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战国后期各国人口是多少亿,战国后期七国人口数量

战国后期各国人口是多少亿,战国后期七国人口数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79 更新时间:2024/1/19 6:00:18

《帝王世纪》:“算上秦、山东六国,尚有五百余万士兵,人口应在一千万以上。”据推测,战国末期各国军队总人数为500多万,而户籍人口为1000万,这是按一家有两人,一人出征计算的。这个算法当然不够准确。史书中关于齐国都城临淄的人口有“临淄七万户,每户不少于三个男人”的说法,也就是说,临淄每户至少有三个男人是军人。如果每户只有一个女人,那临淄市至少有近30万人。七个国家有这么大的城市,就算每个诸侯国只有两个这样的城市,人口也有四百多万,更别说秦楚宋魏等富国了。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在先秦时期,“每五个人就有一个士兵”,这个算法不同于“皇帝的世纪”。海叔同意吗?据海叔昨天说,战国末期的军队总数是五百多万,所以当时的总数可能已经超过两千五百万。那么,这可能吗?

《史记》云:“故有七十二郡”,可见时期齐国至少有七十二郡。俗话说“大县两万,中县一万五千,小县一万”,临淄城每家每户都不少于三个男人。李悝说“一家五口是百亩地”,孟子说“一家八口不可争朝夕”,勾践攻吴时“有兄弟四五人”。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每户人口超过五口。即使以此计算,齐国70城都是小郡,所以齐国70城人口也就300-400万,七个诸侯国人口累计也不过2000多万。

其实齐国可能根本不局限于这些人。《管子》中有“宛城耕百万顷地,百万户人家,百万张嘴,百万作卒,四万匹马,轻车简从。”可以看出,在早期的齐桓公时代,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国居多。齐国不断扩张疆域,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部分都能达到管仲认为的“千万级”强国。然后战国后期纷争不断导致人口凋零,也就是齐国损失一千万人很正常,即使还有几百万人。

当然,齐国是七国中的大国。战国末期被燕国俘获后,人口大减,因此有可能从一千万人口的诸侯国降级为四百万人口的诸侯国。但毕竟还是大国,人口相对于鲁、魏、韩国等小国还是有很大优势的。燕国虽然后来被反攻,失去了齐国的占领地,但在东北是一个强国,疆域相当辽阔。虽然是个又苦又冷的地方,但是和其他国家打仗频繁,人口也不算少。也能正面对抗齐国,总人口与齐国相当,约三四百万。

春秋战国时期,15岁以上的男性大部分都能服兵役,但如果国家没有遇到大的动乱,也就是正常男性可以在60岁左右退伍回乡。也就是说,在这40年里,这些离家出走的男人,不能孝顺家里的爸爸妈妈,不能为家里的妻儿尽到丈夫养家糊口的义务。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每家每户都必须有人从事农业工作。爸爸妈妈在家,男人出去征服,留下老婆孩子。如果一个正常的家庭抚养一个儿子,也就是一个五口之家,那么每当有战争的时候,一个男人独自服兵役也是合理的。应该考虑范文澜的“每五个人一个士兵”。

秦楚和中国号称百万雄师。按照“五人一兵”的原则,两国累计人口为1000万。早在几百年前的春秋时期,管仲心目中的大国就已经有一千万人口了。堪比燕国和齐国的魏国和赵国,能发动几十万大军对抗秦国,意味着国内人口应该在百万。

战国后期,由于韩国国力下降,人口呈现急剧减少的趋势。据史书记载,“朝鲜北有巩、之固,西有益阳、商大阪...这个地方有900多英里,有几十万件盔甲,世界上所有强大的弓箭和弩都来自朝鲜...益阳被拔,六万人斩首。”对于益阳这么重要的地方,韩国人只派了六万军队驻守,可见战国后期韩国人口最少。

但是,南朝鲜毕竟位列战国七雄,而且与魏等国相比,它的国力还是强大的。至于那些边缘部落国家,根本没法和韩国比。据说韩国有30到40万军队,就算全民参展,人口也有近百万。只是秦楚人口加起来已经是几千万了。即使按照最保守的算法,其他五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也应该有几千万。所以战国晚期总人口在2000万以上。所谓“千尺之城相望”,试想一下,如果战国末期的人们在没有战争硝烟的城市里,在蜿蜒的河流边,在巍峨的群山边生活工作,那该是怎样一种幸福的景象!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春秋战国没有农民起义的原因,春秋战国为什么要打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没有农民起义,春秋战国没有农民起义的原因

    春秋战国持续了六七百年,期间战乱不断,战场上经常有几万几十万的军队阵亡。如果说秦国后来因为武功而争霸,那么这个时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尚武国家,都有争霸的机会。在这个武侠的时代,我们很少看到什么民间起义,或者说有的只是散贼聚山,并不是起义,也不是和当时的诸侯国直接对抗。这些小偷只是被逼生活的好公民,最

  • 世袭制从什么时候开始,本质是什么制度,世袭制是什么时候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世袭制是什么意思,世袭制介绍

    “世袭制”是古代国王去世或退位后,皇帝的九五计划转移给后代的继承制度。世袭制是指姓名、爵位、财产按照血缘关系代代相传,主要包括“家族”的继承、诸侯国的继承和天下的继承。统治君主也承接,君主之间可能有血缘关系,但不一定是直系,有的是兄弟传兄弟,有的是叔侄传。有的是国王的命令。杀王夺位,劫班夺权,谋权篡

  • 为什么春秋战国后在没有出现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战国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夏商周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周是的天下共主,却无力控制封建诸侯。曾经诸侯并立,经过500多年的战乱,秦国终于剿灭六国,完成统一。那是一个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大动荡时期。甚至一些小国在失去周王室的保护后,也像薰衣草一样死去了。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那些不受周朝控制的少数民族为什

  • 周朝为什么要分封这么多诸侯国,周朝为什么这么多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周朝为什么封那么多诸侯国,周朝分封诸侯国

    周王室加上诸侯国的领土面积约为340万平方公里,但周王室直接控制的领土面积不到十分之一。战国时期,周王室只有洛阳及其周边百里之地。周王室分封诸侯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保卫王姬,二是扩张领土;凡是新开辟的诸侯国领土,名义上都属于周朝。周朝建立后,以“兴亡国,继绝世”的王道治国。除了夏商分封的诸侯国,周朝

  • 为什么周朝能统治800年,周朝为什么能统治年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朝为什么能统治800年,夏商周历史

    自从大禹的儿子建立了夏朝,公天下就变成了私天下。每个朝代的建立者都希望世世代代都是一家人,但没有一个做到。从历代王朝的统治时间来看,西周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享国791年,32代37王,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长的朝代。虽然公元前771年濠江失陷,西周灭亡,但历史在周平东迁后立即进入东周,似乎中断了

  • 长安什么时候成为都城,长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安什么是有成为成熟的城市,周镐京介绍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长安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蓝田人在100多万年前就在这里建立了定居点。早在西周时期,长安就被公认为濠井,长安城开始成为一座成熟的城市。濠井,又名潭丘,原是沿潭河而建的两座规模较大的城市。风水西称坛井,风水东称濠井,史称“唐傲第二京”,分别由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建。但习惯上将这两个城市

  • 西周为什么定都长安,西周为何定都镐京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安对西周的建都有什么影响,西周定都原因

    长安作为首都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周文王就把长安定为都城。只是那时候的长安不叫长安,叫濠井。濠井,又名潭丘,原是沿潭河而建的两座规模较大的城市。风水西称坛井,风水东称濠井,史称“唐傲第二京”,分别由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建。但习惯上将这两个城市视为一个城市,因为它们承担了不同的角色。西周晚期,坛京在祭祀

  •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战国韩国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七雄之韩国简介,夏商周历史

    韩国(公元前403- 230),先秦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与魏、赵并称为三晋。国君是姬姓汉,是晋国大夫(晋武帝之叔)韩武子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汉、赵、魏三国大夫,为晋阳之战,灭了智伯荀药,瓜分了晋地。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位博士得到周威烈王的认可,正式跻身诸侯之列。高丽建都于杨寨(今

  • 魏国是如何崛起的原因,魏国是怎么衰弱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国是如何崛起的,夏商周历史

    郭玮(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嵇姓魏,出自之子毕。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和韩康被分入晋。公元前403年,魏和赵、韩一起,被活着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第四次世界大战的中心战场,成为战国时代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把黄寨作为改革弊端的舞台;

  • 燕国时期,燕国的历史发展简述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燕国的历史发展,夏商周历史

    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是周朝周王室的诸侯国之一。它的祖先是召公,周朝的宗室,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季氏为燕召公至颜地。7世纪前,燕国扩张至河北北部和辽西,吞并蓟州后,建都蓟州(今北京)。燕国只有822年。在前323年,宜颜是国王。前316年,爆发了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