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国灭六国战略,秦灭六国战争

秦国灭六国战略,秦灭六国战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795 更新时间:2023/12/17 22:31:47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国力日益强大,不断蚕食山海关内的诸侯。能走的都是一步一步走,还没有全面攻下六国。然而公元前230年,秦国一反常态,主力尽出。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短短十年间,消灭了英雄,统一了天下。

诚然,秦国的实力远超关东六国,单独对付任何一个敌国关东国都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公元前230年,而且自商鞅变法成功以来,已经成为常态。

但在以前的战争中,形势危急时,关东六国往往会联合起来对抗秦军,他们也曾大败秦国,一度到了函谷关,秦国不敢踏出函谷关一步。但是从公元230年开始,面对秦国的全国覆灭,关东六国再也没有组织起像样的联盟,以至于被秦国瓜分。为什么?

商朝灭亡后,周朝为了自己的统治,大肆分封诸侯。最多的时候,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之间的势力范围参差不齐,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护着周王室。周平王搬到东部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郑率先发难,掀起并购浪潮。战国初期只有秦、楚、燕、魏、赵、韩、齐七个大国和魏、中山、岳、宋、鲁几个小国。虽然这些小国并不强大,但它们在战国时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地理形态上看,中山国位于赵、魏、燕之间,是这些国家的战略缓冲地带。魏、赵几次推翻中山,孙中山却多次复国。这固然有孙中山后人不愿意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齐、不允许魏、赵占领孙中山,然后把势力范围扩大到自己这边。

因此,齐和积极支持中山的复兴。太行山东麓的郭玮,控制着三晋出兵中原的交通隧道,齐秦不会允许郭玮落入三晋之手。因此,郭玮虽然弱小,但也是重大国家安全的目标。

位于齐国旁边的鲁国,是齐国和燕国之间的天然屏障,作用不仅在那里,在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时候,还可以成为齐国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场。如果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先攻鲁国,就是齐国可以出兵救鲁国,把战场放在鲁国,保证自己的国家不遭受战争。

东边的越国也是如此,是楚国和齐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虽然已经衰落,但齐国和楚国并没有像中山国和魏国一样,以同样的理由对其进行攻击。至于宋国,也是如此。他是楚国通往中原腹地的必经之地。只要宋国存在,楚国就无法超越宋国进攻齐国。

战国初期,宋康王非常残暴,不断侵占邻国,楚、齐都没有强烈的反击。原因是他不想失去宋的战略缓冲地带。也正因为如此,宋康王才敢理直气壮地攻打楚、齐。

这种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布局,基本上保证了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平衡,也就是战国初期国与国之间战争频繁,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主导局面。秦国虽然强大,但一旦触犯众怒,就无法承受他国联军的进攻。然而,这种局面在公元前306年被打破。

公元前306年,楚国出兵灭越国,已经东与鲁国接壤。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战略平衡,但毕竟没有和齐国发生直接冲突,而齐国又渴望缓和,所以没有和楚国发生严重冲突。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给齐国和燕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是这些国家之间还有一个爱国的国家,情况不会恶化。

公元前286年,秦国、魏国、齐国、楚国联合灭宋国,成为秦国灭六国的战略契机。表面上看,宋国被灭,楚国、齐国、魏国受益很大,秦国因为远没有受益。但由于缺少了宋国的战略缓冲地带,楚国、齐国、魏国的边界开始接壤,几方的利益争夺变得激烈起来。严重的冲突不仅使国家间损失惨重,最重要的是,国家间的矛盾加深,互不信任的程度急剧加深。

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考烈王灭,只剩下中原的卫戍国苟延残喘。秦国虽然没有灭魏国,但此时魏国已经成了秦国的附庸,名存实亡。到这个时候,周初的百国只剩下七国,分别是齐楚韩嫣赵维勤,史称战国七雄,建立的国家只有燕国。

公元前241年到公元前230年,中原六国并没有意识到危险,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厮杀,消耗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地处关中平原的秦国根本没有参与六国之争,而是利用六国混战的间隙,不断侵占关东六国。为了争取秦国的帮助,关东六国不断要求秦军出兵相助,这给了秦国增强实力的机会。

公元230年,秦国终于觉得时机成熟,开始了灭六国的战争。此时关东六国因为过去的仇恨和利益矛盾互不相信,也无法再组织联军对抗秦国,只好各自为战。对秦国百年积蓄的实力严重受损的六国进行打击,是毁灭性的。所以关东六国一分为二,秦不到十年就灭了。

综上所述,秦国之所以能灭六国,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秦自身实力强。

第二,作为中原各国之间战略缓冲地带的魏、中山、宋、鲁、岳不复存在。

第三,宋国的崩溃,使得中原各国的边界,尤其是楚、齐、魏三国的边界,利益争夺加剧,使得各国失去了基本的信任,无法再组织联军对抗秦国。

所以表面上看,宋国的覆灭是齐楚魏三国的利益,却成了秦国进攻灭六国的战略契机。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灭6国为什么楚国最冤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灭六国楚最无罪,秦汉历史

    秦王嬴政继位,整个战国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这是因为,秦王嬴政继位后,整个战国时代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从公元前231年秦灭韩之战算起,到秦灭齐的十年间,秦国彻底消灭了山东六国。正是在这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诞生了。秦朝的建立可以说具有非常现实的历史意义。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秦朝

  • 秦灭六国之战简介,秦灭六国之战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秦灭六国之战的顺序,秦汉历史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灭六国的过程并不复杂。虽然有秦国强大的实力和地缘因素,但从灭六国的顺序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待人接物的方式,说明秦国不仅军事和经济实力强大,政治智慧也是一流的,门道值得探究。秦国灭六国的顺序是:汉、赵、魏、楚、燕、齐。当然,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大增强,综合国力一

  • 秦灭六国的经典战役,秦灭六国纪实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灭六国之战的背景,秦汉历史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统一之战,是指战国末期中国七个诸侯国之一的秦国为消灭其他六国,完成中国统一而进行的战争。公元前238年,秦王消灭了宰相吕不韦和长辛侯老艾集团,开始掌权。在李斯和廖伟的协助下,秦王制定了“灭诸侯、称帝、一统天下”的战略。具体措施是:笼络燕齐,稳定魏初,消灭赵涵;外向进攻,逐个击破。从

  • 兵马俑铜车马在哪个展厅,兵马俑铜车马在几号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兵马俑铜车马,秦汉历史

    1978年,考古人员对秦始皇陵周边地区进行系统考古发掘时,在圈地西侧的马头上发现了一件精美的备件。后来经过详细勘探,确认这里有一个葬坑,编号为3号,后来改为青铜车马葬坑。这个埋葬坑的面积很大,有3000多平方米。1980年11月至12月,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两辆青铜车马。青铜车马离地约七

  • 陶制兵马俑,兵马俑陶艺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兵马俑的陶马工艺,秦汉历史

    1、2、3号坑出土的陶马包括战车用车马和骑兵用鞍马。这些马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分别制作马的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尾巴和耳朵,然后组装粘合形成粗胎;其次是用泥装饰,雕刻成型,阴干,入窑烧制,最后上色,完成陶马的制作。马涛出土时,马头已从关节处断裂,关节面有粘泥的痕迹,证明马头是用模具制作的。马头

  • 兵马俑的彩绘工艺和颜色变化,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兵马俑的彩绘工艺,秦汉历史

    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本来是有颜色的,出土时大部分颜色已经脱落,陶俑上只剩下斑驳的残迹,剩下的一些颜色较多的人像完好如初。通过对陶俑色彩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秦俑各种服饰色彩的特点,为研究秦代服饰色彩和军服装备提供了有价值的实例。通过对出土陶俑彩衣颜色的初步统计和分析,得知秦俑的服饰颜色有多种,如粉绿、朱

  •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是,兵马俑的制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兵马俑的制作者,秦汉历史

    制作兵马俑的工匠是秦帝国下层的一群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陶器作坊,有的来自地方陶器作坊。陶俑中发现的陶工名字有80个,都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在陶俑、陶马上印刷或雕刻陶工姓名,起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节材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方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

  • 兵马俑陶塑,兵马俑陶艺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兵马俑的陶俑工艺,秦汉历史

    大多数兵马俑是用制陶和烧制的方法制成的。先用陶胎做胎模,再盖上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上色。有的先炒,有的先炒。温度均匀,颜色简单,硬度高。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分工和严格的工作制度。陶俑的制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泥塑成大型小雕像(粗胎或初胎);第二步,在陶俑尺寸较大的基础上,对陶俑进行第二次重新

  • 兵马俑是在什么地方出土的,兵马俑出土文物多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兵马俑出土文物,秦汉历史

    兵马俑从身份上分为士兵和武官两类,武官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普通士兵不戴王冠,军官戴王冠。普通武官的皇冠和将军的不一样,就连盔甲也不一样。其中,士兵和人物包括步兵、骑兵和战车。根据实际需要,不同兵种的战士有不同的装备。大多数兵马俑都在坑里。他们大多装备青铜武器,包括弓、弩、箭头、铍、矛、弓、桨、剑、

  • 秦兵马俑简介资料,秦兵马俑简介1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兵马俑简介,秦汉历史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它们位于陕西省Xi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墓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祭,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他们死后,奴隶要和奴隶主一起陪葬,作为祭品。兵马俑被制成军队(战车、战马和士兵)形状的祭品。殉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