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生勇武,身经百战,但只和匈奴打了一仗,而且成了他晚年最惨烈的一仗。这一失败对汉初几十年的中匈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
秦始皇出兵讨伐匈奴后,匈奴退守长城以北,北方边境暂时平静下来。秦汉时期,中原连年战乱,匈奴乘虚而入,开始向南扩张势力。公元前200年,也就是刘邦称帝后的第七年,匈奴单于率领40万大军,包围了(王氏异姓,高丽贵族,名信)的封地马邑(今山西朔县)。韩王信知道他失败了,所以他不得不与匈奴和解。刘邦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怒,于是他派使者去问韩王信。韩王信害怕刘邦会惩罚他,所以他投降了匈奴。冒顿占领玛依后,与韩王信联手,顺利南下,很快围攻晋阳。
解救晋阳,阻止匈奴南下,关系到边境的安宁和首都的安全。刘邦决心全力抗击匈奴。当时刘邦手下能打仗的将领都已经被他消灭了,而塔尔坎异常勇猛,一般的将领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没有好的计划,刘邦只好率军到晋阳打匈奴。但是刘邦的军队一到,匈奴军队就向北撤退,退到代谷(今山西代县西北)。
刘邦驻守晋阳,派人刺探匈奴虚实,派出十多批侦探。回来就说冒顿的军队里全是老弱残兵,马又瘦,一定能赢。久经沙场的刘邦深知,敌人往往会示弱,诱敌深入,然后伏击歼灭。他感到不安,于是他派沉着冷静、善于观察实际情况的刘晶去窥探匈奴的营地。刘晶回来报告说,匈奴军队确实很弱,但冒顿似乎故意隐藏精英士兵。他劝刘邦不要贸然进攻,以免遭到匈奴的伏击。刘邦听后大怒,斥责刘晶捣乱,并把他关了起来。
当时汉军虽有三十余万人,但多为步兵,且正值隆冬,大雪纷飞,气候十分寒冷。士兵们从未经历过如此寒冷的天气,许多人断了脚,失去了手指。刘邦率领先头部队到达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正好驻扎在平城以东的邓白山。突然,匈奴军队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身强力壮,老弱残兵全不见了。邓白被40万匈奴兵包围,周围的汉军无法靠近救援。刘邦被围困七天,无法脱身。
刘邦突围失败,只好让谋士陈平耍花招。一天早上,可汗突然命令军士撤离一条通道,让汉兵出去。刘邦又惊又喜。迅速逃出匈奴的包围圈,赶到光武(今山西代县西南)。
陈平用了什么招数让单于放过了刘邦?原来,陈平派使者带着大量的黄金和珠宝秘密访问冒顿的阏氏(皇后y6nzhi)。当天晚上,阏氏就去找冒顿,说我们占了汉朝的地方,活不了多久了。再说,汉朝的援军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来,所以还不如尽快撤军。可汗听从了阏氏的建议。
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出乎人们的意料。后人说,阏氏看到这么多财宝非常高兴,并在单于面前为刘邦说好话。也有人说,使者告诉阏氏,如果可汗捉到刘邦,汉朝一定会献上大量的财宝和美女给可汗。到时候,如果可汗爱上了韩家的美色,你阏氏的地位就保不住了,所以阏氏会为之动容。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莫顿事先与韩王信约好,韩王信答应派两位将军帮助莫顿围攻刘邦,但是韩王信的军队并没有到达,莫顿生性多疑,害怕韩王信和刘邦会合谋攻击他,于是做出了让步,听从了阏氏的建议。
刘邦回到光武,没有休息,就把刘晶放了出来,说了一些自己后悔的话,然后封刘晶为建信人,给了他两千粮食城。
邓白之战的失败,主观上是刘邦轻敌冒进的结果。但客观上,当时汉朝兵弱马少,不具备打败匈奴的实力。汉初几代君主吸取战争失败的教训,采取了亲匈奴的政策。在安抚匈奴的同时,积极自卫,努力备战。
在刘邦称帝、项羽在乌江自杀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韩信、英布、彭越、淮南王、梁王等和刘邦交了朋友,请他登上皇位,受了荣。屡遭拒绝后,刘邦选择了一个吉日,即皇帝位于定陶,汉仍为国号,定都洛阳。不久,他听从齐人娄敬的建议,迁都长安(今安西北)。
后来刘邦意识到,不同姓氏的诸侯都有拥兵自立的倾向,这是中央政府的一个隐忧。于是他先占了除长沙王吴锐之外的所有异姓王,同时立了11个同姓的子女为王,称为同姓王。刘邦曾经北击匈奴,但被围困在邓白山,战败,于是采取了亲匈奴的政策。他派陆贾去南越劝说南越附合。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在平定英布的战争中被箭射伤,次年死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