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询给了他的祖父刘威王子一个不好的谥号“罪”,其实挺优雅的。这一事件充分表明,刘询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政治家。他能在汉武帝之后创作出《孝经返老还童》,绝对不是偶然。
历史上的皇帝,只要皇位不是父辈传下来的,都会对父辈和祖辈表示尊敬。
比如开国皇帝曹丕,因为皇位不是祖上传下来的,所以经常拜父亲、祖父甚至曾祖父。这样做,我们要体现的是自己的王位,不是从别人那里夺来的,而是继承了祖先的美德。
有些不是开国皇帝的皇帝也会这么做。例如,嘉靖皇帝朱厚熜,他的皇位不是由他的直系祖先传给他的。他当了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父为考帝,明孝宗为博考帝。他这样做,只是想表明自己能当皇帝,是祖上积累的美德,而不是杨廷和的记载选出来的。朱厚熜也通过这个“隆重的仪式”从杨廷和手中夺取了权力。
原则上,霍光是废除他新建立的皇帝刘贺,并释放狱中的刘询为皇帝。刘询也应该以朱厚熜和曹丕为榜样,尊敬他的祖父和父亲为皇帝。就算不追求皇帝的称号,也要去好的谥号。他为什么要给祖父谥号为“罪”?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刘询的所作所为是他成熟的标志。那么,他在哪里成熟?
第一,刘询不想贸然动霍光。
如果一定要以祖父刘智为荣,表明自己的皇位来自祖父和父亲的德行,那势必是对霍光出狱当皇帝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刘询和霍光之间的矛盾就会激化。
刘询不想这么做。况且霍光虽然专权,但也不年轻了。刘询只需要等待时间,等霍光放弃了,他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照顾霍光的家人。
第二,对刘的追求会否定汉武帝
其实,没有必要给他的祖父刘谥号。因为把尊贵的谥号给了祖父刘,就要否定曾祖父汉武帝在“巫术事件”中的所作所为。汉武帝不仅是霍光的主子(霍光是汉武帝托付给刘秉义的大臣),而且在当时也有很大的权威。刘询否定汉武帝显然是不明智的。
而且,他也没必要否认。因为汉武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对自己处理巫术事件的方式后悔了。他严惩了那些发动巫术事件并导致刘玉鑫自杀的人。后来他还特意建造了一个“思考子宫”来表达自己的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说,汉武帝已经为刘平反了,所以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第三,追求刘是为了败坏自己的名声。
刘当时虽然是冤枉的,但是他违抗圣旨的行为确实是错误的,不能肯定。即使想为刘平反,也没有人反对。平反,就是给自己抹黑,让别人记住是刘的后代,按犯上作乱,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四,刘询可以通过崇拜汉武帝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跟着刘智是不明智的。然而,刘询必须尊重他的祖先。只有孝敬祖先,才能提高地位。因此,刘询明智地选择了汉武帝。他上台的第二年,就提出要给汉武帝“殿乐”,对他非常尊重。
尽管很多大臣反对汉武帝后期的所作所为配不上“殿乐”,但刘询不得不这样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表明自己是汉武帝的曾孙,很受汉武帝的欢迎。
事实证明,刘询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地位,也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最终创造了一个繁荣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