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始皇求仙是不是历史故事,秦始皇的求仙之路是什么

秦始皇求仙是不是历史故事,秦始皇的求仙之路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90 更新时间:2024/1/7 20:26:26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的几次求仙活动。最早的时间是在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氏写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神仙居住,求始皇帝载少男少女一程。这一寻仙活动是徐氏要求的,而不是秦始皇下令的。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主动派盛等人到东海找仙门和两位神仙,并明确记载是为了“求仙药”。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鲁胜告诉秦始皇,要想成为水火不侵的“真人”,就不能让外界知道他的行踪,以此获得......的药长生。秦始皇听从了卢生的建议,自称“真人”,将咸阳周边的所有寺庙用多路连接起来,完全隐藏了自己的行踪,可谓言听计从。

37年前(前210年),距离徐世第一次提出下海求仙,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炼金术士一无所获,花费巨大。为了躲避秦始皇的惩罚,他们谎称找到了蓬莱仙药,却被大鱼挡住,拿不到。始皇帝下令善于捕鱼的人到海里抓大鱼,甚至亲自出海。此外,《史记·衡山列传》还记载,徐福谎称曾在海中见过大神,但因薄礼不准服药延寿,于是向秦始皇索要男女三千,各种工粮,从此不归大海。

文献记载,秦始皇的求仙活动都是在统一后进行的。起初徐石等人提出要找神仙,始皇帝同意了,也没有明确提到要找神药。这可以看作是战国后期东部沿海国家求仙传统的延续。战国时期,沿海国家就已经有求仙活动。"魏紫、宣威和赵岩派人下海寻找蓬莱、方丈和瀛洲。住在这三座圣山的人都在渤海,所以离人不远……”。

秦始皇随后的下海寻仙,都明确表示目的是寻找长生不老药。始皇帝也同意了这些炼金术士提出的所有要求。卢生和侯生逃走后,秦始皇仍然听从方士的话,亲自下海。可以说,越到了始皇帝在位后期,他对仙药越是痴迷。秦始皇一方面多次听信术士的话,派他们到东方蓬莱寻找长生不老的药,另一方面又花费国家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修建自己的陵墓。这两个方面是相当矛盾的。

其中一个原因,我们认为是始皇帝对魔术师笔下的“蓬莱仙岛”“真人”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但毕竟术士们描述的是东方蓬莱系的仙界,与上周秦更熟悉的传统意义上的西方昆仑系的仙界有着天壤之别。秦始皇对这些怪神仙还是有点怀疑的,所以另一方面也没有停止骊山花园的建设,而是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

秦始皇是如此渴望让......的药长生不老,以至于不惜花大价钱,动用军队,并且愿意放弃自称的“我”。唯一能解释这种现象的,就是秦始皇自己的生死观变了。他不再把“死”当作一个小小的转折点,而是当作一个段落的结束,甚至是自己时代的终结。

战国中后期到西汉,是中国文明大变革的时期。世界观从先秦时期的“四方中心”发展到汉文明时期的“阴阳五行相生”转变。秦始皇生活的时期正处于这种变化之中。显然,这个转变过程还没有完成。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后的六国君主,秦灭六国后,六国君主下场如何?哪些国家得以幸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灭六国之战后的各国君主,秦汉历史

    秦始皇嬴政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灭了山东六国,统一了天下。秦国灭六国后,那些亡国后的君王都怎么样了。1.韩王菲韩安汪涵安于公元前239年登基。他当政时,南朝鲜已经是七雄中最弱的国家,强秦虎视眈眈,已经无力回天。公元前230年,秦国派韩国投降者内氏腾率军攻打韩国。这时,安集结了南朝鲜仅有的5万兵马,准备抵

  • 秦国灭六国战略,秦灭六国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灭六国之战的战略契机,秦汉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国力日益强大,不断蚕食山海关内的诸侯。能走的都是一步一步走,还没有全面攻下六国。然而公元前230年,秦国一反常态,主力尽出。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短短十年间,消灭了英雄,统一了天下。诚然,秦国的实力远

  • 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灭6国为什么楚国最冤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灭六国楚最无罪,秦汉历史

    秦王嬴政继位,整个战国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这是因为,秦王嬴政继位后,整个战国时代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从公元前231年秦灭韩之战算起,到秦灭齐的十年间,秦国彻底消灭了山东六国。正是在这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诞生了。秦朝的建立可以说具有非常现实的历史意义。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秦朝

  • 秦灭六国之战简介,秦灭六国之战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秦灭六国之战的顺序,秦汉历史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灭六国的过程并不复杂。虽然有秦国强大的实力和地缘因素,但从灭六国的顺序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待人接物的方式,说明秦国不仅军事和经济实力强大,政治智慧也是一流的,门道值得探究。秦国灭六国的顺序是:汉、赵、魏、楚、燕、齐。当然,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大增强,综合国力一

  • 秦灭六国的经典战役,秦灭六国纪实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灭六国之战的背景,秦汉历史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统一之战,是指战国末期中国七个诸侯国之一的秦国为消灭其他六国,完成中国统一而进行的战争。公元前238年,秦王消灭了宰相吕不韦和长辛侯老艾集团,开始掌权。在李斯和廖伟的协助下,秦王制定了“灭诸侯、称帝、一统天下”的战略。具体措施是:笼络燕齐,稳定魏初,消灭赵涵;外向进攻,逐个击破。从

  • 兵马俑铜车马在哪个展厅,兵马俑铜车马在几号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兵马俑铜车马,秦汉历史

    1978年,考古人员对秦始皇陵周边地区进行系统考古发掘时,在圈地西侧的马头上发现了一件精美的备件。后来经过详细勘探,确认这里有一个葬坑,编号为3号,后来改为青铜车马葬坑。这个埋葬坑的面积很大,有3000多平方米。1980年11月至12月,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两辆青铜车马。青铜车马离地约七

  • 陶制兵马俑,兵马俑陶艺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兵马俑的陶马工艺,秦汉历史

    1、2、3号坑出土的陶马包括战车用车马和骑兵用鞍马。这些马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分别制作马的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尾巴和耳朵,然后组装粘合形成粗胎;其次是用泥装饰,雕刻成型,阴干,入窑烧制,最后上色,完成陶马的制作。马涛出土时,马头已从关节处断裂,关节面有粘泥的痕迹,证明马头是用模具制作的。马头

  • 兵马俑的彩绘工艺和颜色变化,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兵马俑的彩绘工艺,秦汉历史

    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本来是有颜色的,出土时大部分颜色已经脱落,陶俑上只剩下斑驳的残迹,剩下的一些颜色较多的人像完好如初。通过对陶俑色彩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秦俑各种服饰色彩的特点,为研究秦代服饰色彩和军服装备提供了有价值的实例。通过对出土陶俑彩衣颜色的初步统计和分析,得知秦俑的服饰颜色有多种,如粉绿、朱

  •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是,兵马俑的制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兵马俑的制作者,秦汉历史

    制作兵马俑的工匠是秦帝国下层的一群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陶器作坊,有的来自地方陶器作坊。陶俑中发现的陶工名字有80个,都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在陶俑、陶马上印刷或雕刻陶工姓名,起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节材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方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

  • 兵马俑陶塑,兵马俑陶艺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兵马俑的陶俑工艺,秦汉历史

    大多数兵马俑是用制陶和烧制的方法制成的。先用陶胎做胎模,再盖上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上色。有的先炒,有的先炒。温度均匀,颜色简单,硬度高。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分工和严格的工作制度。陶俑的制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泥塑成大型小雕像(粗胎或初胎);第二步,在陶俑尺寸较大的基础上,对陶俑进行第二次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