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灭六国后的六国君主,秦灭六国后,六国君主下场如何?哪些国家得以幸存?

秦灭六国后的六国君主,秦灭六国后,六国君主下场如何?哪些国家得以幸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73 更新时间:2023/12/7 13:16:28

秦始皇嬴政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灭了山东六国,统一了天下。秦国灭六国后,那些亡国后的君王都怎么样了。

1.韩王菲韩安

汪涵安于公元前239年登基。他当政时,南朝鲜已经是七雄中最弱的国家,强秦虎视眈眈,已经无力回天。

公元前230年,秦国派韩国投降者内氏腾率军攻打韩国。这时,安集结了南朝鲜仅有的5万兵马,准备抵抗秦军。然而朝鲜军队弱小,举世闻名。随着的一声冲锋,5万韩军的防线全线崩溃,随后秦国军队包围了韩国首都新郑。

面对强硬的秦军,汪涵选择向秦军投降,然后被内斯特护送到咸阳。嬴政下令将汪涵软禁在陈县。软禁期间,韩安怡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几年后,他的家乡韩国爆发了叛乱。为了避免后患,韩安邑被处死。

2.赵幼淼王兆乾

公元前236年,赵浩棋谋相病死,昏昏沉沉、无能的太子即位。这是历史上的赵浩棋右庙。即位时,赵国主力尽失,他已从山东六国之首,成为一个中等国家。但此时的赵国仍有不少优秀的勇士,如李牧、司马尚等人。如果使用得当,赵灿继续苟延残喘。

可惜昏庸无能的赵苗王听信谣言,杀了李牧,贬了司马尚。秦军将军王建得知后,迅速攻打赵。李牧死后没几个月,赵全军覆没,赵移城投降。

赵灭亡后,赵被流放到方岭,不久就饿死了。

3.颜王茜

公元前255年,萧炎国王去世,Xi王子继位。燕国是七雄中最弱的国家之一。此外,皇帝登基后,经常自杀,偶尔激怒赵,也打自己。公元前227年,燕王派荆轲刺秦,可惜难见,事情败露。次年,秦始皇嬴政下令攻打燕国。五年后,攻占辽东,燕灭亡,被活捉,送咸阳下狱处死。

4.魏王嘉

公元前227年,魏景干王病死,太子即位。魏即位后,由于连年征战,国力大损,从战国第一强国变成了战国弱国。公元前225年,秦军包围了魏国的首都,这座城市被围困了很长时间。由于魏军的拼死挣扎,秦军无法长时间进攻。为了攻破天下第一强城,秦军挖黄河淹大梁。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魏下落的故事。有人说他是被秦军的一位将军杀死的,也有人说他是被软禁致死的。到现在也没有定论。

5.齐王剑

公元前265年,16岁的王子登基,他的母亲是摄政王兼监国。在此期间,齐国一直稳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然而目光短浅的齐国王剑上台后,眼看着其余各国被秦国蚕食,袖手旁观,却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如果说以前的亡国君主都是抵抗无果才投降的,那么这次就是不战而降!公元前221年,除齐国外,山东六国全部灭亡,东征,无能的齐国不战而降。嬴政把他流放在公地,生活在松柏丛中,不给他提供食物。他很快就饿死了。

6、楚常平君米奇

说起这个昌平君,那可是秦王嬴政又爱又恨的一个人。

常平君作为楚王之子,曾在秦朝廷身居要职,辅佐秦庄王项和秦王嬴政。公元前238年,他与吕不韦联手平定了老艾叛乱。吕不韦失陷后,他成了秦国的宰相,受命安抚楚国故都陈莹的楚人。公元前225年,被视为秦王嬴政左膀右臂的常平君突然造反,对秦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不幸的是,他很虚弱,很快就被打败并自杀了。

更多文章

  • 秦国灭六国战略,秦灭六国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灭六国之战的战略契机,秦汉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国力日益强大,不断蚕食山海关内的诸侯。能走的都是一步一步走,还没有全面攻下六国。然而公元前230年,秦国一反常态,主力尽出。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短短十年间,消灭了英雄,统一了天下。诚然,秦国的实力远

  • 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灭6国为什么楚国最冤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灭六国楚最无罪,秦汉历史

    秦王嬴政继位,整个战国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这是因为,秦王嬴政继位后,整个战国时代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从公元前231年秦灭韩之战算起,到秦灭齐的十年间,秦国彻底消灭了山东六国。正是在这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诞生了。秦朝的建立可以说具有非常现实的历史意义。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秦朝

  • 秦灭六国之战简介,秦灭六国之战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秦灭六国之战的顺序,秦汉历史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灭六国的过程并不复杂。虽然有秦国强大的实力和地缘因素,但从灭六国的顺序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待人接物的方式,说明秦国不仅军事和经济实力强大,政治智慧也是一流的,门道值得探究。秦国灭六国的顺序是:汉、赵、魏、楚、燕、齐。当然,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大增强,综合国力一

  • 秦灭六国的经典战役,秦灭六国纪实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灭六国之战的背景,秦汉历史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统一之战,是指战国末期中国七个诸侯国之一的秦国为消灭其他六国,完成中国统一而进行的战争。公元前238年,秦王消灭了宰相吕不韦和长辛侯老艾集团,开始掌权。在李斯和廖伟的协助下,秦王制定了“灭诸侯、称帝、一统天下”的战略。具体措施是:笼络燕齐,稳定魏初,消灭赵涵;外向进攻,逐个击破。从

  • 兵马俑铜车马在哪个展厅,兵马俑铜车马在几号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兵马俑铜车马,秦汉历史

    1978年,考古人员对秦始皇陵周边地区进行系统考古发掘时,在圈地西侧的马头上发现了一件精美的备件。后来经过详细勘探,确认这里有一个葬坑,编号为3号,后来改为青铜车马葬坑。这个埋葬坑的面积很大,有3000多平方米。1980年11月至12月,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两辆青铜车马。青铜车马离地约七

  • 陶制兵马俑,兵马俑陶艺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兵马俑的陶马工艺,秦汉历史

    1、2、3号坑出土的陶马包括战车用车马和骑兵用鞍马。这些马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分别制作马的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尾巴和耳朵,然后组装粘合形成粗胎;其次是用泥装饰,雕刻成型,阴干,入窑烧制,最后上色,完成陶马的制作。马涛出土时,马头已从关节处断裂,关节面有粘泥的痕迹,证明马头是用模具制作的。马头

  • 兵马俑的彩绘工艺和颜色变化,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兵马俑的彩绘工艺,秦汉历史

    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本来是有颜色的,出土时大部分颜色已经脱落,陶俑上只剩下斑驳的残迹,剩下的一些颜色较多的人像完好如初。通过对陶俑色彩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秦俑各种服饰色彩的特点,为研究秦代服饰色彩和军服装备提供了有价值的实例。通过对出土陶俑彩衣颜色的初步统计和分析,得知秦俑的服饰颜色有多种,如粉绿、朱

  •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是,兵马俑的制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兵马俑的制作者,秦汉历史

    制作兵马俑的工匠是秦帝国下层的一群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陶器作坊,有的来自地方陶器作坊。陶俑中发现的陶工名字有80个,都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在陶俑、陶马上印刷或雕刻陶工姓名,起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节材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方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

  • 兵马俑陶塑,兵马俑陶艺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兵马俑的陶俑工艺,秦汉历史

    大多数兵马俑是用制陶和烧制的方法制成的。先用陶胎做胎模,再盖上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上色。有的先炒,有的先炒。温度均匀,颜色简单,硬度高。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分工和严格的工作制度。陶俑的制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泥塑成大型小雕像(粗胎或初胎);第二步,在陶俑尺寸较大的基础上,对陶俑进行第二次重新

  • 兵马俑是在什么地方出土的,兵马俑出土文物多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兵马俑出土文物,秦汉历史

    兵马俑从身份上分为士兵和武官两类,武官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普通士兵不戴王冠,军官戴王冠。普通武官的皇冠和将军的不一样,就连盔甲也不一样。其中,士兵和人物包括步兵、骑兵和战车。根据实际需要,不同兵种的战士有不同的装备。大多数兵马俑都在坑里。他们大多装备青铜武器,包括弓、弩、箭头、铍、矛、弓、桨、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