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项羽杀义帝体现了什么性格特点,项羽诛杀义帝定都在

项羽杀义帝体现了什么性格特点,项羽诛杀义帝定都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1 更新时间:2024/1/25 14:42:39

分封后,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欢欣鼓舞的,但也有人不满。

第一个不满意的人是刘邦

早在分封制之前,项羽范增就对刘邦的问题有过几次研究和讨论。范增认为,巴、蜀两县道路艰难,原是游民聚居之地。让刘邦去那里,不被控违反协议,困住刘邦这条恶龙。项羽这次听了范增的意见,封刘邦为汉王,去了鬼会担心的地方。

为了双保险,项羽听从了范增的建议,把汉中的土地分成了雍(张寒)、赛(司马欣)、翟(董昆)三个国家。他们夹在刘邦和王祥之间,意在让他们抵御刘邦以防不测。虽然项羽上次在鸿门宴上因为仁义放了刘邦,但看到他的小包还是说明他对刘邦还是有足够的警惕和警惕的。

刘邦虽然因故未能亲自出席英雄大会,但还是在第一时间听到了消息。刘邦不是傻子。他一眼就知道项羽的阴谋诡计,一怒之下会想尽办法找项羽算账。

打仗是武将的专长,刘邦的行动立即得到了樊哙、周波、关颖等人的响应。萧何在关键时刻介入。他拦住了刘邦,分析了目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力,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大王(刘邦)根本不具备与项羽抗衡的实力。现在和别人玩无异于以卵击石。

然后张亮也出手了。一挥手,无数的金银珠宝被抬向项伯。我们以前见过项伯是什么样的人。收到好处后,他想:反正这天下是我项家的,多分少分都不容易。

项羽虽然残忍,但对家族中的长辈非常尊敬。面对项伯的求情,他几乎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于是,项羽便在巴、蜀之外,又封汉中郡给刘邦。就这样,刘邦心里虽然还是不情愿,但也稍微平衡了一些。

第二个心怀不满的是楚怀王。确切的说,是时候叫他义弟了。项羽把陈县那片荒凉荒凉的土地给了义弟,意在让义弟从此退隐山林,不再过问天下事,成为真正的“隐帝”。但义弟风华正茂的时候,怎么可能愿意一辈子隐居空森林?但此时项羽的命令不能违背,只能叹口气继续赶路。

因为不想早早去荒野,他走了一段路,休息了一会儿,过了几个月才到达长江。就在他被眼前的一幕激发灵感的时候,一群水贼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船上。水贼也没多说废话。他们先砍了义弟的头,然后抢了他们的金银珠宝就走了。

乍一看,这是一起突发的哄抢事件,但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如果你抢劫,你抢劫。人家不反抗,哪里能先杀人再抢东西?况且当时义帝落魄,衣衫褴褛,老土,只有几个便衣跟着他到死。那些偷水贼怎么可能一眼就看出他们是有钱人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场有情节、有计划的“抢劫”。这一切都是九江的王干的,项羽是幕后主使。后来英布投靠刘邦时,根据他的口供,项羽让他假扮成水贼,在义帝过河时杀了他。他刚刚被项羽加冕为王,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不得不做出如此不仁不义之举。

项羽杀义弟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当初选西入关中时,他和汉王都想去,但楚怀王最终选择了刘邦,这让他感到苦涩。

第二,进入关中后,汉王主动把咸阳割让给项羽,义帝却固执地坚持要按承诺去做。谁先入关,谁就是关中王,谁就和他对着干。

第三,给他一条生路,他却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吊儿郎当。既然不想给你生路,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其实就是怕大睡)。

后来项羽让英布刺杀义帝后,项羽又被控一罪。

第三个是陈郁。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张耳被封为常山王,而陈郁为什么没有被封为王?

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张耳和陈郁在那些日子里已经忘记了对方,他们从出道就一直形影不离。虽然因为救巨鹿而反目成仇,但陈郁在巨鹿之战中并没有太大的贡献和付出。他成功地牵制了秦军,然后写了一封漂亮的信让张寒投降,最后让张寒向项羽的革命军投降。既然张耳已经被分封,陈郁却没有,这毫无意义。

原因很简单。他没有参加英雄会议。项羽分封的时候,天下英雄为了封一个好地方,多封一方土地,不得不玩点花样。

就像现在一些腐败分子想谋个紧俏的工作什么的,大多都是亲自出马,找朋友找关系,然后给人民币送礼。当时的分封也是一样,张耳的很多朋友都在项羽面前为他说话,这给张耳增加了不少印象分。再加上得了不少好处,封张耳为常山王是理所当然的。而陈郁为人正直,再加上阅历浅薄,哪里知道在官场上干这一行,再加上他没有亲自去参加英雄会,所以他自然被日理万机的项羽“忽略”了。

事后虽然有人提醒项羽不封陈郁而封张耳是不对的,但项羽只说了一句“把南皮周边三郡封给他”,算是解决了这件事。人家都有封号,他却只有三个县,这是什么样的王?陈郁非常生气,他发飙了。只是他身体太弱,不敢向项羽摇旗呐喊。

我暂时不敢反对,但不代表我不想反对。这里已经有不安分的因素了。

第四个不满的是辽东的王汉光。

韩光本为太子,如今被项羽封为辽东王,所以不肯去辽东。他的祖先世代居住在颜地。他怎么会愿意离开颜地呢?项羽分封的时候,一定忘了每个人对故土都有一份特殊的眷恋。不去就是违规,同时惹恼了项羽和臧茶。

臧茶本来是燕国的大将,但是他打败了楚国的赵有恭,后来又为项羽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项羽封为燕王。韩光不去辽东,做太子也没用。这时,他看出项羽似乎对韩光不满。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率领大军偷袭韩光。韩光哪里料到会有自己人杀他?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成了刀下鬼。

火并韩光,项羽居然夸臧茶,除了封太子,还封为辽东王。项羽的纵容很快被其他诸侯效仿。后来就导致了齐国三王对项羽的矛盾和反对。

这时,第一个主角刘邦同志在去汉中的路上又在发牢骚了。

更多文章

  • 刘邦心机,刘邦抓住时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触底反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秦汉历史

    在陈郁和张耳从生死之交的好朋友变成死敌后,他们各自的领域就无关紧要了。在“英雄大会”上,项羽封为常山王,统治赵国。但陈郁没有得到封号,只是在后人的“提醒”下,项羽让他下辖南皮等三个小郡。包的差距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不平衡。此时此刻,田蓉的“结盟”呼声就像春风唤醒了沉睡的陈郁。与其过这样的生活,不如和

  • 刘邦独尊儒术,刘邦瞧不起儒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从轻儒到尊儒的原因,秦汉历史

    自从当了皇帝,刘邦就整天忙忙碌碌。就在他不断评估下属的忠诚度时,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那就是宫廷礼仪的问题。他手下的这些英雄,靠着自己的辛苦和努力,每次赴朝赴宴都是放纵。现场吵得像集市,他们时而论功行赏,时而谈朋友,更有甚者当众脱鞋挠脚...经提醒,刘邦觉得这也不妥,于是苦思良策。正是这个时候,儒

  • 刘邦为什么叫季,刘邦悬赏追捕季布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为什么不杀季布而杀掉丁公?,秦汉历史

    项羽被围时,钟离昧和吕布在韩信“四面楚歌”的启发下,无奈与不甘的楚军一起逃走。那时候的他们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爱不得不做。楚军大部分都逃了,不离开当主帅是不行的,否则就是“一军”,“下场不好”。项羽自刎乌江后,钟离昧和吕布成了刘邦追捕的重点对象。毕竟刘邦知道他们两个是项羽的左膀右臂。他们一天不除,心

  • 刘邦在洛阳,刘邦定都洛阳多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刘邦定都为什么不选择洛阳而选长安?,秦汉历史

    汜水称帝的那一天,刘邦按照众人的意愿,暂时把洛阳定为自己的都城。但就在他准备带领文武大臣前往洛阳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京城的事情又起来了。这个人叫娄敬。娄敬,齐国人,此时从千里之外来到泗水,就是为了刘邦的都城。这种没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很难见到真正的龙之子刘邦,但娄敬很快就见到了刘邦,因为他在朝廷里有一

  • 刘邦的性格特点总结,刘邦性格特征成功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性格深入剖析,秦汉历史

    刘邦站在咸阳东边的土堆上。面对近在咫尺的咸阳,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是的,一年之后,西征之路充满了危险。在很多好部长的支持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刘邦这一刻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嗯,咸阳就在眼前。”西征的革命造反派不禁欣喜若狂,激情澎湃。他们看起来都像是

  • 刘邦西进路线图,刘邦征战路线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西征:刘邦势力开始崛起的两大战役介绍,秦汉历史

    北之战:三月时间:从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到次年(公元前206年)二月,共四五个月。背景:楚怀王命令刘邦西行。刘邦的西游记可谓喜忧参半。我很高兴王怀达成协议,谁先入关,谁就是关中王。与项羽的北进面对汉的主力相比,刘邦找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便宜。担心的是他手下兵马太少。当年王西兴在陈胜的军队比他现在

  • 刘邦斩杀白蛇这种说法叫什么,刘邦斩白蛇的地方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高祖刘邦:刘邦斩白蛇是真是假?,秦汉历史

    从秦始皇到秦二世,皇帝变了,但刘邦还是老样子,还是坚守他的老岗位,继续做他的小策展人。只是时光荏苒,他已经不知不觉迎来了第三十八个春秋。都说十八岁如花,二十八岁正值壮年,三十八岁是成就事业、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现在很多人说,如果一个四十岁以下的人还没有什么成就,那么他注定要过平庸的一生。当然,这种说

  • 刘邦国事当前孝道为重的事例,刘邦的治国之道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国事当前孝道为重,秦汉历史

    盛率领革命队伍节节胜利,沛县县令如坐针毡。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只知道跳舞和写字,却不知道行军和打仗!看到这种发展,革命军很快就会来到这里。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叫来他最依赖的两个“秘书”——小何和曹参。可惜他不知道,此时的萧何和曹参早已达成“共识”,为自己想出了一条出路。议事厅里,坐着三个人。“大

  •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故事,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实际长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秦汉历史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掌握了生杀大权。然而,他并不自满。他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六国刚刚被自己的战士征服,一时之间不可能有人敢反抗。但是北方的匈奴让他很担心。面对匈奴的不断骚扰,秦始皇怒不可遏。当时他作为皇帝,发布了对匈奴的宣战。圣旨的内容很简单,除了必不可少的几个字“田丰天命,皇帝圣旨”,

  • 刘邦从地痞流氓到一代帝王,历史上的刘邦为什么叫无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的刘邦:古今流氓第一,愚顽怕读文章!,秦汉历史

    山辈有流氓,各领风骚几十年。不知道流氓这个词是什么时候起源的,所以不敢妄下结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流氓最初指的是无业人员,后来指的是除了作恶什么都不做的人。这后一个意思应该出现在白话文之后。在七八十年代,人们通常指流氓,尤其是那些男女之间有性问题的人。跟流氓有关的一个词就是“耍流氓”。但“