姓苦不堪言。最后,他们举起了起义的旗帜。宦官制度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也有类似的官职。但是,并不是一开始的太监都是太监。比如秦朝的大太监老艾,不仅大权在握,还深得秦始皇母亲的“芳心”。
宦官真正开始做官是从东汉开始的,也许是一个因果循环,大量宦官介入政治是从东汉和汉武帝时期开始的。汉献帝登基之初,年纪很轻,自然对照顾他的宦官印象深刻。这也让他对宦官极为关心,给了他们更多的权力和机会,尝到甜头的宦官也借此机会释放苦闷。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东汉时期的宦官也是特别有名的。
宦官的真正实力,是在汉横时期崛起的。当时汉武帝恒以后,皇帝年轻化,宫廷事务一般由皇太后掌控。在古代,女性相对弱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武则天”。面对如此沉重的负担,后妃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庭。
外戚也登上了历史舞台。季梁,东汉最著名的妃子,一手扶持三个皇帝,一时风头正劲。但随着汉恒帝的成长,他领导政府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但他长期在宫中生活,身体虚弱,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
于是,汉衡帝联合宦官集团,商议“灭梁之计”。没想到,这些宦官真的很牛逼,季梁被成功铲除。汉衡帝也对宦官大加赞赏,宦官的权力得到了爆发性的加强,以至于后来皇帝甚至沦为傀儡,汉末十常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而东汉风光无限的宦官,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却突然“哑”了,不仅失去了昔日的权力,甚至基本上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东汉的警示。
自东汉末年皇帝重用宦官后,汉朝开始走向衰落。后来宦官参政以后,不仅没有帮助皇帝治理好国家,反而通过自己权力的增长,为自己积累了财富,排斥异己,任人唯亲。虽然正直的大臣们多次试图铲除黄冠集团,但由于皇帝的不作为,他们不仅没有约束宦官的权力,反而使平民集团受到极大的迫害,国家的形势每况愈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晋南北朝的创建者自然不会重蹈东汉的覆辙。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之初,从社会各方面降低了宦官独裁的可能性,甚至连参政的机会都尽量不去把握。最关键的环节是使其淡出朝廷的权力中心,让士绅取代原来的宦官。
曹魏当政时,曹丕已经逐步建立起士绅为内仆的制度,设置“便骑恒仆”一职,取代风光无限的“中恒仆”。后晋时期,司马氏家族的统治者也延续了这一制度,并加以完善和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宦官集团也失去了干预国家大事的机会。
二是士绅力量的增强和中央集权的衰落
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了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用士族的力量取代了宦官集团。但是,仅仅代替官方立场还不够全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实力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加强,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牢牢地压制住自己手下的宦官力量。
这一时期的“散骑官”主要是大户人家的子弟。要知道“散骑官”不仅名不副实,地位和权力也是非常大的。坐在这个位置上,可以说是直接进入了朝廷的决策圈,这也标志着宦官在内朝的影响力被彻底取代。
相信看过《孤芳自赏》的朋友都知道,剧中的宇文护这个姓氏,强悍到很多像这样的世家大族连皇帝都不重视。一个小太监在他们面前掀不起任何波澜。
相信大家都看得出来,士族权力的加强也预示着皇帝权力的下降,而宦官专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皇帝的宠爱,二是皇帝要有足够的权力。魏晋时期,可能会有一些宦官凭借自己的聪明努力,可以获得皇帝的宠爱,但是皇帝没有权力给他,朝廷的一切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魏晋南北朝的皇帝真的很憋屈,终于平息了宦官独裁的危机。然而这个士绅给了自己一个空。然而士绅们虽然霸道,但还是很关心国家的治理。皇帝只需要诚实地享受他们的生活。不像太监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以至于很多皇帝都丢了皇位。
第三,时局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我们都知道宦官想要掌权,皇帝的赏识很重要,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局动荡。
各方势力要么处于战争状态,要么正在走向战争。以南朝为例,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没有存在多久,第二年就有很多易手了。在这样一个朝代更迭频繁的时代,宦官没有时间和机会专权。也许你只是在这个皇帝面前得到了一个人情。一转身皇帝就换了,太监只能一个人抵抗一切。
其次,由于时代战乱频繁,大多数国家更重视武将。毕竟在乱世,想要占据一席之地,武力的强弱是最基本的保障,战斗力基本为零的宦官自然没有存在感。而且这个时期的君主很注重权力的控制,不给宦官参政的机会。毕竟火化一次就够了,于是分了一些给太监,自己下乡种田去了。
总之,由于当局的有意控制和士绅权力的不断加强,再加上当时的时代背景,宦官专制的土壤消失了。当然,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有一些宦官通过自己的手段获得了很大的权力,但这只是个别,或者说是偶然。在大环境下,宦官的权力可以说已经到了“冰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以后宦官就消失了。这个时期的宦官还在为皇室服务,但是没有权力的宦官存在感很低。但作为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宦官体系,他们只是在大环境下暂时蛰伏了一下。
终有一天,皇权兴盛,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保证自己的地位,自然会想方设法制衡各方势力,在皇帝眼中容易控制的宦官自然会再次进入皇帝的视野,他们东山再起的机会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