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兵马俑铜车马在哪个展厅,兵马俑铜车马在几号坑

兵马俑铜车马在哪个展厅,兵马俑铜车马在几号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607 更新时间:2024/1/2 12:46:15

1978年,考古人员对秦始皇陵周边地区进行系统考古发掘时,在圈地西侧的马头上发现了一件精美的备件。后来经过详细勘探,确认这里有一个葬坑,编号为3号,后来改为青铜车马葬坑。这个埋葬坑的面积很大,有3000多平方米。1980年11月至12月,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两辆青铜车马。

青铜车马离地约七八米。墓葬坑是一个长方形的竖穴坑,坑底有一口木棺,棺内放置两辆青铜马车。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木棺全部腐烂,上层的填充物全部坍塌,将两辆青铜车马压成碎片。

因为当时是隆冬,土层冰冻,继续挖掘会对遗址青铜车马本身造成一定的破坏。考古队决定将这两座青铜车马移至室内进行发掘整理。两个车皮连同底部的土层,用钢板装好,搬进室内。

两个车皮碎成3000块左右,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幸好这个坑没有被盗。虽然被压成了碎片,但是原来的位置并没有改变,两个铜车厢的结构都保留了下来,为我们后来的修复工作创造了非好的条件。”侯对说道。八年后,到1988年,两节车厢终于完全修复。

首先要清理的是2号青铜车马,秦陵博物馆成立了专门的修复小组。铜车马的铸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考录》中说:“一器多车”,可见制作木制车马的复杂程度,而青铜车马比木制车马更难制作。

在制作青铜车马的过程中,当时的工匠采用了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连接、卡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多种技术。“当时在修复过程中,不仅有考古人员参与,还有机械、焊接方面的专家,还有一些装配工、模具工。”侯介绍。

整个修复过程也很复杂。由于青铜车马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很多地方都比较脆弱,一旦出现失误,可能会对本体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我们的整个恢复计划是建立在与各方面专家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的。而且在修复过程中,会对使用的材料或技术进行一些实验,符合要求后才会在本体上使用。”

从1982年到1988年修复2号车,整个铜车马的发掘、修复、整理,用了8年时间。

侯在谈到修复中遇到的问题时提到,“最大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骨科,一个是焊接。”骨科是最复杂的。因为青铜车马都是被夯土碾压过的,很多部分都变形了,修复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这些部分恢复原状。而且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青铜铸造工艺还不是很发达,青铜本身也含有一些杂质,所以青铜的柔韧性比较差。

如果在矫形过程中方法不当,或者压力过大,都会造成新的伤害。“比如一号车的伞面直径1.2米左右,断成了100多块。而且它的表面大部分是弯曲的,厚度不均匀,从一毫米到四毫米不等。如果在矫形过程中受力不均,会造成新的损伤。为此,我们专门研制了一种矫形机。通过持续和逐渐施加压力,一些碎片是矫形的。”

另一个难题是焊接。车轮、车轴或车厢等支撑部件如果采用粘接的方式修复,强度就会不足,必须通过焊接来解决。但是,焊接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铜车马表面有大量的彩绘。如果采用高温熔焊,高温会对画作及周边造成新的损伤。修复组采用铅焊,一种中低温焊接,不会对青铜战车车体造成损伤。此外,新的合金材料被用作焊接材料,以增加青铜器的强度和柔韧性。

现在两个青铜车厢叫一号和二号,是根据当时考古发掘现场的情况编的。其实一号车应该叫竖车或者高车,二号车应该叫安安车或者流浪车。《于今赋志》中有相关记载。

所谓竖车(高车),就是驾驶员站着驾驶的一种车,是从老式军车,也就是作战用的车发展而来的。另一方面,汽车是有两个车厢的汽车,靠坐来驱动。前面有半封闭的车厢,人坐在前面开车。后面还有一个封闭的车厢,车主坐在里面。

之所以叫车,是因为后车厢有窗户,在寒的冬天可以关起来取暖。天开窗,可以通风。根据历史献记载,这种车通常是地位较高的贵族乘坐的。秦始皇在巡视的时候其实也坐过这种类型的车。

作为我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马车,它的发现对研究秦代冶炼和青铜制造技术、车辆制度和车辆结构具有重要价值。青铜车马以其完整的结构、精确的造型、细致的仿制和精细的制作,将秦代的马车形制、钹的结构、驾引之道等呈现给人们。

“过去,我们只有历史文献。因为不够直观,所以很难通过这几个字理解整个车厢的驾驶风格。秦始皇陵青铜车马出土后,我们发现了实物资料,因此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个时期的马车,马车和马是如连接的,马是如何形成合力拉动马车前进的,骑手和马是如何指挥马前进的。”

更多文章

  • 陶制兵马俑,兵马俑陶艺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兵马俑的陶马工艺,秦汉历史

    1、2、3号坑出土的陶马包括战车用车马和骑兵用鞍马。这些马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分别制作马的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尾巴和耳朵,然后组装粘合形成粗胎;其次是用泥装饰,雕刻成型,阴干,入窑烧制,最后上色,完成陶马的制作。马涛出土时,马头已从关节处断裂,关节面有粘泥的痕迹,证明马头是用模具制作的。马头

  • 兵马俑的彩绘工艺和颜色变化,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兵马俑的彩绘工艺,秦汉历史

    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本来是有颜色的,出土时大部分颜色已经脱落,陶俑上只剩下斑驳的残迹,剩下的一些颜色较多的人像完好如初。通过对陶俑色彩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秦俑各种服饰色彩的特点,为研究秦代服饰色彩和军服装备提供了有价值的实例。通过对出土陶俑彩衣颜色的初步统计和分析,得知秦俑的服饰颜色有多种,如粉绿、朱

  •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是,兵马俑的制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兵马俑的制作者,秦汉历史

    制作兵马俑的工匠是秦帝国下层的一群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陶器作坊,有的来自地方陶器作坊。陶俑中发现的陶工名字有80个,都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在陶俑、陶马上印刷或雕刻陶工姓名,起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节材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方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

  • 兵马俑陶塑,兵马俑陶艺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兵马俑的陶俑工艺,秦汉历史

    大多数兵马俑是用制陶和烧制的方法制成的。先用陶胎做胎模,再盖上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上色。有的先炒,有的先炒。温度均匀,颜色简单,硬度高。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分工和严格的工作制度。陶俑的制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泥塑成大型小雕像(粗胎或初胎);第二步,在陶俑尺寸较大的基础上,对陶俑进行第二次重新

  • 兵马俑是在什么地方出土的,兵马俑出土文物多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兵马俑出土文物,秦汉历史

    兵马俑从身份上分为士兵和武官两类,武官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普通士兵不戴王冠,军官戴王冠。普通武官的皇冠和将军的不一样,就连盔甲也不一样。其中,士兵和人物包括步兵、骑兵和战车。根据实际需要,不同兵种的战士有不同的装备。大多数兵马俑都在坑里。他们大多装备青铜武器,包括弓、弩、箭头、铍、矛、弓、桨、剑、

  • 秦兵马俑简介资料,秦兵马俑简介1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兵马俑简介,秦汉历史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它们位于陕西省Xi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墓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祭,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他们死后,奴隶要和奴隶主一起陪葬,作为祭品。兵马俑被制成军队(战车、战马和士兵)形状的祭品。殉葬是

  • 兵马俑遗址考古发现了吗,兵马俑的遗址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兵马俑遗址考古,秦汉历史

    1974年至1977年,秦始皇陵的埋葬坑之一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以东1公里处被挖掘。一号坑在南面,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第二个坑东西长124米,宽98米,面积6000平方米。三号坑占地520平方米。共出土了800件武士俑、18辆木制战车和100多匹陶马。根据兵马俑的现有排列,

  • 秦朝真有百万大军吗,秦朝有百万大军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朝有没有百万大军,秦汉历史

    公元前230年,秦国大将内氏腾率十万之师南渡黄河攻韩。一路几乎没有抵抗,韩国很快被平定。公元前221年,秦国军队毫无抵抗地冲进齐国首都临淄(山东淄博),齐王投降,六国中最后一个并入秦国版图。不到10年,秦国的虎狼之师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秦统一中国后,秦朝号称拥有百万精锐部队,分为三个军团:北方军团,

  • 秦朝的名字都很奇怪,秦朝霸气的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取名的特点,秦汉历史

    如果让你说出阿沁王朝的人,你可能会滔滔不绝,但如果让你说出阿沁王朝的人,你可能会迷惑不解。“我不知道秦朝的人叫什么名字,但我不能叫他们‘去死’”。恭喜你,你答对了!秦朝真的有一个叫“死”的人。而且秦朝有很多奇葩的名字,比如“恶夫”、“囚徒”、“豺狼”、“狐狸精”,但这些看似离奇的名字,却反映了一个朝

  • 秦始皇9鼎,九鼎可能在秦始皇墓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打捞九鼎的故事,秦汉历史

    《汉书》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后,全民皆大欢喜,天下归心,大禹的威望在空之前上升。的儿子商一文不值,于是决定把王位让给大禹。舜帝死后,大禹为他哀悼了三年,然后在诸侯的支持下,举行了即位仪式,定都阳城,国号大夏。为了显示皇权的绝对权威,大禹做了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他将天下诸侯所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