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郁和张耳从生死之交的好朋友变成死敌后,他们各自的领域就无关紧要了。在“英雄大会”上,项羽封为常山王,统治赵国。
但陈郁没有得到封号,只是在后人的“提醒”下,项羽让他下辖南皮等三个小郡。包的差距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不平衡。
此时此刻,田蓉的“结盟”呼声就像春风唤醒了沉睡的陈郁。与其过这样的生活,不如和田蓉一起东山再起。
这时,田蓉已经成功地统一了齐国。听说陈郁愿意和他一起出现,他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两人立即联手攻打赵。答应与赵作战。陈郁不在乎张耳是否答应。他二话没说,带着田琛的联军出发了。聪明的张耳自然知道“两人联合,其利断金”的道理,于是主动让出场地为两人做嫁衣。
既然场地已经给了别人做嫁衣,何去何从就成了张耳头疼的事。其实他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选择项羽或者刘邦。
这类似于向左或向右。
犹豫了很久,张耳最终选择投靠实力相对较弱的刘邦。原因很简单。据说张耳手下有一个“天文学家”,推算出关中大地的天空空“五星聚”有帝王之气。既然如此,就投靠刘邦吧。
张耳的倒戈不仅壮大了刘邦的实力,也给了处于半封闭状态(地理位置太偏,交通太原始)的他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田蓉和陈郁正在不遗余力地与项羽角力。
刘邦听后喜出望外。这个时候韩信已经把军队训练好了,这是一个绝好的过关机会。
刘邦立刻叫来韩信。此时他已经佩服将军的才华,轻声问他什么时候起兵最好。
韩信答道:“暑气将尽,中秋将至。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用兵的最佳时机。”刘邦问:“我该用什么样的策略?”韩信回答说:“张亮放火烧栈道,迷惑项羽。我已经知道南郑到三秦有一条羊肠小道,因为藏在植被里,很少有人知道。我军可以沿着这条路悄悄直捣三秦。同时,国王会派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去修栈道作为掩护。”
“好计划!”刘邦喜出望外。这时,他突然想起张亮那天离开时给了自己一个礼包。他不是说回到东方就能打开吗?这个时候他什么时候不打开?他有条不紊地打开自己的锦囊,却见上面写着“清晨筑栈道,黑夜取陈仓”八个金色大字。
“英雄所见略同。”刘邦和韩信拍手笑道:
公元前206年八月初二,被困汉中半年的汉军开始出发。
出发前,刘邦已经安排好部下:萧何留在南郑管理国事,为汉军提供粮食等后勤保障;周波带领老弱病残修栈道迷惑敌人;他和韩信亲自从小路出发。
为了鼓励士兵,他提出了“中秋去关中,与家人团聚”的口号。这个口号对长期困在汉中的汉军颇有吸引力。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