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许昌为什么被称为魏都,许昌为什么是曹魏古都

许昌为什么被称为魏都,许昌为什么是曹魏古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45 更新时间:2023/12/14 19:59:45

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天下诸侯群起反对掌管东汉朝廷的董卓。董卓在摧毁洛阳后,威胁献帝和官员迁都长安。这一年,曹操也参加了汉末的军事行动。虽然损失惨重,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数字。董盟解散后,曹操在击败兖州刺史刘岱后成为兖州牧,统领数十万黄巾军,形成精锐青州军。有了根据地和军队,曹操成了当时强大的诸侯之一。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曹操与吕布在兖州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终于将吕布在远征徐州期间攻打其老巢的兖州赶了出去,彻底将兖州掌握在手中。同年,离开洛阳五六年的汉献帝从长安东回到安邑,向天下诸侯、勤王下诏。建安元年(196年)八月,诸侯观望之时,曹操听从谋士于迅、郭嘉的建议,迎奉天子到洛阳。不久之后,他把首都从洛阳迁到了徐旭。11月,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大臣空,骑将军。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着妙棋。从此,曹操占据主动,一步步平定北方诸侯,终于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最强大的对手袁绍,从而统一了北方。问题是,许昌处于四战之地,历代从未有过以许昌为都城的先例。为什么曹操放弃了历代古都洛阳,最终选择此地作为东汉的新都?其实你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曹操的利弊,你会发现,许昌真的是当时唯一最适合作为首都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许昌当时属于豫州。曹操在汝南、颍川打败黄巾军之前,吕布也被他赶到了徐州。许昌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皇帝当然得在他能控制的地方才能放心。

二、许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三面环山,西北有嵩山,西有石人、白云山、伏牛山,南有大别山、博山,只有东部是开阔的平原。当时许昌北部有袁绍,东南部有袁术,南部和西南有刘表张绣,东部有吕布和刘备。曹操选择这片胜利之地作为新的都城和他称霸的根基,不得不佩服他的战略眼光。

第三,当时他的实力远不如袁绍。如果洛阳还是首都的话,洛阳比许昌更接近袁绍的实力。事实上,袁绍的谋士巨寿、田丰都曾建议袁绍偷袭许都夺回汉献帝。袁绍犹豫,可能与许都的地形有关。试想,如果汉献帝还在洛阳,袁绍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攻打洛阳夺回汉献帝。当时曹操势力还不是很强,曹操选择许昌是为了躲避袁绍的锋芒。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因。

第四,除了防备袁绍,洛阳周边其实并不安全。当时,虽然李珏在郭汜的部队处于混战中,但他们的力量仍然存在。洛阳的西边是河东,河东曾经是李珏郭汜在关中的势力范围。而且洛阳周边的黄巾残余还没有消灭,以洛阳为都城真的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第五,前面说过,董卓在离开洛阳,迁都长安之前,曾经大规模的破坏过洛阳。过了几年,诸侯们忙着打仗。洛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重建,不如另寻新址。

第六,洛阳虽然不能再次成为首都,但在士人和忠于汉朝的人眼中的地位依然崇高。如果曹操把都城定在兖州,他的大本营远离洛阳,肯定会让曹操陷入舆论的漩涡,但是对于曹操来说,这个地方不能离兖州太远。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许昌位于洛阳和兖州之间,有点偏向洛阳,所以对于士人和忠于汉朝曹操的人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第七,一个重要原因是洛阳地区长期战乱,民不聊生,土地稀缺,经济萧条。粮草供应和后勤保障是个大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许昌地区一直是重要的产粮区,交通便利,养粮远比洛阳方便。

第八,不得不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许昌地区包括了周边的颍川县。当时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是当时天下人才最集中的地方。打着汉献帝的旗号,以汉朝为首都,曹操可以轻而易举地招贤纳士。果然,曹操做对了。不说别的,就看看他的五个谋士,包括于迅、荀攸和郭嘉,他们来自颍川和许都。

更多文章

  • 曹魏为什么被司马夺权,为什么曹魏会被司马家族取代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曹魏为什么被司马篡位,曹魏被司马氏篡国原因

    说起三国演义,首先想到的是三国的君主,曹操,刘备,孙权。其中,和其他两位君主相比,曹操应该是最熟悉也是最讨厌的人。很多人叫他“汉贼”、“曹贼”。大家都认为是他篡夺了刘家的土地。但曹操并没有自称皇帝,而是他的儿子曹丕代汉建魏。但是,在当时,曹魏可以说是三国中最强的。为什么会被司马嘉篡夺?司马懿是一个能

  • 曹魏是什么制度,曹魏政治派别及其升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魏的政治派别,三国两晋历史

    捧皇帝做诸侯是什么意思?曹操的发迹,离不开谋士和武将的宣誓效应。他宣誓效力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曹操对人才的爱才,是曹操称霸东汉的历史。曹操统一长江以北后,东汉王朝的名称是名副其实的伪王朝,汉献帝成为名义上的国王,但实际上他的权力被曹操牢牢剥夺。然后从曹操到曹魏末年的政权有几个派系。各派是怎么斗争的?第一

  • 后赵被谁灭的,后赵之后是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赵是怎么灭亡的,后赵的灭亡

    的父亲石湛,原名,字冉亮,是石虎的养子,在与前赵的战斗中被杀。石民一向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他受石虎宠爱,待遇和石虎的亲孙子一样。石尊没有儿子。起初,他许诺让石民成为王子,但后来他让他的侄子阎石成为王子,这引起了石民的不满。石民掌管国内外军权,于是安抚士兵,让他们都做殿外将军,封他们为关外侯。中书令孟

  • 三国时代,三国时代世界其他国家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蜀吴是怎么对待外族的,三国外交情况介绍

    三国时期,魏、蜀、吴虽然对立,但并未闭关自守,仍与外国有交往。三国时期,很多国家都和外国人有交往。东北有高句丽、窝阔台、扶余、三汗、百济。魏晋以来,天山北麓及蒙古草原的民族主要有乌孙、坚坤、智利、定陵、胡洁、匈奴、鲜卑、乌桓等。2002年南匈奴加入曹操后,曹操将南匈奴分为五部,各部设都督,由汉人监管

  • 三国十三州实力排名,三国十三州有哪些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时的十三州具体是哪几个,三国十三州郡县详细介绍

    三国十三州是指东汉和三国时期的郡县划分。天下共分十三州,洛阳称为泗州或李思。三国时期,为了管理方便,重新划分了一些郡。至于“八十一州”、“四十一州”的说法,可能是《演义》作者把三国时期的州和后世的混淆了。十三州,即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兖州、禹州、泗州、徐州、凉州、益州、扬州、胶州、荆州。其中益州

  • 三国文化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三国在文化方面有什么表现和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魏蜀吴有什么文化成就,三国时期文化成就介绍

    三国虽处于政权分立时期,但文学艺术并未止步于此,各种文化蓬勃发展。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学术思想在汉晋时期,学术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与传统思想的变化和政治斗争有关,其中前者占了很大的比重。从友谊、对海藻的重视、对责任的反应,都归功于沈晗。因为虚伪反动,所以自然直白,属于

  • 三国时期各国经济实力,三国以前国家的经济中心在哪一流域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魏蜀吴各自的经济情况怎么样,三国经济情况介绍

    东汉末年,因为自然灾害和战争,社会遭到破坏,导致经济衰退,大量农地荒废。一些有实力的宗族为了自卫,带领族人修建码头。在其周围从事生产活动后,逐渐成为自给自足的庄园制度。坞堡和庄园制度都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模式。由于东汉朝廷崩溃,破旧的铜钱无人重铸,大量私钱出现。三国建立后,新发行的铜钱未能广泛

  • 三国时期的科技发展,三国发明的食物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科技怎么样,三国科技方面介绍

    现代大部分人对古人总有一种优越感,认为古代落后,只要有更先进的东西,就把他们当旅行者取笑。其实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以三国时期为例,他们在科技各方面都取得了成就。三国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人民贫穷,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工具发明、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等方面都有成就。制作工具马军,擅长机械应用,

  • 三国时期政治的基本特点,三国时的政治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蜀吴是如何发展政治的,三国政治介绍

    三国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割据时期,其情况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朝代来概括,而应该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将由魏、蜀、吴来介绍。曹魏随着曹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和调租,北方社会趋于稳定,生产力逐渐恢复。政府修路兴修水利,方便了交通运输。在恢复的冶铁业中,排水得到

  • 三国时的各州疆域地图,三国疆土是怎么划分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蜀吴分别占领哪里,三国疆域划分

    三国是中国汉晋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吴栋三个政权。由于割据割据,三国时期的边界也是按国家划分的。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旭日东升,建都建业,封吴,史称。190年,汉朝中央集权崩溃,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