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西汉左凤仪夏阳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撰写的历史巨著《史记》是史学领域的一座丰碑,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后人称之为“史家绝唱,无韵《离骚》”。
众所周知,司马迁是在被残酷囚禁之后,才怒火中烧,才努力编撰这部史记的。那么,司马迁是怎么得罪汉武帝的,汉武帝为什么要给司马迁宫刑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李陵,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是一个武艺高超,爱护士兵的人。受到汉武帝的高度重视,被授予骑都尉的职位。公元前99年,匈奴单于亲率20万大军南下,先后攻占汉朝西北的上谷、五原、酒泉等郡。汉朝主帅李广利在梁郎山被敌人围困,派人向汉朝求援。于是汉武帝任命李陵为大将军,亲自率领7000步兵的主帅李光礼从侧面进攻匈奴。李陵率军前往,行了一夜,抵达梁郎山。晚上,他袭击了匈奴的钟君营地,并命令弓箭手烧毁所有敌人的营地。
一时间,敌军上下一片混乱,李陵率军杀入,犹如神兵天降,杀敌落花流水,狼吞虎咽。李光利看到敌营起火,大叫起来。他只是知道朝廷的援军到了,就带着部队出去,从山上杀了他们。他与李陵联手,突出重围匈奴。李广利从两狼山救出,退守冀州。
李陵回南,负责巡抚。在雁门关附近时,被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率领部下浴血奋战,歼灭敌军一万余人,使匈奴奋勇作战,准备撤退。可惜李陵手下有个叫关干的士兵偷偷投降了匈奴,并告诉李陵自己很无助,弹药已经用光了。匈奴人知道了。
后来率领大军疯狂反击,李陵拼死一战。最后5000名士兵中还剩下十几名士兵。看着倒下的士兵和不断缩小的包围圈,李玲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说:“我现在全军覆没。怎样才能拜见汉武帝?以后找机会立功!”说完,他下马向匈奴投降。
匈奴单于非常崇拜李陵,把女儿嫁给他,希望他能效忠匈奴。汉武帝得知李陵向匈奴投降后,大怒。他想把李陵全家都处死,以惩罚李陵的背叛。
汉武帝和朝中大臣商议如何处理李陵的罪行,大臣们都追随汉武帝的观点,痛斥李陵贪生怕死。只有太师让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李将军只带五千兵,不顾疲劳,到达目的地后,不能休息,就趁着夜色偷袭敌军,救出了统帅李光礼,被认为完成了皇上交给的任务,应该立功。
回来的路上,被困在敌人的包围圈里,只用五千兵就杀了一万多匈奴人。这才配得上全世界。如果不是孤军奋战,耗尽了弹药和粮食,李将军绝不会向匈奴投降。
况且李将军未必真的投降,说不定找个机会还会报答汉朝和皇帝。“司马迁的观点是客观的,但却惹恼了皇帝。汉武帝生气地说:“照你的意思,是我的错吗?我该不该处置李陵的家人?"司马迁还没来得及争辩,汉武帝就下令把他关进监狱。
作为历史学家,一定要坚持真理,客观记录史实,这是最基本的道德。司马迁没有赞扬统治者,而是客观地记录和评价了每个人的得失。他还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汉武帝的过错。
汉武帝早就对司马迁的做法不满,所以这次被李陵好好教训了一顿。所以汉武帝下令阉割司马迁,相当于太监。一个人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是多么可耻的事情?然而,这并没有打败司马迁。此后,司马迁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完成了这部巨著——太史公书,即《史记》。
司马迁获救后,被任命为中国书评家。但他本性不改,在《报任安》一书中直接贬损当朝皇帝,从而埋下祸根,又被汉武帝以粗暴抗命的罪名逮捕。第二天,司马迁突然死在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