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战国为什么不出手,战国末期六国为何不联合抵御

战国为什么不出手,战国末期六国为何不联合抵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34 更新时间:2024/1/13 22:26:15

战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百家争鸣。各国人才纷纷前往各国,企图游说国王任命他们的想法,以此扬名立万。苏秦如此,张仪也是如此。在重用人才方面,秦做得最好。所以秦国最终统一天下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蚂蚁尚且苟且偷生,何况各国诸侯?

如果说战国中前期,秦国统一天下的意图并不明显,各国无法同心协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战国后期,秦国接连吞并楚国和赵国大片土地,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各国为什么不放下成见,联合起来反秦?

三战导致六国都城对秦的消耗殆尽。

战国时期,有四个国家位于边疆,分别是秦、赵、齐、楚。因为在边疆,所以可以扩张地盘,获取资源(齐国靠海也是一样)。

例如,战国早期的霸主郭玮有能力压垮其他国家,但它永远无法向外扩张。因为是在中原四战之地,最后疲惫不堪,被齐国拉倒。

的确,秦一路上遇到了这三个国家。正是通过打败这三个国家,秦国最终统一了世界。这三场战争分别是五国伐齐、颜雍战争和长平战争。

五国伐齐

自从齐国把魏国从霸主的神坛上拉下来之后,它的威望与日俱增,而随后的徐州襄王更是奠定了齐国东方大国的地位。此时的齐国已经成为继魏国之后与楚国并列的大国。相比之下,正是秦国的崛起和魏国的衰落,才让秦国有了东去的资本。经历了商鞅变法的秦国也迅速强大起来。所以齐秦之间迟早会有一场战争。

很快,齐敏国王提供了一个机会。齐敏国王的傲慢和四处树敌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满。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纵横切割运动开始了。

五国联军打败齐国军队后,开始陆续返回各国。谁能想到,乐毅抓住了这个机会,连齐国70多座城池都被控制了,差点灭了齐国。田单虽然带着火牛阵回国,但是齐的遗产被洗劫一空空再也无法崛起。

晏与雍之战

齐国衰落后,楚、赵还有相当的实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加国家的实力,秦王赵翔决定进攻楚国,楚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士兵战斗力弱,是最好的攻击目标,于是有了这场战役。

晏雍之战,秦国大将攻打楚国的两个都城晏、雍,使楚国元气大伤,并吞楚国大片领土,大大增加了秦国的实力。要知道燕国和郢国一直是楚国苦心经营的地方,地位不亚于周王室的濠井和洛邑。秦国入侵燕国和郢国,不仅获得了楚国的大量物资,而且破坏了楚国在西方为秦国布下的防线,意义不大。

最重要的是,它还在楚国获得了大片土地。战国时期,土地就是人口和粮食。经此一战,楚国引以为傲的领土优势也丧失殆尽,实力大为削弱。

长平之战

赵趁中原征讨之机,默默积蓄实力,引起了秦国的恐惧。放眼当时的六国,能威胁秦国的只有赵国。

所以此时的赵可以说是秦国统一的最后一道障碍。于是,长平之战爆发了。

在长平之战中,赵和秦反击,用赵括代替廉颇。而赵括因为经验不足,中了田雷的计,最后把40万大军拱手让给了田雷。

害怕赵叛变,把他们都杀了。而赵,损失了这么多士兵,根本无法与秦抗衡。史书记载,当时赵所有的青壮年都死了,只剩下老弱妇孺。

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六国根本无力抵抗秦国,联合起来也是徒劳。

经过这三场战役,山东六国无力抵抗秦国。从地缘上看,占据整个中原半壁江山的秦国,在体制上占优势的秦国和山东,如何抵抗,又如何抵抗?

有人说邯郸之战的胜利可以证明一切。我不否认秦国在邯郸之战失败了,但是邯郸之战距离长平之战只有几个月的时间。秦国的元气根本没有恢复,只是因为将领之间的不和才失败的。但是凭借秦国的制度优势,秦国的韧性远远强于山东六国,就算消耗掉,山东六国也耗不起。

更多文章

  • 战国后期各国人口是多少亿,战国后期七国人口数量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后期有多少人口,战国后期各国人口兵力

    《帝王世纪》:“算上秦、山东六国,尚有五百余万士兵,人口应在一千万以上。”据推测,战国末期各国军队总人数为500多万,而户籍人口为1000万,这是按一家有两人,一人出征计算的。这个算法当然不够准确。史书中关于齐国都城临淄的人口有“临淄七万户,每户不少于三个男人”的说法,也就是说,临淄每户至少有三个男

  • 为什么春秋战国没有农民起义的原因,春秋战国为什么要打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没有农民起义,春秋战国没有农民起义的原因

    春秋战国持续了六七百年,期间战乱不断,战场上经常有几万几十万的军队阵亡。如果说秦国后来因为武功而争霸,那么这个时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尚武国家,都有争霸的机会。在这个武侠的时代,我们很少看到什么民间起义,或者说有的只是散贼聚山,并不是起义,也不是和当时的诸侯国直接对抗。这些小偷只是被逼生活的好公民,最

  • 世袭制从什么时候开始,本质是什么制度,世袭制是什么时候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世袭制是什么意思,世袭制介绍

    “世袭制”是古代国王去世或退位后,皇帝的九五计划转移给后代的继承制度。世袭制是指姓名、爵位、财产按照血缘关系代代相传,主要包括“家族”的继承、诸侯国的继承和天下的继承。统治君主也承接,君主之间可能有血缘关系,但不一定是直系,有的是兄弟传兄弟,有的是叔侄传。有的是国王的命令。杀王夺位,劫班夺权,谋权篡

  • 为什么春秋战国后在没有出现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战国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夏商周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周是的天下共主,却无力控制封建诸侯。曾经诸侯并立,经过500多年的战乱,秦国终于剿灭六国,完成统一。那是一个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大动荡时期。甚至一些小国在失去周王室的保护后,也像薰衣草一样死去了。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那些不受周朝控制的少数民族为什

  • 周朝为什么要分封这么多诸侯国,周朝为什么这么多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周朝为什么封那么多诸侯国,周朝分封诸侯国

    周王室加上诸侯国的领土面积约为340万平方公里,但周王室直接控制的领土面积不到十分之一。战国时期,周王室只有洛阳及其周边百里之地。周王室分封诸侯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保卫王姬,二是扩张领土;凡是新开辟的诸侯国领土,名义上都属于周朝。周朝建立后,以“兴亡国,继绝世”的王道治国。除了夏商分封的诸侯国,周朝

  • 为什么周朝能统治800年,周朝为什么能统治年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朝为什么能统治800年,夏商周历史

    自从大禹的儿子建立了夏朝,公天下就变成了私天下。每个朝代的建立者都希望世世代代都是一家人,但没有一个做到。从历代王朝的统治时间来看,西周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享国791年,32代37王,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长的朝代。虽然公元前771年濠江失陷,西周灭亡,但历史在周平东迁后立即进入东周,似乎中断了

  • 长安什么时候成为都城,长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安什么是有成为成熟的城市,周镐京介绍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长安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蓝田人在100多万年前就在这里建立了定居点。早在西周时期,长安就被公认为濠井,长安城开始成为一座成熟的城市。濠井,又名潭丘,原是沿潭河而建的两座规模较大的城市。风水西称坛井,风水东称濠井,史称“唐傲第二京”,分别由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建。但习惯上将这两个城市

  • 西周为什么定都长安,西周为何定都镐京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安对西周的建都有什么影响,西周定都原因

    长安作为首都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周文王就把长安定为都城。只是那时候的长安不叫长安,叫濠井。濠井,又名潭丘,原是沿潭河而建的两座规模较大的城市。风水西称坛井,风水东称濠井,史称“唐傲第二京”,分别由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建。但习惯上将这两个城市视为一个城市,因为它们承担了不同的角色。西周晚期,坛京在祭祀

  •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战国韩国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七雄之韩国简介,夏商周历史

    韩国(公元前403- 230),先秦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与魏、赵并称为三晋。国君是姬姓汉,是晋国大夫(晋武帝之叔)韩武子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汉、赵、魏三国大夫,为晋阳之战,灭了智伯荀药,瓜分了晋地。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位博士得到周威烈王的认可,正式跻身诸侯之列。高丽建都于杨寨(今

  • 魏国是如何崛起的原因,魏国是怎么衰弱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国是如何崛起的,夏商周历史

    郭玮(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嵇姓魏,出自之子毕。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和韩康被分入晋。公元前403年,魏和赵、韩一起,被活着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第四次世界大战的中心战场,成为战国时代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把黄寨作为改革弊端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